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光豬圈健身預測:90%健身房掙扎在盈虧平衡點或者死掉

根據行業數據報告以及推算,健身行業目前有場館約5萬家。

有大大小小的健身房品牌,有各種工作室,有新型的智能健身房,健身場館品牌看起來多到眼花繚亂。

實際上健身房將分化為無外乎四種類型。



第一類:極致豪華的高端場館


北京世貿天階有一家佔地兩層樓、面積達5000平米、可容納500人同時鍛煉的健身房,它的名字叫奧美氧艙(OXYGYM)。


這樣的面積在北京高端健身房中也是數一數二。除了配備泰諾健這樣的高端設備,奧美氧艙的特色配備了一套具有發明專利的氧氣噴射系統,目的是提高健身房的空氣品質,增加含氧量。高端路線的奧美氧艙,年卡價格達16800元。

黃金時代健身雲畔會所


另外一個非一線城市的高端健身房例子——鄭州黃金時代健身雲畔會所。其位於鄭州市285米高樓之處,5部電梯直達,3000平米面積,包含健身區、咖啡廳、泳池、主題 操廳、SPA美容美體、書吧、天台區、室外靜吧、商務洽談區、VIP接待室等多個區域,它不僅定位健身,更是商務、休閑時尚之所。進口頂尖健身設備、恆溫泳池、寬闊豪華的太空……除了一流的硬體,軟體上也要求服務人員極為規範、專業。體驗確實做到了極致。價格同樣不菲,商務年卡23800元。

這樣高端豪華的健身場館,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服務,確實令人印象深刻,交口稱讚。

在國內,自然也不乏其他定位高端、年費過萬的健身場館。這些場館或「豪華奢侈」,或個性酷炫,令人矚目。更令人羨慕的是,1萬+元的年卡,600~1000+元一節的私教課,銷售給高端精準人群,單店平均月營收可超過百萬。


高端會所自是令人炫目,但在光環背後投資者要掂量一下自己是否可以「欲帶皇冠,必承其重」。


首先是投入。奧美氧艙對外公布過其投資,耗資達兩千萬。其他定位高端人群的場館,投資額均在1000萬元以上。


其次是運營能力。面積、環境、設備等等硬體只是基礎,重要的是需要有一套專業的體系可以把公司級的門市運作管理起來,或是提供一套獨特的、個性化的內容,用相匹配的服務體驗撐起高端的定位。


暫且不論這類商業模式的擴張難度,受限於極高的選址、閱聽人要求,人力與內容的可複製性。這樣的生意本身已屬於實力雄厚的精英群體。


所以說,這樣的高端生意當然很好,但是市場裡不會多。鄭州只有一個黃金時代,北京可以有多個高端品牌,但一定集中在CBD高端商圈或者高端住宅區。


第二類:三種形態的連鎖健身房


市場最為主流的自然是連鎖類健身俱樂部。隨著時代發展,連鎖類也出現了不同的分項——全國連鎖、區域連鎖,以及新興的小型智能化健身房。


全國連鎖與區域連鎖不同是前者憑藉強勁的品牌、資金、資源實力,以區域為發力點而後布局全國市場,而後者在地方盤踞。這兩類都屬於傳統健身房,面積通常較大(上千平米)、年卡製,有專業的銷售隊伍。


傳統健身房有其顯著優勢。首先,他們經營時間久,有良好的品牌積澱,如全國性的威爾士、金吉鳥、一兆韋德、古德菲力等,都有10年以上的品牌歷史,百家門市的規模,市場佔有位於行業前列,消費者認知也比較高。消費者選擇時,大型連鎖的老牌俱樂部,還是有一定的品牌優勢。


另外,傳統健身房尤其是一線品牌,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健身房管理體系,團隊銷售能力強,教練團隊服務意識好,這些方式方法於每一個新型健身房都有借鑒意義。


另外一些區域性的傳統俱樂部,例如浙江地區的美日健身,成都地區的傳奇健身,還有我們的合作夥伴太原中體倍力,在當地經營時間長、健身房數量多,無疑是地方強勢品牌。


金吉鳥健身


但傳統俱樂部普遍遇到了發展瓶頸。

其發展過程中最大痛點在於年預付費導致的管理難度大、不盈利。在年付費面前消費者是猶豫的,決策成本高,這就使得健身房需要搭建龐大的銷售團隊來賣卡。消費者買了年卡後,總有吃虧心理,從而健身房需要另外配備客服團隊去解決售後問題。龐大的團隊架構導致人力成本高,健身房經營者為支付團隊工資而入不敷出的經營狀況時有發生。同時,龐大的團隊架構也間接增加了運營者的人才管理難度,招人、留人都是問題。


另外,在大魚吃小魚的快速競爭年代,區域性品牌也面臨被吞併。今年1月31日 金吉鳥健身宣布全資併購浙江美日健身,美日健身旗下四個品牌的50個店面,全部歸在金吉鳥麾下。這是中國健身行業史上迄今為止最大的一起併購案。也是一個區域長官品牌的消失。


