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佩晚年夢成真 中關村“特樓”列為北京歷史文物

中關村“特樓”13號樓,也是李佩住了近60年的地方。

撰文 | 王丹紅(《知識分子》專欄作者)

2019年6月29日,李佩(1917.12.22-2017.1.12)生前秘書李偉格給我發來微信,

“丹紅:好消息,中關村特樓不會拆了。”

原來,在2019年6月22,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公示了第一批429處歷史建築,包括中關村街道的科源社區三棟樓,也就是被稱為中關村“特樓”的13號樓、14號樓和15號樓。

“特樓”是1950年代為中科院科研人員建設的三棟住宅樓,因其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最好,以安置海外歸來的著名學者和國內自然人文學各學科領域的知名科學家居住,因此被稱之為“特樓”。此前,特樓曾被列入北京市改造拆遷範圍。

這真的是一個夢想成真的時刻,我們為之歡欣鼓舞。因為我們知道,這是2017年1月以99歲高齡去世的李佩的生前最後一個夢想:保留中國科學院中關村三幢特級專家樓,這裡是共和國科學事業奠基人的故居。

1950年代,郭永懷李佩和女兒郭芹在中關村13樓家門口合影

1950年代,郭永懷、李佩和郭芹,在中關村13樓家中客廳

65年前,為迎接從美國、英國、法國等海外歸國的高級學者,中國科學院在中關村建了三幢特級專家樓。1955年11月,從美國歸來的錢學森一家是第一批住房,他們住14號特樓;一年後歸來的郭永懷李佩一家住13號樓,與錢學森家毗鄰而居。

1956年9月11日,錢學森致信正啟程回國的郭永懷,邀請他到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工作,信中提到了兩家在中關村特樓的住房:

永懷兄:

這封信是請廣州的中國科學院辦事處面交,算是我們歡迎您一家三口的一點心意!我們本想到深圳去迎接您們過橋,但看來辦不到了,失迎了!我們一年來是生活在最愉快的生活中,每一天都被美好的前景所鼓舞,我們想您們也必定會有一樣的經驗。今天是足踏祖國土地的頭一天,也就是快樂生活的頭一天,忘去那黑暗的美國吧!

我個人還更要表示歡迎你,請你到中國科學院的力學研究所來工作,我們已經為你在所裡準備好了你的“辦公室”,是一間朝南的在二層樓的房間,淡綠色的窗簾,望出去是一排松樹。希望你能滿意。你的住房也已經準備了,離辦公室隻五分鐘的步行,離我們也很近,算是近鄰。

從1956年11月入住13樓203室,直到2017年1月逝世,除了1970-1977年在安徽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接受“勞動改造”的8年,李佩一直住在這裡,人生的近60年也留在了這裡。

1980年代末,在經濟改革的大潮中,中關村特樓曾面臨拆遷之虞,李佩和何澤慧(1914.3.5-2011.6.20)這兩位特樓的最早居民,開始為保存“特樓”大聲疾呼。2009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看望何澤慧時,何澤慧表示不願搬離特樓,“在這裡住慣了,哪兒也不去了,除非上八寶山”。

何澤慧與錢三強在中關村14號樓的家中。

2011年6月,何澤慧先生逝世後,94歲的李佩一個人堅持努力。

2015年4月,我在李佩家中

“我今年98歲了,我是1956年11月住進這裡的,快60年了!”

這是2015年4月12日,我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新創校友基金會秘書長劉志峰,到中關村李佩家中拜訪時,她對我們說的第一句話。

我知道:保留中關村三幢特級專家樓是李佩生命中的最後一個夢想,我決定努力幫助她實現這個夢想。2015年9月,我寫成長篇文章“李佩:98歲的郭永懷夫人和她的國”,分三次發表在《知識分子》(鏈接一、鏈接二和鏈接三),我也因此開始對李佩的百年人生的重新研究,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並考證了1950年代李佩和郭永懷在美國綺色佳小鎮的家。

1952年8月,郭永懷、李佩和郭芹,在綺色佳家門中合影

2019年4月25日,我和先生駕車從費城到綺色佳,尋找郭永懷、李佩在康奈爾大學的足跡。李佩的家位於綺色佳市中心一個幽靜街區。這是一幢建於1870年的維多利亞風格獨幢花園別墅,三層樓加地下室和獨立車庫。

