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大哭大鬧、發脾氣,最錯誤的做法就是去哄他、安慰他

今天早晨,我在6:30的時候去叫兒子起床,因為下周一就要開學了,我想讓孩子調整一下作息時間,以適應即將到來的校園生活。

「煩死了,不是還沒開學嗎?」兒子翻了個身,背對著我,沒有起床的意思。

「等開學你就起不來了,快點起床吧,早晨天涼,穿這件衣服。」我將衣服放在了床頭。

耐著性子,好不容易看到兒子從房間裡走出來了,他卻沒有換我給他找的衣服,我詢問他為什麼沒有換衣服,他說沒看到,很不耐煩地返回房間,又開始抱怨,「我不要穿這件,我不喜歡!」

我從衣櫃裡又給他找了一件,他還是說不喜歡。我知道一場暴風驟雨即將來臨,兒子找各種理由不過是在給他的情緒爆發尋找一個出口,我告訴他,在這兩件衣服中選擇一件,然後就去廚房忙活了。


等我把早飯做好,端上桌,兒子還沒有穿好衣服,也沒有刷牙洗臉,見我沒有理會他,他又開始喋喋不休地抱怨:我不喜歡這兩件衣服,給我換一件!

二寶見哥哥生氣了,拿著衣服跑了過來,讓哥哥穿,因為跑得太快,不小心踩到了大兒子的腳,「疼死我了,你乾嘛呀!走開!」

大兒子終於找到了一個泄洪的出口,大哭起來,二寶被哥哥訓了一頓,也跟著哭起來。陽光明媚的一天就在哥倆此起彼伏的哭聲中拉開了帷幕。

家有娃的家庭一定對這個場景不陌生,有時不管我們怎麼做,哪怕是對孩子千依百順,可孩子的脾氣還是如六月的天,說變就變,狂風暴雨說來就來,能把你氣吐血,一點都不帶誇張的。


年齡小的孩子發脾氣會很直接,想出去玩,你不讓他去,他立馬大哭;到了吃飯的時間,你把電視關了,他立馬躺在地上打滾,我家二歲的二寶就是這樣。

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如我家大兒子,七歲半)每次發脾氣前都會沒事找事,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滿意,這往往是他發脾氣的前兆。

和我們成年人一樣,工作上遇到了麻煩,回到家,見到老公沒煮飯,坐在沙發上玩遊戲,你立馬會咆哮起來,這不是老公的錯,而是你心情不好,他當了你發泄情緒的炮灰而已。

孩子發脾氣雖然不分場合不分時間,但有規律可循,就是當孩子遇到困難挫折,又沒有自主選擇權的時候,往往是他情緒大爆發的時刻。

比如,早晨起床上學,有多少個美好的早晨都是在家長與孩子的嘶吼中度過的啊!還有放學回來寫作業,作業多點,題目難點,孩子肯定會鬧脾氣,被父母狠狠地一頓罵之後,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寫完。


?孩子發脾氣,我們該怎麼辦

孩子發脾氣是讓人最為頭疼的事情,我們總想以最快的速度息事寧人,可哄也不是,吼也不是,孩子就是鬧個不停,該怎麼辦?

第一,孩子發脾氣時,將他帶離公眾場合

比如,你帶孩子去逛商場,他突然發脾氣,躺在地上打滾,此時,你要立馬抱起他離開,因為公眾場合有可能發生你意想不到的危險,我們無法掌控,把他帶到車裡或者其他安全的地方,這樣的場所你能確保他的安全。

再比如,你帶孩子參加一個聚會,孩子在有外人的場合下又哭又鬧,你要立馬帶他離開,因為有外人在的話,不方便你教育孩子(可能有人會勸你,算了吧,別跟孩子計較了,順從他吧),而且孩子會覺得有外人為他撐腰,他會鬧得更厲害。



