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以中醫培養村醫 提升基層醫療「兜底」能力

導讀:對於人才從不會嫌多,基層醫療同樣,對於基層醫療人才的培養政協委員提議:著力中醫培養村醫!

19日,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安龍做客新華網2018全國兩會特別訪談。徐安龍談到,作為一個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既要培養頂尖的創新人才,也要培養基礎性人才、「兜底」人才。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安龍

以下為訪談主要內容:

新華網:您怎麼看待分級診療的話題,這個比較熱門的議題。

徐安龍:在西方發達國家是實行分級診療的,他們普通病患先是從社區,然後到地區中心醫院,再到比較優秀的專科醫院,分幾個層次的分級診療。我們在實施分級診療過程當中遇到一些難題,主要是我們的基層醫生「兜底」的能力不夠,就是底線不夠高,HOLD不住。優秀的全科醫生不願意到縣級,更不願意去農村。從這個角度來講,基層的兜底能力不足,你跟病人講不出來所以然,病人就沒有信心去。一個很簡單的感冒都去協和醫院,那些名醫沒有精力研究大的難病,天天應付這些小感冒。病人們說我排了那麼長的隊幾分鐘就開了一個方子,心裡不舒服,沒有把醫療的服務和醫療的資源按照需求合理對接好。

新華網:中醫有沒有完成「兜底」的工作呢?

徐安龍:我覺得中醫有這個可能性。因為中醫在培養醫生的時候就是以全科的方向來培養的,基本不講專科,因為中醫是從整體看病。所以我覺得從這個角度來講,中醫具有這個可能性。我在兩會提了一個「兜底」的提案,就是在中國的農村建立鄉村中醫中心,通過鄉村中醫中心來培訓村醫。通過各種教育體系,包括北京中醫藥大學體系,把村醫快速培養出來,讓他們掌握一些基本的醫療技能。中醫的一個特色——「簡、便、廉、驗」。我們可以就地取材,用簡單的方法解決很多問題,特別是在邊遠山區等等,就可能解決一些簡單的疾病。這是我講的一個兜底的服務。作為一個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既要培養頂尖的創新人才,也要培養基礎性人才,也就是我說的「兜底」人才。我們在陝西銅川、山東棗莊和當地衛計委合作,培養村醫。

徐安龍談到,作為一個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既要培養頂尖的創新人才,也要培養基礎性人才、「兜底」人才。

基層人才匱乏

徐安龍:分級診療過程當中遇到一些難題,主要是基層醫生「兜底」的能力不夠,優秀的全科醫生不願意到縣級,更不願意去農村。

基層醫改的強基層,使基層醫生的生存狀態逐漸零落,特別是堅守農村的網底守門人村醫

在一體化的醫改大潮下,年過六十歲並享譽一方的老村醫被強製退養;

許多年富力壯的村醫忍受不住公衛的窘迫及經費的多磨,紛紛改行出走;存下的,還在苦苦艱守的也在該去該留的十字路口徘徊!

本來一個行政村不會少於一名專職村醫,而現在的農村村醫,三四個村莊,也難覓到一位村醫了。

可見基層醫改十年,把蓬勃發展、紅紅火火的農村村醫隊伍都改得日見衰弱了!

可見基層醫生隊伍缺失如此,怎麼能夠擔負起基層首診的重任呢?

中醫擔當兜底

農村建立鄉村中醫中心,通過鄉村中醫中心來培訓村醫,通過各種教育體系,掌握一些基本的醫療技能。

中醫的一個特色——「簡、便、廉、驗」,就地解決一些簡單的疾病。這就是兜底服務。

中醫藥在農村有著得天獨厚的廣闊市場,應用中醫藥簡易操作,可以就地解決農村患者的極大多數病痛

中醫藥治病不需要或很少需要藉助現代醫學儀器與設備,完全依靠傳統的望聞問切四診手法

憑臨床實踐經驗去施方用藥,並且效果理想,療效確切,費用低廉的優勢。

但是現實是嚴峻的,筆者所在的縣域內,當地縣衛計委在醫改實施後,就要求全縣村醫系統學習中醫適宜技術

並聯繫縣中醫院等部門,組織了多次培訓甚至暫時脫離工作學習了中醫適宜技術。

以期村醫在掌握後,可以應用簡易的中醫適宜技術,在農村為廣大村民提供簡廉驗效的特色服務,可是收效甚微。

因為村醫的主要工作時間被無休止的公衛項目所佔據,村醫對於學習中醫適宜技術

都是趕鴨子上轎,普遍存在學不會、學不精、學不用、學無用的思想認識和現象!

所以我縣村醫學習中醫適宜技術多年及多期,但環顧左右村醫隊伍,鮮有村醫能熟練應用中醫藥技術能夠在農村開展醫療業務,並取得良好的醫譽與口碑!

究其原因,還是基層醫改的方向問題,村醫在農村已經逐漸在放棄醫療而側重於公衛了

學什麼醫療技術都沒有用武之地,故致使中醫藥適宜技術在基層不得力的原因。

故中醫兜底雖是強基層的便利捷徑,但應該先把村醫從繁瑣的公衛中解放出來,給村醫專註於農村一般醫療的時間與太空

那麼村醫才能有動力及精力應用中醫藥為村民祛除病痛、治病救人,擔負起分級診療中的基層首診重任!

本文為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轉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