2019年4月25日,在紐約上州綺色佳小鎮,王丹紅在郭永懷李佩舊居門口。王鴻飛/攝

令我倍感驚奇的是:今天這幢住房的外觀和顏色,和1952年8月郭永懷李佩全家在樓前的合影時,一模一樣!而這幢150年前建成的房子,至今還有住戶!我對先生說:“希望國家能保留著中關村的三幢特樓,否則,我們以後只有到美國綺色佳瞻仰郭永懷李佩的故居了。”

今天,在這個夢想成真的時刻,我們在此公布李佩30多年前親筆寫的保留中關村特樓的呼籲信,並重發2015年10月18日《知識分子》專欄文章節選:李佩中關村之戀,讓我們一起回顧李佩在中關村的風雨人生,還有她永恆的慈愛、智慧和勇敢。

李佩親筆書寫呼籲信

呼籲保留中關村最早歸國的老科學家們居住的宿舍樓

位於中關村中科院北宿舍區最中心的三幢樓:13、14、15,及其共北邊的10、12樓,是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由美、英等國歸來參加科教興國、建設中科院各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居住密集的宿舍區。

我和郭永懷是1956年11月間住進13樓(當時排為26樓)的,同時入住的有張文裕、王承書一家,相繼遷入的有:汪德昭、楊嘉墀、郭慕孫、陳家鏞各家,在隔壁單元住的有劉崇樂、梁樹權、熊慶來、林一、屠善澄、顧準等。

住在14樓的有:錢三強、何澤慧、錢學森、趙忠堯、秉志、戴芳瀾、貝時璋、鄧叔群、黃秉維、錢崇澍、陸學善、施汝為、羅常培(文學語言學家)等。

住在15樓的有:王淦昌、呂叔湘(語言學家)、柳大綱、惲子強、林鎔、陳世驤、傅承義、李善邦、陸元九、蔡邦華、趙九章、葉渚沛、陸志偉、馬溶之等戶。

住在10、12樓及分散在5號、7號等樓的有陳芳允、葉篤正、彭桓武、胡世華、朱洪元、李蔭遠、李正武、王綬琯、馮康、謝家麟、陳能寬、王葆仁、關肇直、林同驥、錢人元、蔣明謙、洗鼎昌、蔣麗昌、許國志、夏培肅、鄭哲敏、陸啟鏗等戶。

黃莊小區宿舍樓建成後,上列各戶不少遷走,但唐敖慶、顧功敘、鄭哲敏等先後遷入15樓,呂保紙(編者注:不確定)、馬世駿、鄭作新、楊承宗等遷入14樓,劉光鼎、吳汝康等遷入13樓。

上列科學家幾乎全部都是學部委員(後改為院士),將近一半是50年代由美國回來,他們都參加開創新中國不同領域的自然學科,撰寫教材,與有關大專院校(如北大、清華、科大、北航等)兼課,培養研究生,為我國的科學、技術及教育事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我國的國防建設爭得了榮譽,獲得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就有8人,為兩彈一星研製做出貢獻的還有多人。

1982年中央頒布的文物保護法中規定,對“重大歷史事件”有關人與物要重點保護。最近中央又一再重申保護文物及名人故居。中關村這幾幢樓是眾多為科教興邦建立功勳的科學家們的故居,歷史不應忘記他們,不應忘記他們當年孜孜不倦、埋頭書案的生活環境,使後代年青人在高樓大廈群中看到師祖輩當年的艱苦樸素創業心境,未始沒有現實的教育意義。

李佩

簽字頁:

我們認為保留保留中關村早年歸國的老科學家們居住的幾幢宿舍樓時,“科教興國”既有現實意義,又能對後代的科技工作起到不忘歷史、不忘師輩們艱苦創業精神的教育作用。

簽名: 楊嘉墀 鄭哲敏 貝時璋

陳家鏞 吳承康 (草體簽名無法識別)

屠善澄 嚴陸光

陳能寬 楊承宗

張涵信

李佩的中關村之戀

2009年6月7日,王丹紅在中關村李佩家中。王鴻飛/攝

“每一位力學所的老職工永遠都不會忘記,不論盛夏或嚴冬,不論是刮風或下雨,一位身材瘦長、頭戴鴨舌帽、低頭沉思著,大踏步地來往於力學所大樓和中關村13號之間的那位學者。郭先生就是這樣默默而高效地工作著”

——鄭哲敏

直到今日,從中關村13號到力學所大樓,李佩還走在這條路。

從1998年11月13日開始,到2011年6月10日周五下午的最後一次活動,在中科大廈禮堂和力學所主樓,李佩義務組織、主持了600余場中關村老年協會系列知識講座。最近一年多,因身體虛弱,每周開會時,才由照顧她多年力學所李偉格女士開車來接送她。

任知恕曾問李佩:打算乾到什麽時候?她說:直到乾不動為止。我想起弗蘭西斯·培根說過的一句話:“我把這樣的品質稱為善,並把這種意向稱為原生的善。(Goodness I call the habit, and goodness of nature, the inclination.)”

