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顱內出血=頭部受傷?中風、高血壓也會發生顱內出血!

顱內出血指的是頭部內的出血,這種出血通常非常危險,如果不及時搶救,就可能會危及生命。

顱內出血原因?


頭部外傷是顱內出血的主要原因,例如
(1) 車禍導致的頭部撞擊(尤其是不帶安全帽的機車族)
(2) 兒童受到虐待或不當體罰而傷到頭部
(3) 老人家跌倒而撞到頭部

另外,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Mayfield Brain & Spine」醫院網站也列出了部分可能與顱內出血有關的原因:

  • 高血壓:過高的血壓可能導致腦中的血管破裂。

  • 抗凝血劑:用於預防血栓發生、中風的藥物,也可能導致顱內出血。

  • 動靜脈畸形:異常的動脈與靜脈糾結、而無微血管存在其中。

  • 動脈瘤:動脈壁出現鼓起處且較為脆弱。

  • 出血性疾病:血友病、鐮刀型貧血、瀰漫性血管內凝血、血小板低下等。

  • 腫瘤:血管瘤、轉移性的腫瘤等可能導致腦部組織出血。

  • 類澱粉血管病變:蛋白質在動脈血管內堆積導致。

  • 藥物使用:酒精、古柯鹼等非法藥物可能導致顱內出血。

哪些人容易顱內出血?


某些身體狀態也會增加顱內出血的發生機率,最主要的就是高血壓。
(1) 高血壓
(2) 癮君子
(3) 吸毒者(安非他命或搖頭丸等等)
(4) 過勞者
(5) 擁有顱內出血的家族史

顱內出血的類型?


根據出血點的位置,可以將顱內出血區分為四型。

  1. 硬腦膜上血腫(EDH):頭部外傷引起的動脈破裂,這種類型非常危險,患者常會短暫失去意識。

  2. 硬腦膜下血腫(SDH):頭部劇烈晃動導致的靜脈撕裂,常見於車禍和受虐兒

  3. 蜘蛛網膜內出血(SAH):成因可能是動脈瘤破裂或動靜脈畸形,突然的頭痛是其特徵。

  4. 腦內血腫(ICH):最常見的一種類型,通常是中風所引發,身體的不對稱癱瘓是其主要癥狀。

顱內出血有什麼癥狀?


顱內出血的癥狀可能因類型或患者年紀而有所不同。
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Mayfield Brain & Spine」醫院網站指出,顱內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是腦部組織出血、可能危及生命的一種嚴重癥狀,治療上以停止出血、除去血栓、減少腦部壓力為主。

顱內出血的癥狀通常會突然發作,同時也出血位置不同也可能影響到發生的癥狀種類,常見癥狀如:

  • 嚴重的突發性頭痛、輕微卻持久的頭痛

  • 噁心、嘔吐

  • 臉部、手臂、腿部突然感覺無力或麻木,通常發生在單側

  • 癲癇發作

  • 頸部僵硬

  • 神智不清、昏昏欲睡

  • 癲癇

  • 昏迷

  • 頭部腫脹(兒童)

  • 視網膜出血(兒童)

顱內出血要怎麼治療?


嚴重的顱內出血應儘快手術,輕者則以控制生命徵象為主要目標。
(1) 服用降血壓藥物
(2) 患者如有缺氧情形則應給予氧氣
(3) 抗凝劑
(4) 利尿劑
(5) 類固醇藥物
(6) 鎮靜藥物
(7) 施行手術以釋放血液並去除血塊

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指出,不論是哪一種顱內或腦內出血,都屬於需要立即送醫急診的緊急醫療狀況,適當的醫療處置才能將腦部的傷害減到最低,提高患者復原的機會。

在以下狀況中可能需要進行手術
-緊急腦部降壓,清除堆積的血液並降低壓力。
-動脈瘤破裂導致的顱內出血,需要手術縮小動脈瘤。

其他治療方式可能包括:
-抗焦慮藥物、控制血壓藥物、控制癲癇藥物
-止痛藥、便秘葯等幫助緩解其他癥狀的藥物
-適當的營養與水分補充,包括靜脈注射、胃管等方式。

長期治療則以幫助患者重建日常生活機能、預防未來的顱內出血為主,並需要根據患者的健康狀況而規劃。治療方法包括:
-物理治療
-語言治療,或其他可用於溝通的替代形式
-職能治療
-生活型態改善以幫助降低出血風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