為了治癒傳統俱樂部的痛點,也為了佔領傳統俱樂部無力顧及的新增市場份額,新型的連鎖場館開始興起,典型代表是小型智能化連鎖健身房光豬圈健身。這類健身房面積小,300~500平米,能夠開進社區、辦公大樓等便利的地方,目標是覆蓋人們健身的「最後一公里」。另外,此類除此類健身房開始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將健身場館做智能化更新,能夠幫助健身房經營者實現輕量化管理,同時使會員體驗到了更好玩的健身房。


光豬圈健身


拿光豬圈單店舉例。一家300平米的單店投資額80萬左右,每月運營成本11萬左右,銷售額做到20~30萬元。輕鬆實現取得正利潤。單店投資不到一年收回。光豬圈提供了一種門檻較低、管理輕量化、風險更小的投資模式。


小型互聯網化的健身房還包括樂刻等代表品牌。這類健身房發展速度是最快的。光豬圈、樂刻均在不到3年的時間,就發展出了200多家門市。


第三類:私教創業的健身工作室


健身工作室主要是指教練們出來開的那類健身場館,大多200平米左右,基本不配備健身設備,以私教項目為主。此類健身場館優勢在於教練的專業度高。


有的人混淆了私教健身工作室與小型健身房,其實二者除了面積都比較小,有著本質區別。


健身工作室對於經營者兼教練的個人能力要求非常高,既要有專業的授課能力,又要有豐富的拉新辦法、維繫老客戶實現口碑相傳的能力。然而工作室天然有拉新劣勢,一節課500元、10節課打包售賣,以打包課程為產品的消費門檻太高。


因此健身工作室的創業看起來投入小,其實門檻很高。創始人要有極強的管理能力、行銷能力,讓工作室持續造血生存下去。這樣的創業者,大概僅佔5%。


除了個人,也有已經形成連鎖效應的品牌工作室。如中田健身工作室,目前已於全國落地150家店。以教練培訓起家的OneFit也在業內名聲響亮,目前已在上海、成都、武漢、泰州有8家店面。

第四類:特色化的專項健身場館


最後說到特色化健身場館,這是目前市場上另一種場館類型,代表場館如CrossFit、超級猩猩、跑步貓,以及一些單車館、搏擊館等。它的特點是鍛鍊形式或者內容專一,有自己的特色。專項特色場館的閱聽人更細分、更小眾。這類場館的核心是教練與課程。如果標準化輸出,是其經營擴張的關鍵。


超級猩猩


比起開私教工作室,加入到特色場館品牌體系中,代價較高。以CrossFit為例,CrossFit是一個健身項目,也是一家健身公司。如果其他健身場館欲獲得CrossFit的品牌授權,使用其品牌或訓練方法,需要繳納認證費用,約3000美金;還需要獲得CrossFit教練認證,約1000美金,合計下來,不是一筆小費用。


剩下還有90%場館,正在苦苦掙扎


以上談了這麼多,實際上這些類型的場館加起來僅也不超過5000家,僅佔市場的10%。

剩下的90%健身場館大致分為兩類:


一類是與沒有形成連鎖的傳統健身房,面積上千平米,運營成本高,環境一般、器械普通甚至破舊,服務一般、體驗不怎麼樣,品牌沒有特色,不盈利!


另一類是那些「安靜的美男子」工作室,也就是前面說到的5%之外的工作室。一般是教練員積累了一定經驗、資源,帶了些會員流量創業,在小區找一間不起眼的屋子,環境一般。自己擅長教課,其他能力太弱,拉不來會員、拉不來教練,自媒體做不好,自己的口碑永遠宣傳不出去。幾個月後可能就關門歇業。


為什麼這90%沒有做歸類?因為在健身市場的大勢之下,這90%場館要麼從上面四種中做出選擇進行轉型,要麼只能苦苦掙扎,最後「死掉」。這就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轉,一切只是時間的問題。


所以對於還在掙扎的場館經營者,建議儘快選擇站隊,快速轉型。


最後我們預測,新興的小型、智能化的場館未來會極速發展,成為絕對主流。原因有三:


一是健身人群迅速增加,健身人群年輕化對環境要求沒那麼高,成本低好複製,互聯網化拉新手段解決客流相對容易。如果選址沒有大問題,能執行好總部的各項行銷推廣策略,可以比較快速擴張複製。


二是主流消費趨勢使然,月卡製、移動互聯網體驗、年輕化、社交化、講究調性,傳統俱樂部已無法滿足,新型俱樂部則更好地契合;


三是陷入困境的健身工作室、傳統俱樂部,在看見趨勢的情況下會選擇轉型,加以互聯網化改造、優化成本結構、提高運營效率、增強拉新能力,成為互聯網智能化健身房,是最普遍、最恰當的選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