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五月被視為惡日?那些古老的信仰與禁忌你知道多少

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指與有形的、物質的文化遺產相對應的那部分文化遺產,包括傳統的口頭文化和行為文化。民間信仰是在廣大民眾中自發產生並自然傳播的神靈與神物崇拜,它寄託著廣大民眾對平安、幸福生活的祈求、期望和追求,並以口頭或行為的形式廣泛地存在於各種民俗事象之中,不僅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諸多非物質文化事象形成的生命之源和賴以生存的土壤。

要有效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必須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間信仰的關係,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破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密碼,從其生命的源頭上去思考保護的措施和政策。

一、民間信仰與傳統節日民俗

我國傳統節日民俗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傳統節日幾乎都與民間信仰有關。有些節日直接起源於民間信仰中的祭祀活動,更多的節日則在傳承過程中逐漸融合了包含信仰觀念的民俗活動,節日的禁忌習俗也無不來源於日常生活中的信仰,節日的組織活動往往要仰仗地方的民間藝人,而這些藝人在過去不少是巫師一類人物。古老的民間信仰構成了中國傳統節日形成與傳承的獨特的文化生態,所以,保護傳統節日,實際上也存在著合理保護傳統民間信仰的問題。

先秦的祭祀活動是中國傳統節日的源頭之一。最原始的祭祀為歲時祭祀,是隨著季節的推移和物候的轉換而舉行的與生產、生活相關的祭祀活動。這些歲時祭祀經過漫長的演變,內容由簡單到複雜,時間也由原來的季節範圍演變為固定的日期,這樣便形成了節日的雛形。

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的祭祀活動是春祈秋報。春祈是在春耕生產開始之際祈求神靈保佑農業生產豐收的祭祀活動。《夏小正》載:「初歲祭耒。」耒是一種耕地的農具。夏代在春耕前要舉行祭祀農具祈求豐年的活動。《尚書?舜典》載;「月正元日,舜格於文祖。」所記為舜帝在正月祭祀先王祖先的活動,這種祭祀在春天舉行,也與農業豐產相關。《左傳》襄公七年載:「夫郊祀後稷,以祈農事也。是故啟蟄而郊,郊而後耕。」統治者在春耕之前都要在郊外舉行祭祀稷神祈求農業豐收的活動。

這類祭祀活動不僅構成了春節的基礎形態,而且直接演化為二月的春社節。後世春節祈年求豐的民俗活動,春社祭祀土地神祈求農作物生長與人口繁衍的活動,都無不與早期的春祈求年祭祀有關。秋報是指秋季收穫農作物前後舉行的酬謝神靈的祭祀活動。《禮記?月令》記秋季酬神祭祀活動:孟秋之月,「是月也,農乃登谷,天子嘗新,先薦寢廟」;仲秋之月,「天子乃難,以達秋氣。以犬嘗麻,先薦寢廟」;季秋之月,「是月也,天子乃以犬嘗稻,先薦寢廟」。在秋季舉行的酬神祭祀主要是「嘗」和「薦」,表示在收穫每一種農作物時,要將其中的一部分或其它東西拿來獻給各種穀神和其他神靈,以示感謝。天子「以犬嘗稻」、「以犬嘗麻」,就是用犬去向稻神和麻神表示酬謝。

這種古老的祭祀習俗至今仍存在於我國的一些少數民族之中。如阿昌族的嘗新節、白族的果子節就屬於此類習俗的遺存。這種秋天的酬神祭祀活動,也直接影響了春節和臘八節的形成,春節慶豐收祈求年年有餘的民俗事象,臘八節熬臘八粥酬神活動,都是由秋祈祭祀活動演化而來。

我國少數民族至今還保留著不少祭祀各種神靈的節日,如雲南彝族祭祀老虎的跳虎節(跳豹子)和青海土族的跳於菟(古羌語:虎),廣西河池等地區的壯族祭祀青蛙的青蛙節,四川岷江兩岸羌族祭祀山神的祭山會,土家族等民族祭祀牛神的牛王節等。這些節日保留了原始的風貌,清楚地顯示出中國相當大一部分節日與早期祭祀活動的同源關係。

