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孔子:被天下人所認可 卻沒有國君敢於重用

個人的理念雖然可貴,但也是要考慮到歷史發展。孔子可悲而可敬的失敗,就在這方面出了問題。他想壯大大宗和王室,但卻在過去尋找依據和力量。他想打擊的勢力,反而更接近歷史的去向。所以他所珍視的理想,反而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實現的。

孔子推崇周禮的時代背景

受到後世影響 孔子的名聲一度不是很好

現代人提到孔子鬱鬱不得志,一般認為是其主張過於陳腐。但結合時代背景仔細辨析,便會發現孔子的主張和具體的施政措施,也有符合時宜的積極一面。為了實踐理想,孔子在這一過程中採用了比較強硬的策略。

東周的幾個主要的時代主題包括:蠻夷和諸夏之間的戰爭與互相同化、天子權威的衰落與霸主的交替興起、卿大夫與國君的權力之爭以及國君諸公子之間的鬥爭。

東周是一個上層貴族內部撕鬥不止的時代

隨著天子與諸侯-大宗與小宗-諸夏與四夷的平衡被打破,無論在哪一組關係中,以往較強的一方,都受到了嚴重的挑戰。很多世卿世祿的貴族們即使是含著金鑰匙出生,在衣食無憂的環境中長大,也可能死於諸侯混戰。一直面臨同僚爭權,甚至是家臣的謀反。

比如在孔子的出生地魯國,就上演過國君近親的三桓家族討伐國君。到了孔子時代,三桓家族的家臣們也不甘寂寞。他們躍躍欲試,發動各種叛亂,乾預到主公廢立。挑戰已經十分混亂的秩序。

孔子在自己的母國就要應付討人厭的三桓家族

與此同時,以往被高級貴族和各國樂官、史官掌握的知識,因為天子的衰敗和諸侯的混戰而逃亡民間。造成了知識的向下傳播,給了低級貴族乃至普通國人改變命運並獲得進用的機會。這也是孔子能夠從沒落貴族的身份走上政治舞台的背景。

在性命朝不保夕的政治生態惡化下,貴族們開始想念起西周時代尊卑有序的禮樂制度。孔子就鼓吹周禮,而且不厭其煩的以身作則。與其說是戀舊,不如說是敢於實踐、積極救世。只是他主張維護大宗地位,恢復統治秩序。禮儀音樂只是秩序的外在形式,意義在於是賦予統治秩序以儀式感。

恢復過去的秩序 是當時一批人的美好理想

以強力推行理想

作為最低級貴族 孔子也是一個崇尚武力的人

雖然一面懷念周禮和古代聖王,但是孔子本人就是春秋時代巨變的產物。他僅有的政治和軍事經歷都表明,為了恢復秩序,此人崇尚霸道的軍政策略。

在當時的宋國和魯國,都有大量的殷商遺民。他們喜歡進行仲春祭祀等群交性崇拜,孔子就是他的父母激烈野戰的成果。以如此粗獷的方式誕生的孔丘,性格裡有著先秦時代熱烈而積極的成分,不可能完全是一個抱殘守缺的腐朽之人。

先秦的君子六藝中有兩項是和軍事有直接關聯的

孔子年幼時,年邁的父親就去世了。這位父親死前已經淪落為最低等級的貴族--士,他的死也讓家裡失去了穩定的經濟來源。所以算是貴族後裔的孔子,得以有機會從事一些底層的管理活動,並在各種場合參與實踐,身體力行,積累了不小的聲望。雖然孔子主張的是仁和禮。但是在具體的外交和軍事層面中屬於典型的霸道之策。

作為周禮的倡導者,孔子必然知道在貴族教育六藝中,射箭與駕車都是軍事技能。他的父親叔梁紇就是魯國著名的武士,曾經在戰鬥中用雙手擎起城門。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之中,孔子本身還是武德的。

子路就是一個武德充沛的人

在孔子的學生中,有勇武剛毅的子路,還有熟知兵法的冉求。冉求參與了大貴族季孫氏指揮的曲阜之戰,並在戰鬥中打敗齊軍。後來他謙虛的表示,自己的兵法來自能文能武的孔子傳授。所以後來在衛國,衛靈公曾經請教過孔子軍事,希望他能為衛國練兵。這不是隨口說說,而是有現實依據的。

比如在齊魯夾谷之會上,孔子出任司儀。齊國人想用東夷人雇傭兵搗亂,還認為孔子不懂得武藝,於是準備迫使魯國君臣屈服。但孔子對於可能的脅迫早有預料,建議國君帶上充足的甲士作為護衛。

夾谷之會讓孔子名噪一時

結果在會盟現場,齊國國相一聲令下,讓萊夷雇傭兵包圍魯國君臣。但是被孔子指揮的魯國武士驅逐出場。後來在演奏嚴肅禮樂時,齊國人故意安排小醜粉墨登場。孔子命令武士將這些人的手腳當場剁掉,讓齊人大吃一驚。

