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熱點 | @全體貴州人,未來12年,你的營養健康狀況將有這些改善!

8月21日,記者從貴州省人民政府網獲悉,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貴州省國民營養計劃(2018-2030年)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有哪些亮點、確立了哪些目標、到2030年,你我的營養健康狀況將有何改善?一起往下看。

★主要目標★到2020年,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逐步建立健全省、市、縣營養工作體制機制和工作制度;促進食物營養健康產業、傳統食養產業和民族特色營養產業的發展;重點人群營養不良狀況明顯改善;推進健康生活方式習慣的養成;居民營養健康素養得到明顯提高。實現以下目標:

——降低人群貧血率。5歲以下兒童貧血率控制在12%以下;孕婦貧血率下降至15%以下;老年人群貧血率下降至10%以下;貧困地區人群貧血率控制在10%以下。

——孕婦葉酸缺乏率控制在5%以下;0—6個月嬰兒純母乳餵養率達到50%以上;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控制在7%以下。

——農村中小學生的生長遲緩率保持在5%以下;縮小城鄉學生身高差別;學生肥胖率上升趨勢減緩。

——三級醫院臨床營養科建立覆蓋率達到60%,二級醫院臨床營養科建立覆蓋率達到30%;住院病人營養篩查率達到80%和營養不良住院病人的營養治療比例達到80%。

——居民營養健康知識知曉率達到90%。

——全省95%以上的縣(市、區、特區)保持消除碘缺乏危害狀態,人群碘營養總體處於適宜水準。

到2030年,居民營養健康體制機制和工作制度更加健全完善;食物營養健康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傳統和民族的食養產業更加豐富;「互聯網+營養健康」的智能化應用普遍推廣;居民營養健康素養進一步提高,營養健康狀況顯著改善。實現以下目標:

——進一步降低重點人群貧血率。5歲以下兒童貧血率較2020年下降三分之一;孕婦貧血率較2020年下降三分之一。

——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較2020年下降三分之一;0—6個月嬰兒純母乳餵養率在2020年的基礎上提高10%。

——進一步縮小城鄉學生身高差別;學生肥胖率上升趨勢得到有效控制。

——三級醫院臨床營養科建立覆蓋率達到100%,二級醫院臨床營養科建立覆蓋率達到60%;住院病人營養篩查率達到100%和營養不良住院病人的營養治療比例達到100%。

——居民營養健康知識知曉率達到95%。

——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控制在8克以下;居民超重、肥胖的增長速度控制在10%以內。

——全省實現98%以上的縣(市、區、特區)保持消除碘缺乏危害狀態,人群碘營養總體處於適宜水準。

★如何實施★

逐步建立完善營養政策和標準應用

1.加強營養政策制定。

2.推進營養標準應用。

加強營養人才培養,推進營養能力建設

1.加強營養人才培養。

2.推進營養能力建設。

大力開展營養和食品安全監測與評估

1.落實監測任務。

2.加強食物成分監測。

3.開展綜合評價與評估工作。

4.強化碘營養監測與碘缺乏病防治。

發展食物營養健康產業

1.大力推進優質食用農產品生產。

2.規範指導滿足不同需求的食物營養健康產業發展。

3.開展健康烹飪模式與營養均衡配餐的示範推廣。

4.強化營養主食、雙蛋白工程等重大項目實施力度。

5.加快食品加工營養化轉型。

大力發展傳統食養服務

1.加強傳統食養指導。

2.開展傳統養生食材監測評價。

3.推進傳統食養產品的研發以及產業更新換代。

建立營養健康數據共享平台,推動「互聯網+營養健康」服務發展

1.大力推動營養健康數據互通共享。

2.全面深化數據分析和智能應用。

3.大力開展資訊惠民服務。

普及營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營養健康知識知曉率

1.提升營養健康科普資訊供給和傳播能力。

2.推動營養健康科普宣教活動多樣化、常態化發展。

3.在幼稚園針對家長舉辦營養知識科普講座,提高兒童家長營養知識知曉率。

「六大行動」為你我健康保駕護航——

生命早期1000天(從懷孕至出生後2歲)營養健康行動

1.開展孕前和孕產期營養評價與膳食指導。

2.實施婦幼人群營養乾預計劃。

3.提高母乳餵養率,培養科學餵養行為。

4.提高嬰幼兒食品品質與安全水準。

學生營養改善行動

1.指導學生營養就餐。

2.加強學生超重、肥胖乾預。

3.開展學生營養健康教育。

老年人群營養改善行動

1.開展老年人群營養狀況監測和評價。

2.建立滿足不同老年人群需求的營養改善措施,促進「健康老齡化」。

3.建立老年人群營養健康管理與照護制度。

臨床營養行動

1.建立、完善臨床營養工作制度。

2.開展住院患者營養篩查、評價、診斷和治療。

3.推動營養相關慢性病的營養防治。

4.推動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和治療膳食的規範化應用。

實施人群營養監測及乾預行動

1。將營養乾預納入健康扶貧工作,因地製宜開展營養和膳食指導。

2。實施重點人群營養乾預。

3.加強貧困地區食源性疾病監測與防控,減少因食源性疾病導致的營養缺乏。

吃動平衡行動

1.推廣健康生活方式。

2.提高運動人群營養支持能力和效果。

3.推進體醫融合發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