一些節日起源於民間信仰觀念,更多的節日則在漫長的傳承發展過程中不同程度地融入了民間信仰的文化因子。端午、重陽、七夕等節日都是在某種信仰觀念的基礎上產生的。

端午節的一系列活動,如手臂系五色絲,門懸艾草或昌蒲,飲昌蒲、雄黃或硃砂酒,門上貼五毒圖,競渡,吃角黍(今粽子)等,都具有辟邪的功能。端午節之所以形成眾多的辟邪習俗,是因為至遲在先秦時期,民間已經產生併流傳五月為惡月,五月五日為惡日、死亡之日的信仰觀念。《風俗通》佚文載:「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又載:「俗說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禿頭。」

五月之所以被視為惡日,可能與這個季節多生疾病有關。陰曆五月,開始進入一年最熱的季節,也是蛇、蠍、蜈蚣等害蟲進入生命旺盛的季節,各類病菌、病毒也開始大量繁衍,進入五月,就進入了疫病多發季節,人們極易受到毒蟲與病毒的侵害。人們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將其歸咎於季節、月份與日子。由於五月五日在民間很早就被視為惡日,所以逐漸產生了一系列驅邪習俗並形成節日。

同時也由於五月五日被視為惡日,歷史上含冤而死的著名人物,也多有被說成是死於五月五日的。屈原、曹蛾之父、伍子胥、介子推等都被說成是死於五月五日,於是,在辟邪習俗基礎上逐漸形成的端午節,又附會上了紀念屈原、曹蛾、伍子胥、介子推的說法,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因為能夠表達人們的愛國情懷,所以影響最為廣泛,流傳最為久遠。事實上端午節紀念屈原的說法,也來自原始信仰。

重陽節形成於古代的數字信仰。九在古人的信仰觀念中為陽數,所以九月九稱為重陽,又稱為重九。九在陽數中是最大的數,所以在古人的心目中象徵著至高至大,象徵著長久,並由此而形成了在九月九飲菊花酒、喝菊花茶、登高祈求長壽的習俗。九為極數,在象徵至高至大與長久的同時,也隱含有終極之意,表示生命的終結,所以在登高祈求長壽習俗的基礎上又衍生出了辟邪免災的習俗,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等都有辟邪免災的意思。

七夕則源於有關牽牛、織女星宿信仰的傳說,是星宿信仰衍生出的節日。中國的大年節素來追求吉祥,講究許多禁忌,忌諱做某些被認為不吉利的事或說某些被認為不吉利的話。最重大的節日春節,歷來為中國人所看重,因為人們認為春節為一年的歲頭,關係到一年的運氣,其禁忌也就特別多。如「除夕不空鍋」,就是說,除夕夜裡做的飯要連續管幾天,這實際上有一種巫術的成分在裡面,表示過去一年的糧食能吃到新的一年,意為年年有餘,以表達人們對來年生活富裕的祈求與期盼。

大年三十守歲有所謂「年夜守歲不熄燈」的禁忌。一家人圍著火爐,一直守到元旦天明,認為此舉能獲得長壽。伴著守歲的燈要長明,是因為「長明」與「長命」諧音,點長明燈有祈求全家老少健康長壽的意義。大年初一,有所謂「年初一,不殺雞」的禁忌。不殺雞,是因為雞與「吉」諧音,過大年尤其講究吉利。認為殺了雞,就破除了吉利。大年初一還有所謂「年初一,不吃稀」的禁忌。

這種禁忌包含了幾方面的意義:一是說大年初一,吃了稀飯,這一年當中外出旅行必然碰到下雨。二是說「稀」意味著「薄」,年初一吃了稀飯,暗含這一年收入薄。此外,其他的節日也有跟節日主題相關的禁忌。如「寒食不舉火」,意為只能吃熟食;「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意為清明戴柳樹枝能使人長壽,不戴則早衰。 「五月五不上屋」,即在五月五日不能蓋房;八月十五祭月神,臘月二十三祭灶神,有所謂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禁忌,是因為月神為女神,灶神為男神。凡此種種禁忌習俗構成中國傳統節日習俗的重要內容。

毋庸諱言,傳統民間信仰是中國傳統節日形成與傳承的重要的文化背景,因此,傳統民間信仰的消長,在某種程度上會自然影響傳統節日的盛衰。中國傳統節日在現代社會的逐漸淡化,逐漸失去其豐富的內容,蒸發掉滋潤其軀體的水分,與民間信仰的漸趨式微不無關係。但是,我們並不能因此就要阻止現代化的進程,倡導和保護迷信,以喪失社會的進步為代價來保護傳統節日。