我們不得不承認,孩子的情商是很高的,越是有外人在的時候,他越愛發脾氣,因為他覺得在這種情況下,對自己是有利的,你會因為面子選擇向孩子妥協,或者他能從其他人身上獲得支持與幫助。

第二,不要去哄他,陪著他就好

孩子一哭一鬧,我們總是希望他快點安靜下來,哄孩子常常是我們立馬就會去做的事情,「寶貝,別哭了!」「別哭,你想乾什麼,快點告訴我!」

可你發現這對正在發脾氣的孩子一點用處都沒有,就像你正在起頭上,別人怎麼安慰你都聽不進去一樣,你把注意力隻放在了宣洩情緒上,你會哭,會大聲地喊叫,但這並不意味著你不需要人陪伴,如果你的朋友在這個時候離開了,你會更難過。

孩子也是一樣,他需要父母的關注,很多時候孩子發脾氣也是想告訴父母「我需要你的陪伴」,雖然在這個時候你做什麼,他都不滿意,但還是希望你陪在他身邊。

所以,我們正確的做法是陪在他身邊,時不時地問一下他,「好受些了嗎?」「你要喝點水嗎?」漸漸地,孩子的情緒就會穩定下來。


第三,不要在他發脾氣的時候,告訴他如何解決問題

孩子做作業時被一道數學題難住了,於是他開始發脾氣,用橡皮使勁地擦,差點把本子都擦破了,將鉛筆丟到一邊,不停地拍打桌子,這都是他需要幫助的資訊。

但是,你如果說,「沒關係,遇到難題很正常,他能幫助你提高成績。」他一定不會領情,估計這樣的話你之前也說過很多遍了吧?當孩子情緒處於失控的邊緣時,你說什麼都是徒勞的,講什麼大道理對他來說都是雜訊,他根本不想聽。

可能你還會說:「來,讓我看看,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結果孩子卻丟過來一句話,「不做了,反正也做不對!」這樣的回答一定會惹惱你,其實孩子並不是真正想放棄,只是他情緒還沒有釋放出來,無法靜下心思考如何去解決問題。



另外,也不要對孩子說,「我相信你,你很聰明,你一定能做出來。」這樣的回答只會讓孩子更有挫敗感,他會覺得「我明明不會做,你還這樣說,不是在嘲笑我嗎?」

我們要記住一點:在孩子的不良情緒沒有發泄出來之前,我們做什麼都是錯的,除了陪在他身邊,關注他。

第四,孩子情緒穩定下來之後,再陪他解決問題,切記一定要鼓勵、表揚他

大寶上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他怎麼都記不起來一個拚音怎麼讀了,那時剛上一年級沒多久,下午老師要檢查,中午放學回家,他來問我,可他又說不清那個拚音怎麼寫,急得又哭又鬧,不大一會功夫,他又突然破涕為笑,因為他突然想起了那個拚音怎麼讀了。

有些時候孩子遇到學習、生活上的難題,純屬情緒不佳,心情好了,一些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並不需要家長特別做什麼。

孩子在哭過鬧過之後,不良情緒很快就能釋放出去,待他平靜下來,他再跟他說:「我們一起來解決問題吧?」孩子會很願意的。


將問題解決之後,你一定要記得鼓勵他,表揚他,因為當孩子解決了難題,他會非常有成就感,內心非常滿足,此時的表揚會讓他覺得實至名歸,這比你在他束手無策時鼓勵、表揚要有效一萬倍!

我們希望孩子為他們的內在滿足而努力,而不是努力為獲得他人的讚揚,所以,在孩子感到有成就感的這個特別時刻,一定要鼓勵、表揚孩子。

掌控情緒是人一生的課題,我們成年人有時還會有情緒失控,暴跳如雷的時候,所以,對於孩子發脾氣,我們應該用寬容的心態來看待,孩子每一次發脾氣都是他逐漸走向成熟,學會控制情緒的一個學習過程,我們能夠穩定情緒,不對孩子發火,不也是在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