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教您一套脊柱養生操——易脊經,有效改善腰酸背痛!

《說文解字》謂:「脊,背呂也。」 易脊經,又名「脊柱養生操」,是一種以關注頸椎、胸椎、腰椎和背部的脊柱保健的中醫氣功功法,源流清晰,是將中醫形神莊養生方法應用於脊柱疾病的臨床專項治療技術。

運動脊柱 疏通經絡

脊柱上端承托顱骨、下聯髖骨、中附肋骨,並作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後壁,其內部有縱形的椎管容納脊髓,具有支持軀乾、保護內臟、保護脊髓和進行運動的功能。中醫學認為,人體的多條經絡也與脊柱有關,其中被稱為「陽脈之海」的督脈循脊而行,與足少陰腎經互為表裡的足太陽膀胱經夾脊而下。故脊柱與人體的健康息息相關。易脊經通過松脊(左右)、擺脊、拱脊、旋脊、蛹脊等6種不同形式的脊柱運動,對椎骨、椎間盤、韌帶及與脊柱相關肌肉,起到調整、鬆弛等呵護作用;並能疏通督脈、膀胱經等人體的重要經絡,從而起到防治頸肩痛、頸椎病、腰突症、腰肌勞損等疾病的作用。此外,本功法還穿插了「手經引氣」「足經引氣」兩節運動四肢的功法,以使手足三陰、三陽經都得到調整,並由此「呼應」脊柱氣血的正常運行、促使周身氣血平衡。

呵護脊柱 兼及養生

經多年的臨床應用證實,在治病方面,易脊經對頸椎病、胸椎病、腰椎病、四肢筋骨關節痛等骨傷科疾病,及與脊柱相關的內科疾病、失眠症、健忘症、更年期綜合征、慢性疲勞綜合征等均有一定的療效。實際應用時,針對特定疾病,可在醫師的指導下,按照陰陽平衡的原理辨證施功,在整套功法鍛煉的基礎上,重點練習其中的一兩節;脊髓型頸椎病、頸椎間盤突出症急性期、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期禁止練習;其它脊柱疾病的各型和各期、頸椎間盤突出症緩解期、腰椎間盤突出症緩解期均可練習。

易脊經,又名「脊柱養生操」,屬於「中醫形神莊養生方法」在脊柱專病臨床治療的氣功,初學時,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以調身為主,動作勻緩和柔。第二階段加入調息的內容,動作熟練後,順腹式呼吸法貫穿整套練功過程,應深細勻長。第三階段加入調心的內容,精神和形體緊密結合,逐漸達到形神合一,注意不要刻意追求經絡氣感。練功運動量大小,以汗出沾衣為度,也可按身體具體情況靈活掌握,每法可按3、5、7、9的次數遞增運動量。總之,要符合循序漸進的原則,以自然舒適為標準,不要練至疲勞再收功。易脊經的鍛煉重點在大關節、小關節和平時不宜運動的關節。

易脊經用於養生保健,可以按頸椎、胸椎、手三陽經、手三陰經、腰椎、骶骨和尾骨、足三陽經、足三陰經的順序全套練習;用於慢性疾病調理,可在醫師的指導下,按照陰陽平衡原理辨證施功,重點練習其中的一兩節。每日可練2次,每次10分鐘。自我練功者,3個月為1個療程。接受醫師指導並由醫師帶領練功者,14日為1個療程。

起 式

1.調身

(1)自然松靜站立,兩腳併攏(體弱者兩腳分開,與肩等寬)。(2)周身中正,百會穴向上懸領,兩手自然下垂。(3)目視前方天地交界處,同時目光回收。(4)兩手叉腰,拇指按在背部京門穴,其餘四指與手掌按於章門穴、帶脈穴。(5)輕輕揉按京門穴、章門穴和帶脈穴。見圖1。

