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頭痛癥狀的鑒別診斷

引起頭痛的原因很多,如感受外邪或內傷情志,或痰飲內停、瘀血阻滯,或食滯蟲積,或精氣耗損,陰血虧少等。本文根據臨床常見之疼痛,按部位劃分,分述如下:

播放GIF

【概述】

「頭為諸陽之會,腦為髓之海」。無論外感內傷皆可引起頭痛。外感者多挾風,即「高巔之上,惟風可到」「傷於風者,上先受之」之義。傷於內者,無論由何種原因引起,最後皆導致氣血阻滯而逆亂於上,或不足以上榮,而發生頭痛。

【鑒別診斷】

外感風寒證

頭痛連及項背,或有緊束感,遇風寒則痛劇,惡寒發熱,骨節痠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脈浮緊。

外感風熱證

頭脹而痛,遇熱加重,發熱惡風,面目赤紅,咽喉腫痛,口乾渴。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 外感風濕證:頭重如裹,昏沉疼痛,陰雨天加劇,胸悶不暢,脘悶納呆,肢體困重,或有溲少便溏。舌苔白膩,脈濡或滑。

肝陽上亢證

頭痛眩暈,偏於兩側,或連巔頂,煩躁易怒,怒則加重,耳鳴失眠,胸脅灼痛,口乾面紅。舌紅少苔,或苔薄黃,脈弦或細數。

脾氣虛證

頭腦空痛,勞則加劇,身倦無力,納呆腹帳,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脈虛無力。 腎虛證:頭腦空痛,眩暈耳鳴,腰膝逡痛無力,精神疲憊,遺精帶下。舌紅,兩尺脈沉細無力。或頭痛畏寒,面白肢冷。舌淡,脈沉遲無力。

血虛證

頭痛隱隱,頭暈,心悸少寐,目澀昏花,面色淡白。唇舌色淡,脈細而弱。

瘀血阻絡證

痛如針刺,痛處固定,經久不愈,或有頭部創傷,舌質紫暗,或有淤斑,脈澀。

痰濁上蒙證

頭痛眩暈,胸悶脘痞,嘔惡痰涎,納呆身重。舌苔白膩,脈弦滑。

頭風

外感頭痛經久不愈,時作時止,一觸即發。其痛勢較劇,每因氣候變化、惱怒、煩勞、情志抑鬱而發作,兼見噁心嘔吐,項強目痛。

腦漏

即鼻淵頭痛,頭痛部位或前額或枕部,發作時間較有規律,或晨起痛重,午後較輕,或晨起較輕,下午痛重,鼻流粘液膿涕,或鼻不聞香臭,畏寒發熱,頭暈。舌紅苔黃,脈滑數或浮數。

【鑒別要點】

頭痛一症,有外感內傷之分。外感頭痛多為新患,其病程較短,兼有表證,痛勢較劇而無休止,可有風寒、風熱、風濕之別。內傷頭痛多為久痛,不兼表證,其病程較長,痛勢較緩而時作時止,臨床上須辨清氣、血、痰、食何因而致,結合疼痛的性質而辨虛實。

頭為諸陽之會,三陽經脈皆循行於頭面,厥陰經脈亦上達巔頂。古人常依據頭痛部位來判斷疾病部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