20世紀90年代中期,商業建設大潮在中關村洶湧,13、14和15號樓也面臨拆遷命運。為了保留這些珍貴的文化精神遺產,科源小區的居民們,特別是“特樓”的李佩和何澤慧先生等,通過多種渠道呼籲保護這些建築。努力終見成效,2012年,北京市政協通過動議案,決定將中關村“特樓”建成科學文化保護區。中關村的居民們感慨:多虧了這兩位老太太,她們真厲害!

2009年8月6日上午,國務院時任總理溫家寶來到中關村14號樓,看望何澤慧院士。這是就任總理以來,溫家寶連續第五年登門看望何先生。

溫家寶說:“何老,50多年過去了,您還一直住在這兒。我記得當初到您家裡,屋裡到處堆滿了書。我來的時候,您就給我一個小馬扎坐……”,在一次看望中,溫總理見何先生家已陳舊,走廊裡堆滿了書,建議她搬個新家,但何先生說,在這裡住慣了,哪兒也不去了,除非上八寶山。

何澤慧的女兒對溫總理說,父母從1955年起就住在這套房子裡,迄今已逾半世紀,因這裡有好多記憶。溫總理說:“這裡留下了記憶,也留下了精神。”

1954年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學研究所從上海遷到北京,生物學家、教育家貝時璋就和家人住在中關村14樓。貝老的孫女貝泠在爺爺身邊長大,在《回憶我的爺爺貝時璋》中寫道:“我最初對音樂的印象就是家裡老式唱盤裡流淌出的‘藍色多瑙河’和‘天鵝湖’。上小學後我開始學鋼琴,爺爺每天下班回來都要聽我練琴,直到1988年我們搬走。”

2008年的一天,李佩讓我到貝先生家送一份資料。我第一次走進14樓,狹長的走廊兩旁共有六個房間,當時貝先生坐在客廳裡,聲音宏亮,與在座的幾位研究人員討論問題。

2009年10月29日上午,107歲的貝先生在家中在睡夢裡安詳辭世。在去世前一天,他還在家裡和六位研究人員談創新。

在近60年的時間裡,除了在科大的6年,李佩沒有離開過中關村的家,她告訴我:“現在,除了到力學所,我就呆在家裡,哪兒都不去了。”

但她仍然關心世事、關心中國的科學事業。她每天通過看電視和自己的訂閱的報刊雜誌了解時事。2008年5月,她在《科學新聞》雜誌上看見我專訪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的文章——《施一公: 我被信仰追問回國是最好的選擇》後,打電話約我到她家中詳細講述辭去美國大學教授職位分別回到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任教的施一公和饒毅的情況。她建議說:“科學院研究生院應該聘請施一公和饒毅作客座教授。”

2011年2月27日 ,當施一公和饒毅到李佩家拜訪時,這是跨越半個世紀兩代歸國留學生的歷史性會面。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時,饒毅和施一公詢問了當年郭先生和她留學美國和決定回國時的情形,李佩和他們談起自己對現在大學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擔憂。還仔細詢問兩位是否到科學院研究生院講學?

2011年2月27,北京中關村13樓李佩家客廳施一公、饒毅拜訪李佩。世寧/攝

李佩還有夢。她呼籲將“特樓”保留為博物館,作為共和國第一代科學家命運和科學事業發展的見證。

2010年8月,我因回美國到李佩家中告辭,她告訴我,她曾經多次給中科院院長建議:

“第一,要談科學院,人家不會認為三裡河的辦公樓代表科學院,它代表不了科學院,能代表科學院的是我們這幾幢樓,最初住在這裡的老科學家們!第二,我給你算一算住在這幾幢樓裡的老科學家,大概有80多位,這80多位裡,有9位是1948年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有32人是中國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有8位是“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怎麽能隨便就將這些樓拆掉呢?在國外,最有文化歷史意義的老房子會保留起來,也許有新住房,但他們會在房子前鑲一個銘牌:誰的故居。我們也可以采取這種辦法嘛!”