2.調息:每一個完整動作與一次呼吸相配合。(1)動作(1)吸氣(2)動作(2)呼氣(3)動作(3)屏氣(4)動作(4)吸氣(5)動作(5)呼氣。

3.調心

(1)自然松靜站立時,意想和感覺整個身體如樹生根一樣和深入大地。(2)百會穴向上懸領時,意想和感覺整個身體似乎要懸空了。(3)目視前方天地交界處,同時目光回收時,意想和感覺整個身體和天地融為一體。(4)兩手叉腰,拇指揉按於足少陽膽經的京門穴(又是腎之募穴),其餘四指與手掌揉按著足厥陰肝經的章門穴(又是脾之募穴)、足少陽膽經的帶脈穴(與帶脈經交會)時,意想和感覺:肝膽的少陽升發之氣充足通暢、脾腎的先後天之元氣充足通暢。

4.操作提示:起式是由靜到動的過渡,非常必要,要像做正功一樣認真對待。意想出真實的感覺,但足跟不離地。

第一節 正向松脊

1.調身

(1)收下頦,拔頸椎,頭後仰。(2)下頦上翹。(3)向前方、向下方畫弧。(4)向內沿胸向上。圖2,3。

2.調息

(1)動作(1)(2)吸氣。(2)動作(3)呼氣。(3)動作(4)屏息。

3.調心

(1)感受頸椎間隙逐節鬆開,體會陽氣從脊柱裡沿督脈上至百會。(2)感受胸椎、腰椎逐節鬆開,體會陽氣從頭部沿督脈入胸腔任脈,陰陽相貫通。

4.操作提示:本節強調下頦回收,頸項後突上拔,是以頭為動點,以大椎穴為定點,以頸項的伸曲配合下頦劃圓做動作,以達到人的頸項、頭部前後上下運動的目的。

5.主要作用:暢通督脈、任脈。升發督脈的陽氣,調動任脈精血,平衡陰陽,放鬆頭、頸部的肌肉和韌帶。主治頸椎病,頭痛。凡見上述癥狀者可參照使用。

第二節 反向松脊

1.調身

(1)收下頦,拔頸椎。(2)下頦沿胸向下。

(3)向前方、前上方畫弧、頭後仰。(4)百會上頂,同時下頦逐漸回收。

2.調息

(1)動作(1)(2)吸氣。(2)動作(3)呼氣。(4)動作(4)屏息。

3.調心:自動作(3)轉為動作(4)時,意想和感覺用頸椎間隙逐節鬆開。

4.操作提示

反向松脊與正向松脊要領相同,路線相反。

5.主要作用:暢通督脈、任脈。引督脈的經絡氣血入任脈,陰陽相貫,放鬆頭、頸部的肌肉和韌帶。主治:頸椎病、失眠。凡見上述癥狀者可參照使用。

第三節 左右擺脊

1.調身

(1)左側頂骨結節(舊稱青龍角)向左下方傾斜。(2)隨即向斜上方劃圓至恢復原位。

(3)右側青龍角向右下方傾斜。(4)隨即向斜上方劃圓至恢復原位。圖4,5。

2.調息

(1)動作(1)(3)時吸氣。(2)動作(2)(4)時呼氣。

3.調心:動作(1)(3)時,意念同側的身體放鬆;動作(2)(4)時,體會同側足少陽膽經的經氣發動起來和周身輕靈的感受。

4.操作提示:擺頭總的要求:下頦盡量不動,面部始終對向正前方。

頂骨結節:在耳上二寸的一個硬骨包,舊稱:青龍角。左右擺脊的關鍵就是用它頂著,往兩邊劃「∞」字。要注意不是劃平面的橫「∞」字。而是劃立起來的橫「∞」字。左右擺脊:不是頭的簡單左右擺動,而是略呈「∞」形。並在意念裡要呈S形上升。做此動作時,著眼在兩側青龍角,但不要劃成平面的「∞」字,同時要注意肩與肋部的放鬆與之配合。頭向左側傾斜:左肩、左肋放鬆,左肋微向下,頭盡量倒向左側,左耳找左肩。上頂:青龍角向外上頂,整個身體也跟著拉起來。頭向右側傾斜:右肩、右肋放鬆,右肋微向下,頭盡量倒向右側,右耳找右肩。

