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至艾灸可「冬病夏治」!

一候鹿角解,

二候蟬始鳴,

三候半夏生。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第一個被確認的節氣。到了夏至節氣,意味著人體陽氣最為旺盛,除了在飲食方面多以清熱解毒為主之外,可以嘗試下艾灸療法幫助祛暑病。中醫認為夏至節氣艾灸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夏至艾灸正當時

根據中醫學天人合一理論,夏至也是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時節,故夏至的養生保健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

暑病的發生,是由於冬季寒邪藏伏於體內,至夏而發的伏氣溫病。而夏至日時節,人體陽氣達到頂峰,此時針對暑病行艾灸療法,可更好地發揮其治療作用,有效地扶陽避寒邪、祛除冬病根因,使體內陽氣得到升發和振奮,外界的風濕暑邪便不易侵犯,從而阻斷了發病途徑,使得冬季的伏邪不能觸發。

艾灸是溫壯元陽、激發經絡之氣、調動與開發機體潛能、健身防病的傳統方法。艾灸補充陽氣,扶正祛邪,補益強身,能激活提高免疫系統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強內通外,增強處突應激能力。

季節交替陰陽變化之時,正是年老、久病、體弱等人群加重病情、誘發宿疾和易生新病的時期。節氣灸則選擇各節氣對人體臟腑功能有影響的穴位進行艾灸,利用艾絨燃燒產生的葯熱之氣,對穴位進行熏灼、溫熨,以激發經絡之氣,溫通氣血,調整陰陽,幫助機體順應自然界的變化,最大限度地調動機體的潛能,以應變環境、抵抗疾病,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夏天由於環境熱、人體內熱、還有艾灸本身的熱度,那麼就可以藉助特定的穴位、溫熱的藥物進行灸法,艾本身就有溫通、活血化瘀的作用,燃燒後,可以使熱氣內注,把深伏在人體內部的寒邪驅逐體外,使人體陽氣充沛,艾灸的作用就是溫通經絡、扶正驅邪、培補氣血。艾灸簡單好操作,是常見的保健預防方法。

夏至艾灸選穴:

(公孫)

(足三裡)

(大椎)

(中脘)

(豐隆)

(天樞)

(脾俞)

(胃俞)

溫馨提醒: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時,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時,或無自製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