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沒了,癌細胞卻還能繼續繁殖?

癌症是一種慢性病,癌細胞是來自正常組織細胞,具有細胞遺傳性。

仔細想一想,如果把我們的身體比喻成地球,癌症其實與在地球上生存的我們有很多相似之處。

不信?這就為大家盤點一下,究竟我們與癌症有多像。

1

癌細胞的轉移 vs. 人類大遷徙

如果腫瘤細胞待在某個部位不活動,就成為所謂的「良性腫瘤」,一般可以不用去管它,只有當它對周圍器官或全身代謝產生影響時才需要手術切除。然而絕大多數惡性腫瘤則擁有「轉移」的能耐。

「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站在腫瘤細胞的角度,轉移能夠讓那些基因變異的腫瘤細胞找到更好的生存場所。

2

帶瘤生存 vs. 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有一個數據特別能說明問題,30多歲的男性中,約有30%的人攝護腺存在癌變細胞,60歲以上時這個比例高達70%,儘管如此,只有14%的人會真正發展為攝護腺癌。可見,身體裡有癌細胞是一個很普遍的事情。

同樣,人類(指現代智人)誕生已有20多萬年曆史了,隨著現代工業與人口爆炸的發生,人類的確對局部生態環境造成了一些破壞,但同時我們也逐漸發展出一整套限制過度開發、平衡消費與資源平衡的政策,確保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和人體的「長期帶瘤生存」很像。

一方面,我們知道癌細胞不可能完全清除,一方面,通過機體免疫與代謝系統的調控,這些癌細胞往往能與機體協調發展,並不會造成危害。

但必須注意到,人類也製造了足以毀滅文明的核武器,局部的環境與資源問題也可能演變為全球危機,而兩次世界大戰實際上就是人類發展的悲劇。

同樣,如果無法維持與癌細胞與機體那「不穩定的平衡」,所謂的「帶瘤生存」確有可能發展為不可控的癌症。

3

癌症10-30年的潛伏期 vs. 人口的爆髮式增長

從癌細胞最初產生突變到發展為癌症,往往要經歷許多年,究其原因,主要是癌細胞之間也有一個「小生態」,它們並不是一出生就能很好的適應身體環境的,面對免疫系統的「圍追堵截」,癌細胞必須不斷進化才能生存下來。只有那些侵襲力、繁殖力強的癌細胞走上進化的舞台,癌症才真正凸顯出來。

縱觀人類20萬年的歷史,我們發現,人類是在近200年,也就是工業革命之後才出現人口爆炸式增長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簡單來說,面對地球這個「大生態」,最近200年,我們演化出最適應生存的生產力——豐富的物產與安全衛生的生存環境。

這一切對地球來說未必是好事,因為激增的人口意味著資源的消耗,意味著全球氣候變化、環境汙染等問題會越來越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

圖片來源:OurworldinData.org

隨著人口壽命的普遍延長、癌症發病率也逐年增高,「我會不會得癌症」這個問題如同「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每個人的頭頂。

所幸的是,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人口總數雖然在提高,但人口增長率卻是逐年下降的(上圖紅線),這說明人類並不會像無腦的蝗蟲那樣無限增殖直到滅頂之災來臨,我們總會想方設法避免地球生態危機的爆發。

癌細胞的增殖與我們的健康也存在著「平衡」問題,當癌細胞出現「爆發性」增長引發「癌症」時,只要及時予以控制,還是能夠恢復正常的。

隨著驅動基因靶向葯、免疫檢查點抑製劑的面世,我們逐漸進入一個「精準醫療」、「個體化治療」的時代,這其實就是為了實現限制癌細胞生長、」癌症長期控制「的目標,這是不是與人口增長的逐年放緩也有異曲同工之處呢?