5.主要作用:暢通兩側膽經、陽蹺脈,調動膽經的清陽之氣、暢通陽蹺脈,放鬆頭、頸部的肌肉和韌帶。主治:頸椎病,眩暈。凡見上述癥狀者可參照使用。

第四節 手經引氣

1.調身

(1)通臂:兩上肢呈水準狀,兩肩胛骨、兩臂同時作左縮右伸、左伸右縮的蛇形運動。(2)蛹動:保持肩肘腕的大關節蛇形運動的同時,相鄰的手指指間關節做左縮右伸、左伸右縮的屈伸蛹動。圖6。

2.調息

(1)動作(1)(2)兩肩胛骨左縮右伸時吸氣。(2)動作(1)(2)兩肩胛骨左伸右縮時吸氣。

3.調心

通臂時,感受整個上肢的氣感逐漸增強;蛹動時,感受經絡之氣達掌指。

4.操作提示:兩臂作左縮右伸、左伸右縮的蛇形運動:兩個相鄰關節作相反的屈伸運動,即可出現蛇形動作。比如,右肩胛骨向脊柱移動時,左肩胛骨向左外方移動,同時右肱骨自肩關節向內拽動,肘微下沉,腕亦自然彎曲,指關節也隨之運動。這個動作一開始不易做好,要慢慢細心體會。練久了自背、肩、臂、肘、腕各節手指都會像一個整體那樣自然蛹動。

大關節蛇形運動,小關節蛹動:一是要兩臂一起通。二是兩臂要在水準線上做動作,一屈一伸時臂有高低,高點要在水準線上,低點要在水準線下。一個臂的屈和另一個臂的伸是同時進行的,手指也要有屈伸,慢慢把氣通到指尖上。

5.主要作用:暢通手三陽經、手三陰經、陰維脈、陽維脈,放鬆背部和上肢的肌肉、韌帶、筋脈及骨骼。主治:胸椎病、肩周炎、網球肘、腱鞘炎、腕管綜合征。凡見上述癥狀者可參照使用。

第五節 俯身拱脊

1.調身

(1)雙手轉掌心向上畫弧,兩臂貼於兩耳,轉掌心向前。(2)頭向前傾,臂向前伸,腰背放鬆;頭、手向前下劃弧,前俯;胸椎、腰椎向後拱突,脊椎骨逐節捲曲而下;面貼腿前,腰部呈拱形。(3)兩手捏足跟腱;同時收腹、拱腰,頭面貼膝前3次。(4)兩手鬆開至體前,以拱腰形式,逐節把腰伸直;同時臂貼近兩耳,隨頭部上升復原。圖7,8。

2.調息

(1)動作(1)吸氣。(2)動作(2)呼氣。(3)動作(3)屏息。(4)動作(4)吸氣。

3.調心:做動作(2)(3)(4)時,體會整個脊柱和後背逐漸溫熱,感受陽氣生髮的同時,氣沉到腹腔下丹田。

4.操作提示:俯身時脊柱逐節捲曲而下,起身時也是逐節上起;下按時頭貼膝,收腹,拱腰。

5.主要作用:暢通督脈、足太陽膀胱經,貫通督脈和任脈的經絡氣血、暢通足太陽膀胱經,放鬆頭、脊柱和上下肢的肌肉、韌帶、筋脈及骨骼。主治:腰椎病、高血壓病。凡見上述癥狀者可參照使用。

第六節 左右旋脊

1.調身

(1)頭向前傾,臂向前伸,腰背放鬆;(2)頭、手向前下劃弧,前俯;胸椎、腰椎向後拱突,脊椎骨逐節捲曲而下;面貼腿前,腰部呈拱形。(3)兩手掌心向地面,分別在腳左側、右側下按3次。(4)身體轉正,同時收腹拱腰。逐節把腰伸直;同時臂貼近兩耳,隨頭部上升復原。圖9,10。

