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星際機票”催熱太空商業化

“和這個假人不同,你可以在零重力的狀態下離開座位,體驗完全失重的感覺。”兩個月前,亞馬遜CEO貝索斯曾在Instagram上貼了這樣一句話,如今,他終於對這個“星際旅行”的承諾給出了一個明確的回復:2019年。事實上,隨著NASA的“放手”,私營太空已經越來越熱。前有Space X獵鷹9號的裡程碑式發射,後有藍色起源振奮人心的星際機票。待到明年的正式發售,太空商業化或許也可以瓜熟蒂落了。

01

星際旅遊觸手可及

提起藍色起源,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將他對標私營太空領域的明星企業Space X。但貝索斯卻與Space X創始人馬斯克不同,相比於Space X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中,藍色起源顯得低調的多,而這種低調如今來看卻也有些厚積薄發的意味。

近日,藍色起源的高級副總裁羅布·梅耶森在亞馬遜的一次AWS雲服務會議上宣布,藍色起源準備從2019年開始向遊客出售太空旅遊票,一石激起千層浪。與此同時,藍色起源也計劃不久之後就開始試飛他們的載人火箭New Shepard。這注定不是一趟平價的旅行。雖然官方沒有給出具體的定價,但據外界猜測,每個座位的費用估計從5萬美元到25萬美元不等。

據了解,New Shepard太空艙可容納6名宇航員,並且擁有530平方英尺的寬敞太空,這一數字比美國宇航局的水星艙大了10倍左右。一旦太空艙穿越大氣層與太空的界限,那麽乘客便可解開安全帶體驗失重的感覺,隨後以降落傘輔助下降和德克薩斯沙漠軟著陸的方式結束。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火箭能夠重複回收利用,從而大大降低火箭的太空發射成本。也就是說,可能不久之後,太空旅行就不再是一項“土豪”之間的遊戲。

藍色起源的一小步,人類太空探索的一大步。據世行估計,目前太空經濟規模已達3500億美元,約佔全球GDP的0.5%。隨著更多投資湧入可重複使用的火箭等技術後,將使太空探索變得更便宜,經濟可能增長到1兆美元,特別是當各國意識到需要一個太空來維持國家安全的時候。

02

私企的太空夢

藍色起源要想做第一個載人上天的私企並不容易,Space X始終都是擺在藍色起源面前的一大難題。《每日郵報》25日的報導稱,未來數月,SpaceX的載人龍飛船和波音星際飛機將開始搭載航天員往返國際太空站。事實上,早在2014年,波音和Space X就一起與NASA簽下了協定,將用商業火箭送宇航員入太空,而這一計劃的時間截點剛好是2018年。

但Space X還不是藍色起源的最大對手,畢竟Space X的目標是星際移民,而藍色起源的目標只是星際旅行。或許我們都忽略了另一個比藍色起源更加低調的存在——維珍銀河。就在5月末,維珍銀河的Unity太空船成功進行了第二次火箭動力飛行,而此次試飛距上一次僅有54天的時間。維珍銀河送遊客入太空的目標與藍色起源不謀而合,而且前者剛剛得到了沙特10億美元的投資支持。

曾經神秘的太空如今已經演變成了一場資本追逐的紅海,是時候提前布局太空領域了。如果我們將目光放的更廣,不難發現在太空探索的領域,太空旅遊僅僅只是滄海一粟。摩根士丹利周日稱,他們已經確定有20隻股票將在太空競賽中佔據一席之地,他們並表示,自己正在監控其他100家私營企業,包括衛星互聯網、火箭、太空旅遊和小行星采礦。

事實上,在太空探索的領域,私企正在將觸角延伸到各個角落。由億萬富翁理查德·布蘭森支持的OneWeb是一家致力於通過衛星提供寬頻互聯網的公司,去年末,日本軟銀集團再度增加5億美元的投資。去而在年中旬,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也授權OneWeb發射超過700顆衛星。行星資源公司是一家旨在開發小行星資源進行太空探索的公司,而他們計劃未來十餘年間發射探測器尋找合適的小行星,開採自然資源後對外出售。

私企的太空夢照進了現實。此前曾有報導指出,2017年全球火箭商業發射次數首次超過了政府讚助的發射次數。從政府一家獨大到政府牽頭企業“拿單”再到政府退出、企業站上主導位置,私營航天公司對太空發起的探索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03

從一家獨大到遍地開花

“每當涉及到太空探索,通常就很難區分夢想家和瘋子,唯一實際的決定因素就是結果”,在面對這私營航天熱潮的時候,美國谘詢公司Bryce Space and Technology的CEO卡麗莎·克麗絲坦森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去年末,投資公司Space Angels發布報告還原了這場商業化的太空探索的原貌:2017年已有超過20億美元的私人資本投入航天工業公司。個人投資佔今年太空領域投資總額的48%,風險投資佔44%,公司投資僅佔7%。當年有59家公司投資於太空領域,比2011年增加了5家。2015年,這個數字曾達到了89家的峰值。

私營企業能夠觸碰到太空的“金子”並不是件偶然事情,而這一切還要歸功於NASA的主動“退出”。NASA日子過得最滋潤的時候在美蘇冷戰期間。那段時間,不甘落後於蘇聯將宇航員加加林送入太空,肯尼迪於次年發表了“登月計劃”的演說。由此,NASA開始了吃皇糧的日子。數據顯示,到1965年,NASA預算佔到聯邦政府全部預算的4%,佔非國防機動開支的19%。

但隨著太空競賽的結束,唯一一個可以發射衛星的部門的經費一落千丈。直到1984年,時任美國總統裡根簽署了《商業太空發射法案》允許政府給私營企業支付報酬,讓後者提供地外貨運發射服務,為私營航天的繁榮敲開了第一塊磚。2015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奧巴馬通過這塊磚徹底打開了私營航天這堵牆。當時,奧巴馬簽署了《美國商業太空發射競爭法案》,政府主導的航天飛行時代正式結束,一場新的、私有化的太空競賽也隨之開啟。

政府退居幕後是一個資金越發捉襟見肘的過程,而商業化的開始也逃不開一個“錢”字。自從NASA在2011年讓自己的太空梭退役以後,NASA一直以來都與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合作,用Soyus號火箭帶宇航員前往國際太空站,但平均一個座位就要花上7000萬美元。因此,NASA一直期望跟SpaceX和波音的合作,從而將這個數字縮減到5800萬美元。

“承銷商”們如雨後春筍。就在幾天以前,Space X剛剛憑借自己的重型獵鷹火箭從美國空軍那裡拿下了1.3億美元的發射合約。無論是擁有強大實力的“Space X們”,還是掘金垂直領域的小型私企,一次次的發射、一點點的改進,都意味著在太空探索不再只是一個束之高閣的領域,而在這場太空商業化的爭奪戰中,他們也能夠發揮資本的力量,去挖掘新的經濟風口。至於太空旅行,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