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三板16家期貨公司業績懸殊 海航期貨淨利潤銳減1017%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陳姍截至4月底,掛牌新三板的16家期貨公司年報均已披露完畢。“幾家歡喜幾家愁”的複雜局面,就此上演了。

據經濟觀察報記者統計,渤海期貨、創元期貨、廣州期貨、華龍期貨、先融期貨、永安期貨、長江期貨7家公司實現淨利增長。其中,永安期貨淨利潤實現了連續7年正增長,以159億元營收、8.89億元淨利穩坐2018年行業頭把交椅,佔全行業淨利潤的比例達68.44%。

而其余9家公司2018年出現不同程度的業績下滑,海航期貨虧損0.74億元,慘遭淨利銳減1017.35%的“暴擊”。16家公司業績表現懸殊,營收首尾相差150億元,淨利相差逾9億元。

期貨公司發展“強者恆強”的特點依舊明顯,大型期貨公司業績表現相對穩定,而中小型期貨公司的日子並不好過。在去杠杆和經濟整體下行背景下,2018年期貨行業遭遇較大衝擊,行業利潤下滑嚴重。

據中國期貨業協會此前公布的數據,2018年期貨營業收入相比2017年下降4.72%,整體淨利潤相比2017年79.45億元減少83.65%,全行業一年僅賺12.99億元。

增收不增利

記者了解到,2017年上海中期以營收100.45億元的成績,成為首家突破百億大關的期貨公司。彼時,海航期貨和永安期貨的營收也逼近百億,分別為97.38億元和96.84億元。

2018年上海中期營收增長17.68%至118.22億元,依舊位列百億營收公司。戲劇性的是,有望在2018年衝擊“百億”的永安期貨和海航期貨卻分道揚鑣。永安期貨一鼓作氣,營收增長64.33%,創造了159.15億元的歷史最好成績,趕超上海中期;而海航期貨營收下降超九成,在行業裡表現“墊底”。從2018年期貨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幅來看,新三板期貨公司中除大越期貨、福能期貨、海航期貨以及金元期貨4家為負以外,大部分較上年出現大幅增長。其中,天風期貨營收同比增長高達722.69%,廣州期貨同比增長401.17%,先融期貨同比增長201.36%。此外,渤海期貨、創元期貨增速均超100%。

記者通過分析年報數據發現,期貨公司營收同比大幅增加主要得益於風險管理子公司的助力。

諸如,天風期貨年報顯示,公司其他業務收入為7.37億元,佔公司總營收的86.64%,同比增長15376.13%。究其原因,主要系風險管理子公司2018年實現風險管理業務收入7.20億元。永安期貨也在年報中披露,全資子公司永安資本2018年營業收入129.62億元,同比增長86.72%,佔據了永安期貨營收總額八成以上。

永安期貨方面對記者表示,公司本期其他業務收入137.48億元,較上期增長80.85%,永安資本等從事現貨業務的子公司貢獻較大。永安資本開展期現、場外衍生品和做市商等多板塊業務,近年來在夯實優勢品種產業基礎之上,加快培育新盈利品種,大力發展場外業務,積極試水境外業務和產融結合,營業收入已連續多年保持了較高增長。

從全行業來看,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已成為一大發展亮點。據公開數據,2018年行業全年業務收入1132.46億元,同比增加34%,排除1家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損失的公司,其余78家公司累計淨利潤7.64億元,其中58家盈利,合計盈利8.77億元。

近年來,我國期貨業大力推進風險管理業務,期現業務發展較快,場外衍生品業務規模增長勢頭迅猛,期貨公司營業收入表現亮眼,但行業淨利潤並沒有同等倍速增長。

例如,2018年實現129.62億營收的永安資本,淨利僅1.42億元;海通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海通資源營收53.49億元,淨利僅0.34億元。

對於期貨公司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億信偉業首席顧問江明德認為,目前來看,風險管理子公司主要還處於打品牌階段,對“量”的要求高於對“質”的要求,叫好不一定叫座。

風險管理業務範圍包括基差貿易、倉單服務、合作套保、場外衍生品業務、做市業務等試點業務,涵蓋期貨上市品種及其產業鏈相關品種的現貨貿易、遠期貨易和期貨交割等。風險管理服務業務為期貨公司提供了新的盈利渠道,並能體現期貨公司差異化服務的水準。

