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梁建章:強國更替的人口邏輯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梁建章 黃文政

  近期備受關注的中美貿易摩擦,本質上是雙方綜合國力的競爭,這背後是科技創新力、經濟實力和世界影響力之爭,歸根結底則是人口和經濟的規模之爭。維持中國在人口規模上的壓倒性優勢,是這場關乎國運的長期競爭中最為關鍵的因素。

  歷史上強國更替人多者勝

  回顧世界歷史,在每次技術跨代升級之時,或許會有一些人口小國憑借效率和靈活性方面的優勢佔據先機,但在充分交流形成新的經濟均衡之後,最終決定各國興衰的還是各自的人口規模。在過去數百年內,世界強國的更替順序反覆印證著上述規律。

  在16至17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等西歐的中小型國家,因開啟大洋貿易而成為世界性強國。新大陸豐厚的自然資源和亞洲利潤豐厚的市場,促使這些國家成為全球化的最先受益者。

  到18世紀初,英國憑借更強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確立了海上霸權。受益於印度和中國等廣大市場,英國成為全球最富裕和最先進的國家。英國的人口規模超過葡萄牙、西班牙和和荷蘭,擁有更多的科學家,企業家和工匠。這是工業革命出現在英國的關鍵因素之一。

  工業革命發祥於英國,但很快延伸到歐洲大陸。法國人口曾長期居歐洲首位,其首都巴黎一度是歐洲經濟和文化中心。但頻繁的革命和戰爭及動蕩的政局,讓法國逐漸喪失人口優勢。相比之下,德國在統一之後,人口數量很快超過英法,開始享受規模優勢,成為19世紀末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領導者。

  德國短暫的領先,很快被兩次世界大戰打斷。二戰期間,德國低估了人口更多的蘇聯而被擊敗。當人口龐大、經濟規模更大的美國加入戰爭,德國敗局已定。進入20世紀後,美國憑借其在西方世界人口和經濟規模遙遙領先的優勢,成為超級大國,將曾經領先的英德等國遠遠甩在身後。

  冷戰時期,雖然在制度上不如美國,但當年人口略多的蘇聯卻可與美國全方位爭鋒,並在航天等領域一度領先。不過,當計劃經濟的弊病逐步顯現,中國等人口大國開始改革,並轉而向西方開放並逐步融入西方主導的經濟體系時,蘇聯陣營的人口和經濟規模與西方的差距就越來越大,經濟社會發展陷入停頓,各種危機惡化,最終走向解體。

  綜上所述,即便小國在短期內幸運地實現了科學技術或組織形式的新突破,但長期來看,技術和組織創新會在更大的國家得到更充分的應用。一旦大國掌握了這種技術和組織創新,發揮出其人口規模優勢,就能在軍事、經濟和科技領域取得壓倒的優勢,成為領先的大國。

  正因為如此,在近代世界性強國的名單中,我們先是看到數百萬人口規模的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之後是數千萬人口規模的英國、法國和德國,再然後是數億人口規模的美國和蘇聯。在強國更替的過程中,一旦人口更多的國家開始步入正軌,人口較少的昔日霸主往往會被邊緣化。

  人工智能時代人口大國更具競爭優勢

  在農耕時代,人口多一倍可能意味著國力強一倍,畢竟一般人的活動範圍較小,人數增加不會顯著提升社會複雜度。但在信息時代,當經濟達到均衡後,人口多一倍往往導致國力增強好幾倍。因為通訊和交通的便利,降低了個體之間直接進行交流和來往的成本。所以人越多,交流和來往會增長得越快,導致社會複雜度相比人口規模增加出現了成倍放大,更加凸顯規模優勢對競爭力的強化作用。

  這種人口規模效應,在互聯網、人工智能以及文化創意等新興領域更加明顯。因為這些行業需要巨大的研發投入,但邊際成本卻很低。人口大國往往能夠仰仗其市場規模承受巨額投入的成本,並且依靠龐大人才資源形成產業和科技創新的集群,從而在新興領域率先實現產業化,然後將商業模式迅速複製到其他國家。

  美國過去就是利用了全球最大的市場規模,成為高科技、互聯網、電影和金融服務的世界中心。與之相比,儘管日本、德國也有高素質的人口和先進的製造業,但受限於人口規模,在附加值最高的新興產業還是無法抗衡規模大幾倍的美國。

  作為來自美國的互聯網代表,谷歌、亞馬遜、臉書等公司幾乎壟斷了全球互聯網市場。唯一的例外是中國,這是因為中國人口規模數倍於美國,而且經濟規模已經和美國處在一個數量級上。正是得益於這種規模優勢,中國才能培育出阿里巴巴和騰訊這些可以跟美國公司競爭的互聯網巨頭。

