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亞灣核電站:一部濃縮的改革開放史

在廣東省東部紅海灣與大鵬灣之間,有一個大亞灣,它懷抱著中國大陸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

大亞灣核電站 朱志遠 攝

去過的人說,走進大亞灣,猶如置身寧靜的大學校園,又仿佛徜徉在一個度假勝地。早在1984年1月,鄧小平視察深圳時,這裡就被寄予了厚望。

1984年開始大亞灣核電站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砥礪奮進,在大力發展核電技術的同時還能兼顧生態環境的保護。40年的時光大亞灣核電站已成長為全球第三大核電企業,打造出了國家名片“華龍一號”,並在“一帶一路”走出去過程中創造了多個“第一”。大亞灣核電站的誕生、發展、崛起,就是一部濃縮的中國改革開放史。

1984年大亞灣核電站現場

2018年大亞灣核電站 羅江華 攝

1984年,大亞灣核電站還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現場一片開山填海的繁忙景象。1月份,鄧小平視察深圳期間做出指示:“深圳要辦好兩件事,一是建設核電站,二是辦好深圳大學,深圳核電站的同志要加倍努力,把工作做好!”小平同志殷切的叮囑,成為多年來中廣核人披荊斬棘、不斷前進的不懈動力。

1994年2月6日,大亞灣核電站1號機組投產慶典

2018年大亞灣核電站 張桐勝 攝

1994年2月,歷經7年建設,大亞灣核電站1號機組正式投入商運,我國商業核電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

大亞灣核電站投產以來,各項經濟運行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準。1999年開始,與64台法國同類型機組在五個領域的安全業績挑戰賽中,至2010年共獲得25項次第一名。2006年5月13日,大亞灣核電站1號機組較原計劃提前12.94天完成第一次十年大修,成為中國在運行核電站中首個走過設計壽期內除退役外所有關鍵路徑的核電站。

2010年10月22日,大亞灣核電站1號機組實現整個燃料循環不停機連續安全運行530天的國內新記錄;至2011年12月31日,該機組實現無非計劃停堆安全運行3387天,這是國內核電機組的最高記錄,2018年大亞灣核電站達到“世界級”地位 發電量超6637億千瓦時該紀錄還在延伸。

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和運行,成功實現了中國大陸大型商用核電站的起步,實現了中國核電建設跨越式發展、後發追趕國際先進水準的目標,為中國核電事業發展奠定了基礎,為粵港兩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大亞灣核電站 陳劍 攝

2018年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也是我國核安全領域的根本法《核安全法》實施元年。

大亞灣核電基地多年來堅持綠色發展,追求核電與周邊環境的和諧共處,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先行者,是改革開放的成功范例。

為此,在中廣核第六屆“8·7公眾開放體驗日”之際,中國網圖片中心攜手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大亞灣核電站聯合舉辦“聚焦大亞灣,美麗中國行”——著名攝影家與知名媒體攝影采風活動。

“聚焦大亞灣,美麗中國行”——著名攝影家與知名媒體攝影采風活動合影

本次活動邀請到中國攝影家協會顧問張桐勝、廣東省攝影家協會主席李潔軍、中國文聯評獎管理處原處長羅江華、著名攝影家李少白、中國攝影報副總編柴選及深圳攝協秦軍校、鍾國華、孫成毅等知名攝影家及國內知名媒體攝影記者,深入到大亞灣核電基地攝影采風,配合開展核安全法宣貫、深化核安全文化建設、傳達大亞灣綠色發展、生態宜居的美麗形象。

大亞灣核電站 羅江華 攝

大亞灣核電站 李霞 攝

白鷺坪 李潔軍 攝

眺望觀日閣 秦軍校 攝

材料碼頭 羅江華 攝

百年榕樹 張桐勝 攝

專家村一景 鍾國華 攝

泳池戲水 孫成毅 攝

材料碼頭 陳劍 攝

專家村運動場 鄧飛 攝

材料碼頭 陳鋒 攝

大亞灣一景 李少白 攝

白鷺坪 李少白 攝

大亞灣海景 陳鋒 攝

大亞灣海景 朱志遠 攝

攝影家張桐勝與李少白

攝影家李潔軍、羅江華、柴選

大亞灣核電站觀景平台攝影采風合影

“聚焦大亞灣,美麗中國行”——著名攝影家與知名媒體攝影采風活動合影

版權資訊

編輯: 曾雅琪

轉載請注明:中國網圖片中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