事實上,2018年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營收規模出現大幅增長,但由於業務成本居高不下,導致該項業務對期貨公司的盈利貢獻甚微。此外,曾作為其“增長點”的場外期權業務競爭日趨激烈。在場外期權新規發布後,不少被劃分為場外期權二級交易商的券商紛紛開始探索商品類場外期權業務,使行業費率越來越低、價格越來越透明。

手續費率下滑

雖說2018年期貨公司營業收入表現亮眼,但其實真正賺錢的公司卻在少數,新三板期貨公司普遍面臨淨利潤下滑的困境。

從統計數據來看,上述16家公司除了永安期貨、海通期貨、渤海期貨三家淨利潤超過1億以外,其他公司淨利潤普遍微薄且差距較大。

海 航 期 貨 淨 利 同 比 減 少1017.35%,全年虧損0.74億。緊隨其後,天風期貨淨利同比減少201.67%,混沌天成減少197.94%,金元期貨減少60.57%,大越期貨、福能期貨、邁科期貨、上海中期、海通期貨均出現一定下滑。

江明德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期貨公司整體狀況分析,傳統經紀業務依舊是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而目前同質化競爭是期貨公司面臨的現實環境,手續費競爭短期難以有效抑製,這就形成了有收入無利潤或者微利潤的現狀。

期貨經紀業務主要包括代理客戶的經紀業務和代理客戶的結算業務,是期貨公司最基本的一項業務。公司期貨經紀業務收入主要包含三方面:交易手續費、交割手續費和交易所手續費返還或減收。

目前,已經有一批優秀期貨公司的創新業務實現了“開花結果”,擺脫了依靠手續費生存的窘境。但仍有一些期貨公司的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佔據著營收的半壁江山。從數據來看,大越期貨、福能期貨、金元期貨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佔營收比重依舊超過了50%。

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手續費率呈逐漸下降態勢,期貨經紀業務面臨著競爭風險以及盈利能力下降風險,尤其對於以經紀業務收入為主的期貨公司,已經到了瓶頸期。

據記者統計,12家新三板期貨公司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出現下滑,福能期貨手續費收入下滑43.40%,海航期貨下滑35.03%,金元期貨下滑32.58%。據中期協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149家期貨公司累計手續費收入132.41億元,同比減少9.25%。

一位期貨公司經紀業務部人士對記者表示,2018年期貨公司傳統業務收入下滑,主要受到了三方面的衝擊。一是由於國內資金利率的降低,期貨公司利息收入大減,而保證金利息收入是期貨公司收入的重要來源;二是由於信息越來越透明以及行業競爭愈演愈烈,公司向客戶收取的手續費普遍不高,中大資金一般都會要求返還,對於單一通道業務的經紀業務來說,收入在逐漸下降;三是部分期貨公司仍依賴交易所傭金返還,斷奶難,發育慢。2018年交易所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返還比例,這些公司的利潤顯得更加微薄。

如何破局?

正如永安期貨方面對記者所言,大多數期貨公司主要盈利來源目前仍是以傳統的經紀業務為主,同質化競爭嚴重,資本金不強,仍面臨著“靠天吃飯”的困擾。受市場利率走低、經紀傭金持續下降等影響,淨利潤下滑的困境仍將在一定時期內考驗期貨公司的經營能力水準。

隨著金融市場對外擴大開放和場內外市場加速發展,雖然期貨市場規模在擴大,但期貨公司的生存環境逐漸惡劣,尤其是過於依賴傳統經紀業務、沒有創新能力的公司,生存的夾縫將被越壓越小。

江明德表示,期貨公司整體發展不均衡,主要利潤來源均集中於頭部期貨公司,這其實也是期貨公司金融供給側改革的一個背景要求。

他認為,期貨行業要提高業績,佔好金融市場的一席之地,首先必須進行一場供給側改革,從數量上進行“瘦身”,從質量上培育“頭部”公司;其次,期貨公司轉型應包括業務發展模式的轉型,即便是經紀業務,也有如何提高服務質量,增強業務附加值的精細化運行過程要求,比如保險+期貨,比如銀、企、期三方的合作等等;再次,政策引導期貨公司定位的轉型,可以有傳統的經紀商,也可以有專業的技術(通道)提供者抑或期貨投資基金、行業產品研究中心等;最後,修煉內功。期貨市場的功能在於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何種發展模式均必須追尋市場本源。期貨業務的核心在於對產品價格趨勢的研判和交易,並以此為基礎設計風險管理方案,滿足不同投資者需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