  總而言之,儘管影響文明興衰的絕不僅是人口數量,還有基礎質量、組織能力和凝聚力等方面的因素,但人口是決定綜合實力的基礎性因素。在其他因素相同時,國家或經濟體的力量隨人口數量上升,人口增減比土地增減對國力的影響要重要得多。如果兩個處於相同技術階層的國家進行競爭,那麽人口多出一倍所形成的規模優勢將難以被撼動。

  美國的面積與中國相當,2018年的人口為3.28億。美國生育率略低於更替水準,但每年從全球吸引大量高素質移民。美國是當今唯一的超級大國,也是西方人口最多的國家。在西方體系內,美國人口不及歐盟,但內部語言和文化的一致與政治統一,讓美國處於絕對主導地位。這不僅體現為美國的經濟、科技、政治、軍事的領先地位,還體現在美國人均GDP在主要發達國家中排名最高。

  中國過去幾十年的高速發展,也得益於我們龐大的人口規模。雖然現在中國還只是中等收入國家,但世界第一的人口規模,使得中國在很多領域有能力成為美國的強勁對手。中國現在的製造業規模已經是世界第一,規模和綜合效應他國難以比擬。雖然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已經明顯高於東南亞等國家,但巨大的市場規模及產業的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會讓很多高附加值的產業仍然留在中國。

  而在科技競爭方面,中國的研發人數早已經超過美國,而研發資金投入也開始接近美國。在新興的人工智能、高鐵、移動通訊等領域,中國已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這些趨勢性的變化,引發了美國對與中國科技競爭力的忌憚,也是兩國之間出現貿易摩擦的根本原因。

  不過,雖然中國現在的人口基數仍然是美國的四倍多,但實際優勢其實並沒有這麽大。畢竟英國、加拿大、紐西蘭和澳大利亞,與美國在語言、文化、安全上是一體的,在科技交流與合作上更密不可分。這個體系的人口資源至少有4.5億而不只是3億多。

  此外,美國吸引全球人才的能力,又顯著放大了美國實際可利用的人口基數。目前,美國的企業家和科學家裡有1/3左右是移民,如果再計入第二代移民,這個比例可能上升到1/2左右。也就是說,依靠移民政策,美國在高端人才領域把人口規模效應放大了將近一倍。所以中國總體的人才規模潛力可能只有不到美國的兩倍,而非美國的四倍多。

  也就是說,儘管中國目前在人口規模方面依然有壓倒性優勢,但這種優勢的很大一部分卻被美國與其他英語國家的一體化,以及美國在世界範圍內廣納精英的能力所抵消。

  人口規模優勢是中國複興的基礎

  總體來說,中國的人口規模的優勢還能維持一段時間,所以中國的創新能力和經濟發展相對於美國仍然處於上升期。對於美國來說,中國作為一個競爭對手會顯得越來越強,美國也會為此不斷推出各種反製措施。

  但只要中國內部不出現大的失誤,對外繼續以開放的姿態,與不同國家,尤其是歐洲和東亞那些創新型國家,保持密切的交流和交往,在更大的市場上進行融合,那麽美國就難以遏製中國整體實力的上升。畢竟,中國固有的人口規模優勢還將持續一兩代人時間。

  但中國目前這種上升優勢可能只是歷史長河中的曇花一現。長期來看,中國最大的劣勢就是生育率遠低於美國。在扣除二孩政策導致的堆積反彈後,中國目前的自然生育率只有1.2左右,而美國的生育率則有1.9,而且從全球大量吸引移民。

  如果兩國生育率保持這種相對差距,未來每一代中國人的人口優勢,相對於美國就會減少1/3左右。如果不能大幅提升生育率,最多兩三代人後,中國每年新生兒數量將少於美國。到本世紀下半葉,中國的年輕人口可能開始少於美國,進而徹底喪失對美國的人口優勢,之後則會被全面壓倒,一代不如一代。

  中國生育率低於更替水準已經超過27年,未來面臨進一步下行的壓力,即使立即全面放開,但如果不大力鼓勵生育,出生人數在經歷短暫的反彈後依然會一路下滑,人口的極度老化和急劇萎縮難以避免。扣除技術進步的因素,中國的經濟規模將不斷萎縮,規模效應持續弱化,最終喪失綜合性的市場產業優勢,導致平均收入下降和國力全面衰退。因此,如果要保持中國的人口規模優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就必須盡快全面放開並大力鼓勵生育。

  (本文作者介紹:攜程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局主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