2.調息

(1)動作(1)吸氣。(2)動作(2)呼氣。(3)動作(3)屏息。(4)動作(4)吸氣。

3.調心:做動作(2)(3)(4)時,體會整個脊柱和後背逐漸溫熱,感受陽氣生髮的同時,氣沉到腹腔下丹田。

4.操作提示:俯身時脊柱逐節捲曲而下,起身時也是逐節上起;兩側下按時頭貼膝,收腹,拱腰。

5.主要作用:暢通督脈、足太陽膀胱經、帶脈,放鬆頭、脊柱和上下肢的肌肉、韌帶、筋脈及骨骼。主治:腰椎病、婦科疾病。凡見上述癥狀者可參照使用。

第七節 上下蛹脊

1.調身

(1)十指向上,掌心向前,頭臂向上伸,腰背放鬆;(2)脊柱由上至下做波浪形的前後蛹動。圖11。

2.調息

(1)動作(1)吸氣。(2)動作(2)呼氣。

3.調心:脊柱整體運動時,意想整個脊柱像一個鏈子一樣,在頭頂百會穴的帶動下,呈蛇形運動,相鄰的脊柱做相反的蠶蛹式的蛹動。

4.操作提示:十指向上,掌心向前,脊柱由上至下做波浪形蛹動。此動作9次。保持順腹式呼吸。

5.主要作用:暢通督脈、任脈、沖脈的經絡氣血,放鬆頭、脊柱和上下肢的肌肉、韌帶、筋脈及骨骼。主治:胸椎病,腰椎病。凡見上述癥狀者可參照使用。

第八節 足經引氣

1.調身

(1)轉掌心相對,手心照百會,雙掌沿面、胸、腹下落,雙手叉腰。(2)重心右移提左腿,小腿自然下垂。(3)足尖上翹、足尖下點,翹、點,翹、點,翹、點。(4)內轉:一、二、三;外轉:一,二、三。(5)足背向斜前方彈出,腿伸直,足尖上翹、足跟外蹬、足尖下點,翹、蹬、點,翹、蹬、點。(6)內轉:一、二、三;外轉:一、二、三。(7)左大趾內扣,左足收回落地。(8)重心左移提右腿,小腿自然下垂。(9)足尖上翹、足尖下點,翹、點,翹、點,翹、點。(10)內轉:一、二、三;外轉:一,二、三。(11)足背向斜前方彈出,腿伸直,足尖上翹、足跟外蹬、足尖下點,翹、蹬、點,翹、蹬、點。(12)內轉:一、二、三;外轉:一、二、三。(13)右大趾內扣,右足收回落地。圖12,13。

2.調息

(1)動作(1)(2)(4)(6)(7)自然呼吸。(2)動作(3)(9)翹時吸氣,點時呼氣。(3)動作(5)(11)翹、蹬時吸氣,點時呼氣。(4)動作(8)(10)(12)(13)自然呼吸。

3.調心:意念足尖如挑著一根易斷的絲,足尖翹、點時,儘可能勻緩的做到最大限度;足尖劃圓一定要圓,而且不能把絲抻斷。體會動作越慢、越勻、越放鬆,氣感越明顯。

4.操作提示:翹時:先腳背上翹,翹到極點,腳趾再往上翹。點時:腳面、腳腕往下點,點到極點,再用腳趾往回扣。內轉:方向為外、上、內、下。外轉:要領與內轉相同,只是方向相反。斜前方彈出動作:腿不能外開45°後再彈出;腿彈出後,身體不能轉過去,要保持中正;彈出後,胯不能送出去,而應微微回收。

5.主要作用:暢通足三陽經、足三陰經、陰蹺脈、陽蹺脈,平衡周身經絡氣血,放鬆下肢關節。主治:下肢關節疾病。凡見上述癥狀者可參照使用。

收 功

1.調身

(1)兩手重疊於肚臍前(男性左手在裡面,女性右手在裡面)。

(2)順腹式呼吸9次,同時順時針原地揉腹9次。

(3)閉目靜立片刻,雙手緩緩放下,回歸為自然站立而結束。圖14。

2.調息

動作(1)(3)自然呼吸。

3.調心

兩手重疊於肚臍前靜立時進入無念的安靜狀態;揉腹時,意念隨手轉,意念把全身的氣都進行調理,進一步使周身各部之氣向丹田凝聚,把身體周圍的氣場也收回了肚臍深處。

4.操作提示:兩手重疊:男性左手在裡面,女性右手在裡面,勞宮穴對神闕穴。

順腹式呼吸是指吸氣時讓腹部凸起,吐氣時腹部回收的一種呼吸法。

5.主要作用:具有培補元氣、協調五臟、調暢氣機、平秘陰陽的作用,虛實均可用,無病保健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