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限制人想象力的,真是貧窮嗎?

圖為攀登珠峰的一個露營點。(東方IC/圖)

全文共1806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

過度消費的趨向性讓人們每時每刻都感到自己的貧窮,從而也更加刺激了對那些“超出想象力”的富有和奢侈的向往。

本文首發於南方周末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這兩年,有句很流行的話叫“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最近看到一個段子,深有體會。說兩個人比富,一個人說我今天賺了五十萬,另一個人說,你真行啊,我可不如你,今天虧了五十萬,要是每天都這麽虧下去,再過五十年就破產了!

這段子很好笑,但我覺得這也瞎編得太過誇張,哪有人有這麽多錢能如此糟蹋?好奇用手機的計算機算了一下,結果答案是:只要有91億2500萬,就可以每天損失五十萬,五十年才破產——注意,這91億是純放在那裡的,五十年中還不能有最簡單的投資理財的操作,否則還會剩下很多,甚至不減反增。91億這個數目,固然對一般人來說也不可企及,但以美元英鎊來計算,財產超過這個水準的也大有人在(譬如據估算比爾·蓋茨2017年的財產額為860億美元)。因此不能不令人感歎,有錢人的幾十幾百億,平常聽起來只是一個抽象數字,但真實的意涵竟如此超乎想象。

類似的段子和傳聞,每天都在社交媒體上傳播,在微博上搜一下“貧窮限制想象力”,引發這類感慨的,都是“三十五萬一支的口紅!”“一晚十萬刀的酒店!”“掃地阿姨一次掏出600萬融資”之類的數字,讓我們不斷感歎自己想象的貧瘠。不過說歸說,我們另一方面又不想真被人當成窮光蛋,而竭力做出見多識廣的樣子,捍衛自己的尊嚴,比如也常常附和“年收入十萬也太窮了”“一年百萬哪算有錢”之類的談資。

不過貧窮對想象力的限制,僅此而已嗎?如果只是數字上的難以理解,不論怎麽抱怨超出想象,終究還是可以量化的。但這裡或許有一個隱匿的思維陷阱,真正的區別不在於數量,而在於品質上。

以前的地方戲中有“東宮娘娘烙大餅,西宮娘娘剝大蔥”的唱詞,被人引為笑談。對當時食不果腹的窮苦百姓來說,能吃上大餅大蔥,便已經是富貴之極,堪比皇家。貧窮的確限制了貧民的想象力,但關鍵不在於數量。如果告訴他們,皇后娘娘每天的花費可以買上一萬個大餅,兩萬把大蔥,的確能讓他們驚歎,但皇后當然不會吃一萬個大餅,真實的生活差距,在於皇后娘娘吃的是滿漢全席,其中任何一道菜從食材到複雜精致做法都會讓窮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奢侈——就像劉姥姥聽說賈府的“茄鯗”一樣。所以,貧窮對於想象力更深一層的限制,並不在於數量上,而在於生活方式上完全是不同維度的差異。

今天的普通人肯定不至於像劉姥姥一樣無知,由於教育水準的提高和資訊的發達,諸如國宴的精美目錄、名流的名牌服飾和豪宅豪車,甚至一些奢靡的享樂方式,稍加留心都不難了解,只要還在地球上生活,再奢華也不過如此。就這些方面來說,貧窮其實並不是想象力不可逾越的限制。甚至一些人因為現實中無法得到,反而更對這些奢侈服用津津樂道,如數家珍。

但另一方面,對於富有階層生活的其他許多方面,人們所感到的陌生和隔閡仍然與劉姥姥無異。譬如,很多人沒法理解,為什麽馬雲賺了那麽多錢還是工作狂,甚至認為錢沒什麽意義,感覺無非是裝X;許多財務自由人士迷戀極限運動,攀登珠峰、穿越南極、大洋深潛之類,也有些不幸遇難的。許多人聽聞後的第一反應是“自找苦吃”!如卡文迪許、維特根斯坦等投身藝術或學術,那是本來精神就有問題;至於如祖克柏之類從事慈善事業,更容易招來懷疑的目光,覺得是變相避稅、斂財的手段。難道這不同樣是一種“東宮娘娘烙大餅,西宮娘娘剝大蔥”般的貧乏想象?

在“貧窮限制了想象力”的諸多感慨中,基本都預設了只有窮奢極欲的生活享受才是人類想象的唯一或最高方向。再進一步來看,發出這般感慨的人真的稱得上貧窮嗎?恐怕也未必。

與“貧窮限制了想象力”同時,另一個詞匯“隱性貧困人口”悄然走紅,指的是表面上生活光鮮,其實經濟窘迫之人。這其實不是個別人或群體,而是大部分都市白領和中產人士或多或少都有的感受:在消費主義鋪天蓋地的宣傳中,人們實際上被誘導去消費自己經濟水準只是勉強能承受的商品和服務。所以大學生貸款買iPhone,小白領咬牙買豪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產則在子女教育等方面每年投入六七位數……表面過上了不錯的生活,卻每每覺得捉襟見肘。“年入百萬也是窮人”之類的論調固然浮誇,但在這種風氣下也可以理解。

某種意義上,恰是這種過度消費的趨向性讓人們每時每刻都感到自己的貧窮,從而也更加刺激了對那些“超出想象力”的富有和奢侈的向往。在不斷地感歎中,人們似乎拓展了自己的想象力,實際上卻令想象變得更加貧瘠,因為這種想象隻朝向一個方向,而對於更多維度的精神生活變得越來越麻木甚至厭惡。而這些精神生活未必一定要有兆身家才能擁有。

反諷的是,或許這恰恰證明了經濟狀況的確能限制人的想象力——通過讓你確信自己的想象力僅僅是被貧窮,而不是別的什麽所限制的。

(作者系學者、作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