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冬天洗澡時多看了這一眼,寶寶眼睛就出了事

對大人來說,冬天洗熱水澡能驅走寒冷、洗去疲憊,可以說再享受不過了。但如果是給寶寶洗澡,那事情就沒那麼簡單了。

像這樣手忙腳亂的洗澡場面,寶爸寶媽一定都經歷過吧?

氣象一涼,給寶寶洗澡尤其像是一個技術活,家長們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很多。

1

冬天給娃洗澡

洗多洗少都不好

寶寶冬天出汗少,盡量少洗免得感冒?

不對。寶寶的新陳代謝快、活動量大,再加上冬天穿的衣服多,出汗未必比夏天少。汗液附著在皮膚和衣服上,會刺激寶寶皮膚,所以冬天洗澡不能太少。

那就每天都給寶寶洗?

也不用這麼極端。冬季氣候本來就乾,頻繁洗澡會破壞寶寶皮膚表層的天然油脂,讓皮膚更乾燥,從而增加患濕疹的風險。

如果每次換完紙尿褲都清潔過屁屁,那麼每周給寶寶洗 2~3 次澡、每次洗15 分鐘左右就足夠了。另外,每個禮拜用 1 次沐浴露就可以,其它時候用清水比較好。

2

困、餓、飽

這些時候不宜洗澡

睡覺之前不能洗澡。

不要想當然的以為寶寶洗個澡睡覺更香,洗澡會讓寶寶體溫升高,入睡會更困難。如果不想收穫一個睡渣寶寶,那就不要在睡前兩小時內給娃洗澡。

餓的時候不能洗澡。

人一餓,血糖水準就會下降,洗澡又比較耗費體力,很容易因為低血糖出現頭暈、體力不支等情況。再說了,餓肚子那麼難受,就算是出於人道主義,也不該讓寶寶飯前進浴室。

剛吃完飯也不能洗澡。

吃飽了洗澡也不好受,吃奶的寶寶可能還會吐奶。因為洗澡時,表皮血管受熱擴張,血液流向皮膚,胃部供血會受到影響,進而消化吸收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寶寶吃完飯1小時以後洗澡才比較健康。

3

不想感冒流鼻涕

就別忙把寶寶抱出去

都知道冬天洗澡容易感冒,但感冒是因為浴室不夠暖嗎?

並不是。現在的家裡,沒有暖氣暖風也有浴霸獨生子,暖和根本不是問題。問題是太暖和了,浴室和外面房間的溫差大,寶寶出浴室的時候突然受涼,就容易感冒。

寶寶洗完澡,不能裹個大浴巾就給抱出去了。寶寶出浴是個系統工程,從抱出浴盆到走出浴室,至少需要 4 個步驟:

第一步

抱出浴盆後,先拿浴巾把寶寶裹上 5 分鐘。讓浴巾吸收寶寶皮膚上的水分,不要用力擦,寶寶皮膚嬌嫩,當心別擦壞了。

第二步

在裹上浴巾的5 分鐘裡,給寶寶吹乾頭髮,濕著頭髮出浴室最容易感冒。

第三步

趁寶寶皮膚還沒完全乾,趕緊塗潤膚乳。這時候擦潤膚乳,能夠鎖水保濕,效果最好。

最後一步

穿上秋衣秋褲,確保頭髮已經乾了,再抱出浴室。

4

加熱工作提前做

開洗前記得關浴霸

洗澡時室溫控制在 25~28℃ 最好,差不多是隻穿秋衣也不冷的溫度。這個溫度不會讓寶寶失去水分,也比較舒服,如果中途加水被突然抱出,寶寶也不會有太大的反應。

水溫是 40℃ 左右最好,當然也不需要真的用溫度計去量,用胳膊的內側感受一下,溫度相當或者稍暖一點都行。

加熱和調水溫的工作要提前做好,寶寶一旦進入浴室,有一件事一定得做——關浴霸。

寶寶喜歡盯著亮的地方看,浴霸的強光很容易使眼角膜和結膜表層受傷引起弱視,這是絕對不能嘗試的。獨生子之類的也是同樣的道理。

5

濕疹寶寶也能洗

而且必須洗

一些爸媽覺得濕疹期間最好不洗澡,免得皮膚更加乾燥。但其實這種想法不全面,濕疹寶寶不僅可以洗澡,而且必須洗澡。

一方面,清洗可以促進濕疹的康復。濕疹寶寶皮膚上脫落的皮屑、衣物的纖維、皮疹周圍的細菌以及出汗留下的汗漬,都會刺激皮膚,洗澡把這些髒東西都沖掉了,當然對寶寶大有好處。

