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七種野菜配方來幫助您食物治療慢性結腸炎,讓小肚子舒服起來!

腹瀉、腹脹、裡急後重、消瘦等等表現,一天跑廁所好幾次,難受啊!

「誓把馬桶坐穿」!

慢性結腸炎讓很多人痛苦不堪,今日告訴你七種野菜食療配方哦!

(1)大蒜:以鮮馬齒莧30~60g,煎水500ml沖入搗爛大蒜泥10~15g,過濾後汁液,酌量加糖後飲用,每天2次。同時用生大蒜5g切細,溫水吞服,每天2~3次;市售大蒜素,成人每天3次,每次1~2粒,可避免局部刺激作用,便於吞服。本方第1法各種類型腸炎均可選用,第2法及膠丸劑適用於虛寒痢。

(2)蕹菜湯:蕹菜500g,洗凈後切碎,加水適量煮爛,將菜撈出,湯繼續煎煮至500ml,加冰糖或蜂蜜50g,晾溫後頓服,每天2次。可治療便血,適用於濕熱痢。

(3)馬齒莧:馬齒莧60~90g,鮮品加倍;扁豆花10~12g,加水煎後適加紅糖,每天1劑,分2次飲服。如便血明顯,用鮮馬齒莧搗碎絞汁,加等量藕汁,每次250ml,用米湯沖服。也可用馬齒莧60~90g,切碎後加粳米25g,煮粥服。適用於疫毒痢及濕熱痢。

(4)石耳:石耳焙乾研為末,每次服3g,每天3次,用米湯調服。有清熱、解毒、止血等作用。適用於濕熱痢。

(5)香椿葉:取香椿鮮葉60~120g,加水煎煮,每天1劑,分2~3次服;另椿白皮120g,石榴果皮60g,焙乾後研末混合,以蜂蜜調服,每次服3~6g,每天2~3次。可治腸風下血,適用於疫毒痢及濕熱痢。

(6)刺莧菜:鮮刺莧菜30~60g,鳳尾草30g水煎,每天2~3次分服。適於濕熱痢患者。

(7)白木耳:5~10g,浸泡數小時,用小火煮爛,酌加冰糖,每天2次。可養陰清熱,補肺胃之陰。適用於虛寒痢及遷延久痢等症。

作者簡介:殷忠義

殷忠義,三級甲等醫院臨床(中級)營養師,義烏市中醫醫院營養科 ;國家「十三五」高等職業教育教材 編委,參編教材《營養與膳食》;中國抗癌協會 會員 ,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擁有關於孕婦營養「國家發明專利」 一項;市級課題 兩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