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紅糖炒麵,跟「老胃病」說「拜拜」

有親身體會的患友都知道,「老胃病」是個反覆發作、折磨人的毛病。讀者張根有提供了一個紅糖炒麵的偏方,專治「老胃病」,對胃潰瘍、胃寒引起的胃酸、胃痛,療效尤其明顯。

今年75歲的讀者張根有先生告訴記者,他年輕時候生活艱苦,曾經被「老胃病」折磨了30多年,吃飯稍微不注意或者氣象變化時,他就會經常胃酸、胃疼。後來,他偶然遇到一個老中醫,得了一個紅糖炒麵的偏方,他堅持服用了不到一個月,就跟「老胃病」說「拜拜」了。

中醫五行學說認為,脾胃主管消化功能,肝屬木,脾胃屬土,木能克土,如果肝氣不疏,就會影響脾胃的消化功能,導致消化不好,胃疼、胃脹,另外,血液運行不暢也會導致疼痛,所謂不通則痛。因此對胃疼的治療可以從疏肝,養血活血的根本入手。

紅糖性溫、味甘,入脾經,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緩中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炒麵營養豐富,有助於吸收胃酸,易於消化吸收,還有改善貧血、增強免疫力、平衡營養吸收等多種功效。兩者合用對上述慢性胃病諸證均有較好的療效。當然,胃病靠養,需要很長時間調養!

「方法很簡單,一學就會;原料很安全,就是白面和紅糖。」張先生說。

製作方法:將0.5千克白面放在蒸籠上,大火蒸20分鐘後,取出晾乾。然後將蒸過的白面放在乾燥的炒鍋內,放文火上翻動著乾炒7~10分鐘。然後放入紅糖繼續翻炒。大約2分鐘後,紅糖和白面就漸漸融合在一起,此時出鍋即可食用。

「老胃病」患者每天食用紅糖炒麵三四次,每次3湯匙。最好乾吃,如果不適應,也可以倒一點溫開水,攪拌成糊狀食用。

他本人試用這個偏方後覺得效果不錯,便介紹給周圍許多親戚朋友,大家都反映效果非常好。「炒麵有助於吸收胃酸,紅糖有溫補效用,這個方法安全、有效,味道也好,很值得向大家推薦。」張先生熱情地說。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中醫科主任於景獻教授點評:慢性胃病包括慢性胃炎、胃潰瘍、慢性胃竇炎等。它有相似的癥狀,比如上腹胃脘部不適、疼痛、飽脹、噯氣、返酸,甚至噁心、嘔吐等。類似中醫學的「胃痛」、「痞滿」等病症。此方對慢性胃病確有一定效果。

胃病靠養,不能一味依賴偏方和藥物,老胃病患者要注意,晚上8點後不能吃東西;少吃藥,少吃刺激性大的東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