在會盟的最後階段,齊國要求魯國要派出300乘兵車追隨齊國出戰。孔子則寸步不讓,拒絕不平等條約,要求齊國退還被魯國叛臣陽虎帶到齊國的城池與土地。這一做派很有戰國時代不卑不亢的藺相如的風范。

孔子非常反感齊國想將魯國變為附庸的做法

理想與現實的悖論

孔子最為經典的傳世形象

孔子在夾谷之會後名聲大躁,回到魯國升任司寇。以強硬手腕執行強大公室,削弱三大家族"三桓"的政治活動。但是他力挺的大宗,根本沒有實力支持他恢復秩序的理想。

孔子以三家的家臣經常叛亂,割據自立為理由,要求拆毀三家作為大本營的主城。但孔子只是打著為三家除害的幌子,實際上是為了削弱其自立的資本。孔子成功地摧毀了叔孫氏的城池,但是在摧毀季氏的費邑時遇到了家臣叛亂。好在是叛軍成功地被孔子鎮壓。最後剩下的孟孫氏城池,因為國防的需要才被勉強保留。

東漢壁畫上的孔子拜見老子

魯定公任命孔子為大司寇兼攝相事。但孔子雖然以身作則,申明君臣禮儀與等級次序,整頓陳年積弊。但是種種努力,卻得不到魯國的三大家族的認可。

此時,魯國的三大家族已經瓜分了魯國的公室軍隊。而且各自都征調野人加入軍隊,制定了不同的兵役和賦稅政策。在經濟上大量收集庶民開墾的私田,將大量人口與土地集中到自己的封地。導致以公田為主要收入來源的魯國公室進一步衰敗。魯國君主拿不出足夠的實力支持孔子。再加上他本人也隻利用孔子向三桓奪權,並沒有冒險變革的強大決心。

魯國的田產大都控制在興起的貴族手中

於是孔子選擇出國流亡,帶著一部分弟子尋找真心願意支持自己理念的君主。但是在所到的國家,卿大夫業已做大。孔子的理想總是遙遙無期。雖然國君們對這位著名人物頗為尊重與敬仰,但是大都不予以重用。如果說周禮繁瑣無用,不合時宜僅僅是不用孔子的表面理由。那麽國君被卿大夫架空的情況下,他們要任用孔子並實現強大公室的主張,很容易引發卿大夫們的強力反彈。這才是主要現實因素。

比如孔子前往齊國。主張雖然受到齊景公的讚賞,但是受到了著名的晏嬰反對。衛國也存在著公子與士大夫對立,地方勢力反抗君主的情況。所以衛國國君隻敢把孔子作為一個禮儀性的高級擺設,帶著他招搖過市。空有俸祿,但是沒有實際權利。

後人所繪的孔子與曾子

在陳國和蔡國,孔子也遇到了類似的困境。蔡國位於吳國和楚國之間,大夫們分為親吳派和親楚派。國君因為將國都遷移到吳國勢力範圍之內,而被反對的大夫射殺。所以孔子在這種國君權威弱小,大臣權利過重的國家,難以行事。後來,因為擔心孔子受到楚國重用,威脅到自己的既得利益。陳國和蔡國的大夫甚至出兵,將孔子一行人包圍在荒野之中。

所以孔子困頓的原因,是在實踐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觸動各國卿大夫的蛋糕。所以即使孔子本人多才多藝,有一定的軍事和政治才能。但是其主張直接挑戰了卿大夫們的利益,所以處處碰壁。

控制周遊列國的路線圖

自治封地的落空

近代西方著作上的孔子形象插圖

既然無處可以投奔,那麽能否自己成為一邦之主,推行理念呢?在南蠻楚國,孔子一度非常接近自己的理想。

按照傳統的夷夏之辨,楚國和戎狄一樣自外於諸夏。但楚昭王出兵幫助孔子解除陳人與蔡人的包圍,並且計劃賜予孔子七百裡封地。實際上是想把孔子納入到楚國的半貴族半縣製的體系之中,成為楚國的藩屏。楚國的貴族封君既有楚人王族,也有南蠻酋長,還有諸夏諸侯的後人。楚王喜歡把這些人封在邊境上,作為楚國的第一道防線。

地廣人稀的楚國也不願意收留孔子

此時的楚國,剛剛從吳楚戰爭的重創中恢復,邊境上地廣人稀。所以楚昭王冊封孔子,很可能是看中了他的軍事才能和在中原的名望。他能為楚國吸納一些諸夏移民,豐富楚國的人口,加快國力恢復。

雖然如此,但是孔子即將實現的理想遭到了無情的打斷。楚國的重臣子西認為:孔子培養的弟子,本身就是一個可畏的大臣班底。子貢是出色的使者,顏回可以做相國,子路可以統軍,宰予能言善辯懂治國。所以給孔子封地無異於養虎為患。孔子的國中之國,很可能引發對王權的威脅,進而造成楚王擔心的叛亂。

