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聽崔松醫生話健康養生

DS71217_p21_b.jpg

《醫聲相伴:崔松話養生》崔松著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2018年10月版)

醫學是關於人類健康的一門科學,不僅包括醫師對病人疾病的診治和預防這一科學、理性的一面,還包括醫學人文、感情的一面。

我記得剛回國時,我們科室每年做80多例心臟介入手術,而現在這個數字已經變成了5000多例。

技術在不斷進步,病床成倍增加,病人越看越多,冠心病死亡率卻直線上升。所以我一直在想:要提高公眾對於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認識,增強危險因素的控制意識。所謂「上醫治未病」,在我看來,醫院治病是在「下遊」,而為了提高全民健康水準,醫學應該走到「上遊」。因為面對疾病最好的辦法永遠是防病而不是治病。因此,我一直都在思考醫學的科學精神和傳播。尤其如今社會上存在著大量「偽科普」的現象,曾經有位同行向我訴苦,自己的父親寧願相信廣告裡的保健品、偏方,也不願聽取他這個醫生的專業建議。在清晨時分打開電視,往往能看到「專家們」大力鼓吹著「某某神葯」能包治百病,更讓人覺得醫學科普任重而道遠。如何通過政府、媒體、社會的力量,讓科學健康的防病措施和生活方式普及開來、惠及每一位民眾,是當下最值得關注的事情之一。

我們雖然目前缺乏科普,但不能讓偽科普「補位」,什麼時候大家願意來聽專業醫生說話,而不是訴諸偏方,這個目標就進了一大步。為此,我作為政協委員也曾多次提交疾病預防相關的提案,並長期呼籲在國家層面更大範圍地擴大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危險因素篩選與乾預的廣度、深度。同給醫學生們上課相比,科普的性質完全不一樣,醫學本身較為難懂,對於沒有醫學專業背景的大眾來說,必須要使用通俗的、老百姓自己的語言,以便達到讓全部閱聽人都能夠聽懂的目標。因此,如何挖掘大眾對醫學知識的興趣點,並以通俗易懂方式準確地傳遞醫學知識,需要既有專業醫學背景又有媒體傳播經驗的人深入探索,崔松就是同時具備了這兩點的一位。

初見崔松是在2000年,當時他來我們導管室進修,話不多,很認真,當時也沒注意到他。作為助手,除了上台幫助主刀完成手術,還要拔鞘管、壓迫止血。病人手術時間長了,要小便了,也要及時處理。三個月後,有一天他突然跟我說他是上海教育電視台《健康熱線》節目的主持人,想邀請我做節目,我才發現他有些深藏不露。後來醫務界的很多慶典、活動,我也會邀請他一起來參加,主持起來很是幽默風趣。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雖然要花大量時間進行醫學科普的宣傳,但絲毫沒有影響到本職工作,同時專業能力越來越強,也從剛來進修時的小醫師成長為現在的主任醫師了。後來我們上海的「東方心臟病學會議」,請他做大會開幕式的主持人;去年上海醫學會百年紀念,還專門請他作為一個講述者拍了紀念短片。

崔松做科普已經十幾年了,將傳播、普及醫學知識作為使命,電視媒體、紙質媒體、網路媒體等均有涉及,其系統、清晰、有條理的專業知識加之獨有的語言特色,大大提高了閱聽人對靠譜醫學知識的接受度。他所講授的醫學知識包括醫學基礎、疾病診治、養生防病等。本著嚴謹的學術態度,所授內容必是有證據、有出處,做到真正的權威性,同時具有專業性、科學性及趣味性,這些特點使他成為最適合做醫學科普的人選之一。《醫聲相伴:崔松話養生》這本書來自他的科普音頻,均為其原創,經過文字整理,深入淺出,納入了常見病的防治知識、日常保健及中醫養生等內容,稱得上是一本具備「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功能的好書!


作者:葛均波

編輯:周俊超

責任編輯:朱自奮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