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寫舊體詩一定要用平水韻嗎

這個問題沒有非此即彼的回答。

詩歌是文藝作品,更多的是發自內心的創作。詩最重要的初心不是取得旁人認同,而是自我感情抒發。

區別於日常表達,詩有專門的詩家語,在這種語言的控制下,詩會變得更加高雅,藝術化,也就是平時說的雖然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

為什麽我們的作品要高於生活?是為了追求美。為什麽要美?是為了將自己的詩歌給別人看的時候發出讚歎並認同。在抒發自己感情的時候得到其他人的認同,才算是一首成功的作品。

說到底,這是一種虛榮心。但正是這種對美,對認同追求的虛榮心,創造了有別於打油詩的各種高大上並流傳千年的作品。

所以寫詩表達感情又不僅僅是抒發自我。

而這種為了尋求認同的追求就產生了方便讀者理解的各種格式。

所以,格律這種東西其實是把雙刃劍,用壞了傷人傷己,用好了殺敵快意。

平水韻也是一樣。

平水韻的發音規則,韻部分類到今天的國語已經有很多地方不同,使用平水韻寫詩會讓你的詩流傳度變窄。讀者的水準有高有低,而且作為一個讀者,他根本沒必要為了讀你的詩去學習平水韻。

你的作品只為了自己而寫,不在乎人家怎麽看,不管用什麽韻都可以。但你想得到詩詞協會或者老一輩詩詞創作者的認同,學習、使用平水韻會讓你找到歸屬感。使用新韻則讓你的詩歌通俗易讀,在字詞上沒有那份天然的古意,就必須在意境營造、感情表達上別出心裁——這就有點類似於現代詩了。穿著古詩的衣服,要活出新詩的樣子。

我們為什麽在新世代還要學習寫古詩?因為我們喜歡古體詩那種古樸、古拙的味道,喜歡近體詩遣詞造句的精巧,喜歡他們符合平仄時候的清朗。那是一種過去,更是一種精神上更高的、我們無法達到的精神世界,所以我們喜歡並追求。

但是,並非類古詞的堆砌就能營造古意。喜歡唐詩宋詞,必須進行大量閱讀和賞析,找出他們背後的詩心,才能真正下筆如在唐宋,寫文好似魏晉。

而熟悉平水韻,是閱讀、賞析唐宋及他們以前的中國文學作品(詩詞歌賦)的必須條件。

我們學習,背誦唐宋詩詞,為的是加強自己寫古詩的能力。我們學習平水韻,為的是理解唐宋作品結構、意境營造的詩心。

學會詩詞背後的邏輯思維和我們今天寫古詩有關嗎?有關。

平水韻這種舊時的聲韻規則和我們今天要表達的東西有關嗎?無關。

所以,個人的態度是。平水韻,要熟悉,用來誦讀和賞析古詩詞。

不過今天我們寫新古詩,就隨意了。愛用的人用,用得好會增添古意。不愛用的人就用國語為基礎的新韻,不會減少你的意向表達,同時會獲得更多普通讀者的喜愛。

詩歌是文藝作品,總是在簡單-複雜-簡單的螺旋中反覆。

各有所愛,不必強求。

求同存異,百花齊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