另一方面,洗澡造成皮膚乾燥多是因為方法不當。只要水溫別太熱,沐浴露也別多用,避開這兩個坑,寶寶皮膚表層的天然油脂就保住了,就不會乾燥。

另外,濕疹寶寶洗澡後要塗更多的潤膚乳,最好配合矽霜或濕疹膏一起用,讓寶寶時刻保持肌膚滋潤。

6

潤膚乳

多塗一點不礙事

不管濕不濕疹,寶寶洗完澡都要及時塗抹潤膚乳。但隻塗還不夠,一定要多塗。

冬天乾燥,有些質地稀薄或啫喱狀的潤膚乳,很快就被寶寶的皮膚吸收掉了,這時候就要再塗一遍。當然,直接用質地厚一些、油分大一些的潤膚乳效果更好。

那麼,洗完澡塗厚一點就萬事大吉了嗎?不是的。不僅洗完澡要塗潤膚乳,其他時候只要寶寶皮膚乾,也要及時塗抹,一天至少抹兩次,而且要足量。

7

屁屁其實很「金貴」

不能偷懶「順便」洗

寶寶身上洗的最多的部位,可能就是小屁屁了。屁屁每天都洗,洗澡的時候是不是就不用重視了?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洗完頭和身體,再用洗澡水順道洗屁股,這種操作是不可取的。如果是女寶寶,這樣洗很容易讓私處感染;即便是男寶寶,私處也應該用流動清水單獨沖洗。

最方便又乾淨的做法是,等寶寶洗完澡後,用調好水溫的花灑,從上往下為寶寶沖洗私處。注意別用花灑對著女寶寶私處沖洗,花灑噴出的水有負壓,如果衝進引道,也很容易感染。

8

囟門看著很嬌氣

其實洗洗完全沒問題

因為囟門這裡沒有骨頭,很多家長擔心碰到這裡會損傷大腦,所以洗澡的時候也特意避開這個部位。

這種擔心其實是多餘的。囟門雖然薄弱,但外面畢竟是有頭皮的,周圍也有顱骨,不至於嬌嫩到不能觸碰的程度,要知道孩子出生時產道擠壓的力量遠大於家長洗頭時候的力量。

另外,也沒有那個家長會摳著洗寶寶的囟門吧?順著頭皮擦洗,是不會對囟門造成傷害。寶寶新陳代謝快,頭上出汗多,長時間不清洗反而可能引發一些皮膚問題。

9

耳朵進水要清理

但千萬別拿棉花棒捅

給寶寶洗頭、洗澡,都要防止耳朵進水,但不管多小心,總難免有幾滴水不聽話鑽進寶寶耳道裡。

寶寶耳朵進水肯定是要清理的,否則很容易誘發中耳炎。但是,清理耳道不能拿棉花棒捅,如果耳屎和髒水被捅進更深的耳道,那情況就更糟了。

正確的方法是讓進水的耳朵向下,再用棉球放在耳道口,停留一會兒,棉球就會把耳朵裡的水吸走。

另外,如果寶寶洗完澡後頻繁抓撓耳朵,伴有體溫升高,很可能就是中耳炎了,要儘快帶寶寶就醫。

10

洗淋浴更衛生

寶寶越早習慣越好

寶寶會站以前,盆浴是洗澡的唯一選擇。寶寶會站以後,許多家長還會延用這種方式,因為盆浴好操作,寶寶玩著水就把澡洗了。

但是,盆浴雖然方便,卻不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寶寶會站了,應該儘快讓寶寶習慣洗淋浴。

一是因為淋浴更加衛生,可以避免女寶寶私處感染;二是儘早洗淋浴,能幫助寶寶養成好的洗澡習慣,可以為將來學習獨立洗澡打個好的基礎。

寶寶洗澡時,務必有大人在旁看護,即便是澡盆裡的水,也有可能造成溺水,發生危險。別以為寶寶玩水時,自己就可以歇會兒或乾點別的了。危險通常就發生在粗心大意時。

給孩子洗澡看似是件小事,細節卻很重要。所以,爸爸媽媽還是需要多用點心,多給孩子一點呵護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