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溜索村”:住這兒很艱難 離開這兒更難

攝影/陳傑 文字/劉旻

策劃/中國人的一天 x 螢火計劃

出品/騰訊新聞 x 新京報

【地理:背靠峭壁與世隔絕 常有地質災害】

大石頭組地處地質災害嚴重地區,雨季來臨時常發生泥石流。村裡很多房子都貼著岩洞而建,目的是為了在雨季落石時避險。

【交通:修橋無望 溜索是過江的唯一選擇】

大石頭組是為數不多的至今未通公路的閉塞村落。這裡距威寧海拉鎮50多公里,出行基本靠走,生產生活物資都是到對岸順山而上的約8公里處的集市上採買。

走出村子只有兩條路,其一是徒步翻越一段落差為1100米、長度為7公里的山嶺;其二就是通過溜索到對岸雲南,然後借道對面的水電站公路繞道外出。無論哪一條都很曲折,但村民多選擇後者。運輸物資的工具非常原始——人力和驢子。

近年來,“溜索改橋”已讓許多威寧縣的許多村落受惠。但對於地處高危地質災害區的花果村大石頭組來說,修路建橋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經濟:貧困鄉鎮裡最貧困的村】

海拉鎮是貴州省最貧困的鄉鎮之一,而大石頭組又是其中自然條件最惡劣、經濟最貧困的村。

大石頭組土地貧瘠,僅能種植玉米,廣種薄收,每畝地能打300斤玉米就算豐收。2016年遇到乾旱,整個村子幾乎沒有收成。

隨著村裡人大多數外出打工,一些地空閑出來,便交給村裡的留守老人種植。這種現象在農村非常普遍。 目前,留在村裡種地村民年齡大部分在70歲左右,50歲以下的人僅有2人。

【教育:上學路危險遙遠 缺住宿條件】

大石頭組有12名小學生,7名中學,其中許多為留守兒童。

小學生在山頂的花果小學上學,每天從上下學往返近7個小時。花果小學無法寄宿,所以小學生們每天在路上耗費大量時間和體力。而如果去可以寄宿的學校,則要先溜索,再面對數十裡的路程。

中學生在海拉鎮中學寄宿,每周往返一次,單程大約在20公里,其中有大約7公里是陡峭的“羚羊路”。

村裡兒童一般到8歲才入學,年齡較小的兒童難以完成山路攀爬。

【扶貧:搬遷不易 仍得為留下的村民作打算】

大石頭組分上寨和下寨,2017年以前有74戶居民,隨著精準扶貧的推進,一部分住戶易地搬遷至威寧縣,到2019年3月還有29戶。搬遷家庭被安排至縣裡或者鎮上的易地安置點,有勞動能力的村民經過基本技能培訓,就近安排就業;學齡兒童也安排至就近學校入學。

村民選擇不搬遷的原因,除了因為老人年邁而不能搬遷,還有年紀太大無法在縣城謀生,以及老人無法接受縣城的殯葬改革等。還有一部分村民已經居住在外,但仍在村裡進行勞作。

對於不願意搬遷的住戶,鎮幹部、村幹部頻繁下鄉做工作,有的面對面做工作不下二十次。

目前,政府在持續進行勸說工作;同時也在設法改善無法搬遷家庭的生活,包括學齡兒童上學等問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