臨走時,她簽名送我一本書:《中關村科學城的興起(1953~1966)》。

中關村北區正在經歷新一輪的改造。李佩的夢能實現嗎?一切尚未可知。

故居的保存、維護、管理運行等,是需要相當的成本,我記起了曾經在美國參觀過的愛因斯坦故居、海明威故居,以及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參觀過的船長故居。

愛因斯坦故居位於普林斯頓大學內,是一幢建於1870~1880年間的獨幢白色木質小樓。愛因斯坦1933年10月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工作,1935年8月買下這個花園小樓,他和家人一直住在這裡,直到1955年逝世,他立遺囑:這所房子不用於紀念,“對我最好的紀念,就是保持房屋原來的用途——供人居住”。但這幢房子在愛因斯坦逝世後被注冊為美國歷史名勝,1976年被指定為美國國家歷史性標誌建築。2011年8月的一天,我和家人來到普林斯頓大學愛因斯坦故居,現在房屋有新主人,花園鐵柵大門中間有一個小小的銘牌,上面寫著私人住宅(Private Resident)。

海明威故居位於佛羅裡達西礁島(Key West),建於1851年。從1929年起,海明威和第二任妻子帕琳(Paulin)住在這裡,1931年,帕琳的叔叔買下這幢房子的房產送給他們。帕琳一直住在這裡,直到1951年去世;海明威在這裡隻住了7年,在這裡完成了不朽名著《老人與海》。他1961年去世時後,房子出售給本地的女商人迪克遜太太。迪克遜太太是海明威的崇拜者,在這裡住了三年後,她搬離主樓並將之開辦為海明威故居。如今海明威故居對公眾開放,靠出售門票和捐贈運行。2013年聖誕節,我和家人在海明威故居參觀了大半天,在他的客廳、餐廳、廚房、臥室、書房、花園、游泳池……流連忘返。

2005年4月,應澳大利亞外交部邀請,我作為“國際科學記者澳大利亞訪問團”成員訪問澳大利亞兩周。在墨爾本開會期間,我專程到市中心的菲茨羅伊公園,參觀“庫克船長小屋”。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是澳大利亞新大陸的發現者,他1774年4月29日乘坐“奮進”號進行金星觀察,從澳大利亞東海岸的植物灣登陸,宣布澳大利亞東海岸為英國王室所有。為了紀念庫克船長,澳大利亞人將庫克船長遠在英國郡的父母住處——庫克船長小屋,從每一塊牆磚、木門或所有家具,原封不動地搬到墨爾本菲茨羅伊公園重建,由市政府管理,免費向公眾開放。

寫這篇文章時,我不止一次想起65年前,李佩和郭永懷在綺色佳的第一個家。它建於1870年,經年的維修和內部更新改造,使這幢維多利亞風格的小樓得以保值增值,2006年,它的市場格為30萬美元,2010年為36萬美元。

Ithaca——綺色佳的名字來自希臘語。在偉大的荷馬史詩《奧德賽》中,Ithaca是英雄奧德修斯的故鄉。奧德修斯用“木馬計”攻克特洛伊城後,歷盡劫難,最終回到故鄉Ithaca,與妻兒團聚。在西方文化中,奧德修斯回到故鄉的歷史,也是磨煉人生回歸心靈故鄉的歷程。

遙想三幢“特樓”,我仿佛看見李佩的夢想實現了:改造後的中關村北區,林立的高級住宅樓中央,靜靜佇立著三幢灰磚黑瓦大理石雕花陽台朱紅色木窗格的小樓,它們是中國科學院的博物館,也是共和國科學巨匠們的精神高地。

魂兮歸來!

本文經李偉格女士並轉鄭哲敏、談慶明、李家春、戴世強、鄭哲敏、陳允明、王克仁等諸位先生審閱。劉志峰從北京寄來《高山仰止大愛無疆——我們心目中的郭永懷和李佩先生》,致以最衷心的感謝。本文作者文責自負。

參考資料:

《郭永懷先生誕辰九十周年紀念文集》天氣出版社

《郭永懷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蔡恆勝柳懷祖 等著 《中關村回憶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胡亞東鄭哲敏 嚴陸光等 口述 楊小林 訪問整理 《中關村科學城的興起 (1953-1966)》 湖南教育出版社

王德祿杜開昔訪問 王德祿 程宏等 整理 《1950年代歸國留美科學家訪談》 湖南教育出版社

《錢學森手稿》山西教育出版社

王元著《華羅庚》(修訂版)江西教育出版社

Iris Chang Thread of the Silkworm Basic Books

王丹紅《李佩 在平凡中傳奇》 原臷於2003年3月10日 《科學時報》

李家春主編 《高山仰止 大愛無疆---我們心目中的郭永懷和李佩先生》 科學出版社

製版編輯 | 皮皮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