孔子因自己弟子們的才能而容易遭到嫉妒

而且孔子尊奉周禮,但是楚國長期對周天子不敬,多次挑戰諸夏和周禮。這與孔子尊奉周禮並堅持夷夏之辨,從本質上是矛盾的。孔子一旦做大,難保不會執行對外夷的強硬政策。所以,在距離其理想最近的一個時刻,孔子也沒有如願以償。

如果再往後看,無論是周天子還是東方的幾個古老諸侯國的君主,都不足以承擔恢復秩序的大任。雖然加強國君權利在大方向上是正確的,但是孔子主張的其他東西依舊懷有理想與懷舊色彩。

在孔子的時代複興周禮 已經是沒有基礎的事情

西周尊奉大宗的制度,本身是過去時代的理想化設計。誕生於發展相對平緩的時期。天子在軍隊、城池和儀仗規模上的優勢,在段時間內很難被超越。但是周公等先賢無法預見到其他的氣候、經濟和文化變量,對於靜態平衡結構的干擾。歷史更不會如老牛拉車般慢速前進。當時的諸夏世界,正在進行著局部統一。愛人、輕徭薄賦與貴賤有別的理念,很難被大國君主采納。

所以問題的答案不在於回到和緩、單純和理想化的過去,而是向前看。

孔子生活的時代 已經不是他在書裡讀到的那個天下

政敵與後學的選擇

孔子因為理想而流亡 又因為流亡而必須堅定理想

儒家主張學而優則仕。這種君主出錢財,學者出智力的模式,其實意味著新的社會風尚。這和孔子鼓吹的等級貴賤是矛盾的。但是孔子作為一個沒有封地的沒落貴族子弟,就是這種新模式的受益者。孔子本人多才多藝,確實用教學授徒的模式培養了一班人才。但在部分弟子和政敵中,他們對於孔子的人品與才乾表示敬佩,但卻用腳給孔丘的主張投反對票。

當時最有活力的政治勢力,就是孔子想削弱的卿大夫。這些人具有高貴的血統和悠久的家世,有的人還是君位的潛在競爭者,在長期的內政外戰中積累起足夠的封地與屬民。為了和其他勢力爭奪人心和土地,他們會破格提拔人才。給國民施恩,減小國人與野人的區別,推行更利於爭霸的軍事與經濟策略。這樣的政體反而是欣欣向榮的。

當年邀請過孔子一起作亂的陽虎,在去了晉國之後,成為了趙氏的忠臣和得力乾將。為趙國成為強國而奠基立功。而在魯國,孔子的得意門生們,也有傾向實乾的子路和冉求。他們加入了三桓之一的季孫氏,為之出謀劃。由於冉求支持增加賦稅這種非禮的政策,被孔子怒斥為不是他的學生。

孔子自己不得志 他的政敵卻在趙國打下了強國基礎

時代的洪流與諸侯的選擇

總是同孔子思想背道而馳的齊國 很快成為了霸主

如果將陽虎和冉求等人的選擇和田氏代齊、三家分晉等事件結合起來。就不難理解,為什麽在戰國初期最先崛起的是魏國和齊國。這兩個國家都脫胎於之前的卿大夫勢力,因此成為了春秋初期最具有政治活力的群體。

最後從歷史發展來看,實踐孔子理想的是魯國和中山國。但孔子政策的實行,都不是以孔子喜歡的剛強手段實現的。

孔子的魯國 實在是沒有崛起的總體環境支持

尤其是魯國,本身就位於東方的內陸。既沒有廣闊領土,也沒有外來輸入,不可能成為三晉那種充滿活力的小整體。最終讓當時的實乾派儒家們明白,依托三桓實現王道大業只是白日做夢。

到了戰國初期,齊國以欣欣向榮的態勢改革,並大舉擴張。飛揚跋扈的三桓家族裡,叔孫氏和孟孫氏亡於齊國的武力進攻。失去了其他兩家的襯托,國君和季孫氏的矛盾變得明顯了。直到此時,支持魯國國君的儒家集團,才反守為攻。他們聯合越國的力量反對季孫氏。這個大家族的末代領主,死於儒家集團的流放或者刺殺。但是一番內外戰爭之後,魯國完全上失去了參與戰國爭霸的體量。所以仁慈的儒家政策,反而是因為國家被削弱,才在魯國得以推行。

走孔子思想路線的中山國 最早被反孔子的諸侯們攻滅

而另一個推行儒家的中山國,則純粹是看中儒家重視大義名分的特點。希望儒生來自己的國家發展禮製,推行文化,加速融入諸夏世界的過程。

但引進儒教的過程,反而造成了白狄的武德衰敗。社會風尚由崇拜武士,變成了崇拜浪得虛名的無為儒生。這在民風彪悍,戰爭多發的燕趙地區無異於自我毀滅。面對三晉中最凶悍的魏國和趙國,中山國兩次被滅亡。反而從反面證明了儒家理想的局限性。

孔子沒有實現理想 卻在身後被儒家讀書人賦予“神聖”

所以,先秦的諸侯與大夫們無論如何尊重孔子,也不可能擁抱他的理念。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