4

癌細胞和你我一樣,只是為了活得更久一點

大多數人並不想破壞地球環境,我們無非只是希望自己、家人還有後代過得好而已。即便是這樣,我們也無法避免人口劇烈膨脹後危害環境、導致資源枯竭的厄運。因為絕大多數人,不可能純粹為了地球或者全人類的利益就放棄自己的利益,而這些人類利益的集合是有可能超過地球的承載能力的。

癌細胞雖然來自於身體的正常細胞,能指望它為了你身體的健康而長得慢一點嗎?人口無限增長會引發地球生態的崩潰,癌細胞無限生長的結果則是人體的死亡。

也許有覓友會問,「人會有大限來臨的那天,可是癌細胞為什麼不死?」

的確,癌細胞不僅分裂出很多後代,而且能存活很長時間。用於腫瘤研究的Hela細胞,是1951年取自一位美國黑人婦女海瑞塔?拉克斯(Henrietta Lacks)的宮頸癌樣本,這一癌細胞系繁殖迅速且不會衰老,至今都在被廣泛使用。機體中那些正常的體細胞則會在「端粒」等分子機制的調控下出現衰老、凋亡等現象。

生而為人,自古以來我們最希望的不就是長生不老嗎?生活與醫療條件的提高,目的不就是能活得更久嗎?科學家研究「衰老」機制,不就是希望能把人類平均壽命提高到人類的自然壽命——120歲以上嗎?

「活得更久一點」是刻在我們基因裡的,也是刻在「癌細胞」基因裡的。只要一有機會它們就會抓住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實現生存。

5

不吃糖餓死癌細胞?對不起,不吃糖我也能變出糖來

常有偽科學說癌細胞愛吃糖,癌症患者不吃糖就能餓死癌細胞。這其實是非常不靠譜的想法。

在這裡,要打個比方,那就是如果把我們三餐裡的肉全部拿走了,你會死嗎?

答案是明顯的,不會。

因為就算不吃肉,一開始確實會有點不適應,可是並不會死啊,我們還能從別的食物那裡獲得營養物質,沒準一段時間不吃肉,連之前擔心的「三高」都下去了呢。癌細胞也是這樣,雖然它們比正常細胞耗費更多的能量,但它們的適應性非常強。

剛才講過,癌細胞要經過好幾十年的潛伏、進化才篩選出最具侵襲性和適應性的細胞系,不吃糖就想打敗它?

對不起,沒了糖可能沒來得及餓死癌細胞,機體的正常功能性細胞就先受影響了。

這些細胞包括:腦神經細胞、心肌細胞、各種免疫細胞。

類比一下,相比人類,地球上有些物種可是更離不開肉的。那些處於生物群落食物鏈頂端的虎豹獅子、狼、鷹等若沒有了肉可活不下去,當它們消失後食草動物就會大量繁殖、破壞植被,地球生態系統就會因此崩潰。

總結一下,一方面,癌細胞適應性很強,血糖下降時,癌細胞可以轉化別的營養物質來供能;另一方面,身體很多正常細胞對糖的消耗量更大,血糖下降會影響正常的身體機能,也會影響治療效果。

6

抗癌藥總有副作用,沒辦法,誰讓你我是一家

從傳統的化療到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全身綜合治療方法統統無法擺脫一個巨大的陰影,那就是——治療副作用。

輕的治療副作用也許只是低熱、輕度疲憊等,可是副作用嚴重起來卻有致命的風險!

這是因為癌細胞和正常細胞實在太像了,影響癌細胞的任何方法,都會影響正常的功能性細胞。所謂的「副作用」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癌細胞雖然很討厭,可是它和正常細胞一樣脆弱,經不起酸鹼冷熱。然而它們天然就與正常細胞生活在一起,形成了盤根錯節的共生關係,即便是手術、精準放射這樣的局部治療方法也不可能實現癌組織的精細分離,通過血液系統進行的全身化療就更不可能實現精準打擊。

這好比說,你非要像極端環保主義者那樣,把人類看做地球生態的敵人,那麼使用大型自然災害以及世界範圍內的戰爭就可以消滅人類,然而副作用就是——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也要消失殆盡了。

癌組織再可惡,它也是你身上的一塊肉,想輕易擺脫它可不容易。

思考一下:人真的是地球的癌症嗎?又或者,癌症只是我「向死而生」的必然經歷

通過這種類比,是不是就能理解了,為什麼癌症治療總是困難重重;又或者,透過癌症,我們能反過來看清人類社會的問題,從此不再怨天尤人了。

許巍有一首歌叫《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我想,「死亡」並不值得懼怕,它就像這首歌裡唱得,是那「詩和遠方的田野」,是我們生活的最終歸宿。它是活著的意義,也是我們享受生活的終極原因。

因為生命的意義本是「向死而生」。因為知道有一天會平靜的離開,才要在活著的時候努力追求意義、實現價值。人們面對癌症的心態卻會逐漸改變。等到那個時候,大家談論起癌症也許就不再害怕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