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產後子宮恢復的黃金時間,錯過就錯過了

在整個分娩過程中,子宮受到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即便沒有剖腹產的傷口,胎盤從子宮上剝落也會留下大面積的創傷,而這些傷口恢復所需的時間,就是坐月子的主要原因。所以本次就給大家講一下關於子宮修復。

產後子宮恢復的方法

·堅持哺乳

母乳餵養可以有效的幫助子宮恢復。因為寶寶在喝奶的同時,刺激了乳頭,母體便會產生子宮收縮素,加速子宮的復原。過了三四天以後,子宮縮腹性的疼痛就沒有那麼大的感覺了。

·按摩

產後按摩有助子宮的恢復,所以新媽媽們在生完孩子後之後。平時可以用手在自己小腹上順時針輕輕地按摩,通過在按摩過程中對穴位的刺激,來間接增強子宮肌肉的興奮性促進宮縮

·堅持產後運動

產後適量運動有助於子宮和骨盆的復原,在生完寶寶七天左右就可以做一些如抬腿深呼吸提臀這樣的簡單運動。

醫生叮囑

子宮恢復是需要一段時間,新媽媽切勿操之過急,在這段時間一定要好好地休息,調理身體,產後要定期到醫院做一個健康檢查,檢查子宮恢復情況。

產後子宮恢復三方面與黃金時間

產後子宮的恢復主要有3個方面,宮體的復原、子宮頸的復原和子宮內膜的復原。

·子宮體的復原

在胎盤娩出之後,子宮立即收縮變小。在腹部可以扣到一個很硬並呈球形的子宮體,它的上緣約與臍處於同一水準。

子宮底的高度平均每日下降1~2厘米。產後10~14日,子宮就完全降到小骨盆內,這時在腹部就摸不到子宮了。約在產後6周子宮就基本恢復到原來的大小

·子宮頸的復舊

分娩結束時,因子宮頸充血、水腫而變得非常鬆軟。

1周左右,子宮頸初步得到恢復。產後7~10日子宮頸內口關閉。產後4周左右子宮頸就基本恢復到正常大小

由於分娩時的損傷,經產婦的子宮頸外口不再是原來的圓形而變為橫裂。

·子宮內膜的修復

在胎盤、胎膜與子宮壁分離之後,由母體排出。蛻膜組織碎片也陸續隨惡露排出。子宮內膜的基底層細胞增生、修復,新生的子宮內膜覆蓋整個宮腔。

產後10日左右除胎盤附著面外其他部分的子宮腔全部被新生的內膜所覆蓋胎盤面的修復則要慢得多。分娩後,胎盤附著面的面積約手掌大,至產後2周末縮小至直徑3~4厘米,於產後6~8周才能完全修復,並不留任何瘢痕。

產後恢復子宮注意事項

避免長期臥位。產後6—8小時,產婦在疲勞感消除後就可以起來坐坐,在第二天的時候,產婦就可以下床活動了,這樣不僅有利於身體生理功能和體力的恢復,還能幫助子宮的復原。

而臥床休息的時候,盡量採取左臥或右臥的姿勢避免仰臥以防子宮後傾;如果子宮已經向後傾屈,應做膝胸臥位來糾正。

堅持母乳餵養。母乳餵養對寶寶生長髮育的好處是不言而喻了,並且寶寶在吃奶的時候,還會刺激反射性地引起子宮收縮,從而促進子宮復原。

注意陰部衛生。不管是產前還是產後,女性朋友都要注意衛生特別是陰道處的衛生,以免引起生殖道炎症,在產後影響子宮的恢復。

產後做身體檢查。新媽媽們在產後一定要及時去醫院進行一個產後檢查,檢查子宮的恢復狀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