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常設回購便利?美聯儲可能在研究新版的“量化寬鬆”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自退出量化寬鬆(QE)政策以來,美聯儲(Fed)官員一直在試圖縮減資產負債表。

如何能減少債券持有量,同時又不破壞市場?針對這個問題,美聯儲最近提出了一個新想法。

當地時間4月29日,CNBC報導稱,美聯儲經濟學家提出了一項允許銀行間交換國債儲備的新計劃,即“常設回購便利”(Standing Repo Facility,SRF)。

常設回購工具被許多人認為是美聯儲應該關注的工具之一,目前這項計劃正處於前期討論階段。如果SRF達成,將有助於美聯儲縮減4兆美元的資產負債表。

1

滿足美聯儲和銀行需求

此次美聯儲經濟學家提出的“常設回購便利”,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央行和商業銀行雙方的需求。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為刺激經濟,美聯儲先後推出了四輪“量化寬鬆”政策。簡單地說,就是通過回購中長期債券為市場注入流動性,刺激企業生產、居民消費。

但持有大量債券的同時,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所以就產生了“縮表”的需求。同時,美聯儲也希望增加自身的儲備供應,減少銀行對超額準備金的控制。

另一方面,以往商業銀行手裡需要持有大量儲備金,以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2008年金融危機後,各大銀行的儲備需求也隨之升級,當時華爾街各大機構面臨嚴重的流動性短缺。因此國會進行了改革,要求金融機構增持安全資產,而國債被認為是無風險,又能帶來收益的資產。

所以,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可以通過向央行出售“國債”來迅速獲得儲備金,那麽商業銀行就不會,也沒有義務再持有大量儲備金。

聖路易斯聯儲銀行經濟學家David Andofatto和Jane Ihrig在一份報告中提到,此項計劃實行後,商業銀行會更願意持有國債來應對風險,而儲備金可能成為次一級的選擇,所以儲備金的需求會大幅下降。央行的儲備將會十分充足,資產負債表也會縮減到歷史水準。

2

“市場驅動”惹爭議

由於這種機制將允許商業銀行根據需求將國債轉換為儲備金,使其更容易在關鍵時刻獲得現金,並可能緩解貨幣市場的上行壓力。所以,很多人認為SRF在本質上是重新包裝的“量化寬鬆”,是美聯儲在長達十年修複經濟過程中的又一次迭代。

而不同於以往的是,SRF將成為更偏向於由市場驅動的“量化寬鬆”。

美國前財政部經濟學家David Beckworth表示,“你將會看到一張更大的美聯儲資產負債表,但這將由商業銀行來推動。”

對此,一些支持者認為,“常設回購便利”是一種相對無風險的方式。因為在財務緊張時,美聯儲可以對銀行打開釋放流動性的閥門,同時又能以隱秘的形式進行“量化寬鬆”。

但也有一些分析人士指出,這種由“市場驅動”的“量化寬鬆”只會使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問題變得更加糟糕。

David Beckworth表示,“在經歷了另一次經濟衰退和大幅回落的情況下,幾乎可以確定,美聯儲將很快回到量化寬鬆政策,你可以想象,美聯儲就是在做QE4、QE5。我認為,在下一次經濟衰退中,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將變得相當大,這是一種非常糟糕的債務管理模式。

由於美國的法定存準率幾乎為零,即沒有限制,所以準備金主要就是指超額存款準備金部分。金融分析師趙元杉(化名)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如果市場沒有需求,多餘的資金也會成為超額準備金,而且實體企業的融資需求大部分都已經依靠債券和股市解決,所以這個政策只能讓銀行買債的規模擴大一些,也安心一些,其他的效果一般。

見習記者 趙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