而是要認識到,已經成型的中國傳統節日,是在那樣一種文化背景中自然生長、自然傳承的文化事象,當其與生於斯長於斯的文化背景處於半脫離狀態的時候,我們就不能僅僅依靠其自然傳承來維繫其蓬勃的生機,而是要加上人為的因素,用行政的手段來促成其繁榮發展。

另外,還要正確區分民間信仰中的糟粕與精華,對那些迷信、愚昧、背離科學、危害社會的成分必須堅決抵製,對那些只是屬於生活習慣的節日信仰習俗,則要根據具體情況實行不同程度的保護。

二、民間信仰與民間藝術

民間藝術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所說的民間藝術主要是指通過人的形體、行為來展示的那部分藝術,離開了人,這種藝術就不能得到完整的展示、演示和保存,如民間音樂、舞蹈、戲劇、曲藝、雜技等表演藝術都屬此類。

民間藝術由於其行為性和瀕危性而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對象。傳統民間藝術有相當大一部分都植根於傳統民間信仰的土壤,或是源於祭祀神靈的儀式,或是古老神話的演繹,或是從祈福驅邪的巫術中脫胎而出。正確對待民間藝術中的信仰問題,也是保護這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民間信仰的祭祀儀式是民間舞蹈或民間戲劇的重要源頭之一。迄今見於記載的中國最早的民間藝術當是歌、樂、舞合一的祭祀儀式,可以視為早期的民間舞蹈與戲劇。如《呂氏春秋?古樂篇》所記《葛天氏之樂》:「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一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穀』,五曰『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投足而歌,猶如舞蹈而歌,從所歌內容來看,此舞實為祭祀各種神靈的儀式。

直到近現代,在我國南方各民族還廣泛存在各種來自祭祀儀式的古老舞樂與戲劇。廣西壯族有師公戲,由巫師主持,眾人載歌載舞,用於紀念花婆誕辰。花婆是壯族主宰生育與健康的女神,祭祀於夏曆每年的二月初二舉行。分大祭與小祭,小祭是家庭的活動,年年舉行。大祭則每隔數年由全寨集體舉行。生活在武陵山區的土家族至今仍保留多種祭祀歌舞戲劇,如跳喪舞、擺手舞、毛古斯等。侗族有大型樂舞《蘆笙舞》,也是一種祭祀性的表演。過去多用於祭祀場合,現在則主要用於節日慶典。佘族以盤瓠為遠古祖先,有祭祀盤瓠的《祭祖舞》,將盤瓠神話傳說繪製成40餘幅連環祖圖,祭祀時懸掛起來,祭祀者在其下舞蹈講唱。

類似的祭祖樂舞在佘族一直盛傳不衰。我國北方民族也保留著不少源於祭祀活動的民間舞蹈與戲劇。如滿族的跳家神,即源於薩滿教的祭祀儀式,藏族的藏戲則源於本教與佛教的祭祀儀式。這類祭祀性、儀式性的戲劇與舞蹈在各民族民間戲劇舞蹈中佔據著主體的地位。它們與民間的各種祭祀活動相伴相隨,離開了祭祀,這類戲劇舞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空間。

民間不少戲劇舞蹈是古老神話的遺存物,而神話本身就可視為民間信仰的載體,因此,民間信仰仍是這些戲劇舞蹈的命脈之所在。馬克思說:「一切神話都是在想像中和通過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神話所蘊涵的是先民對自然與自然力的崇拜,然而其所表現的自然崇拜不僅通過口碑來表現,而且通過實際的儀式來表現,這就形成了塑造神靈形象、表現神靈故事的戲劇舞蹈。如蚩尤戲,就是來自黃帝戰蚩尤神話。此外,廣西壯族的「芒蒿」戲,廣西瑤族的「做盤王」等也都與遠古神話有著血脈聯繫。

在巫術中脫胎而出的民間藝術,首推儺舞、儺戲了。在西南地區,由於巫文化仍有一定生存空間,所以儺舞、儺戲仍有傳承。最早產生於我國中原地區的儺,是一種以假面巫術驅鬼逐疫的儀式。在這種驅鬼逐疫的儀式中,由於要藉助各方神靈的力量,所以必然有祭神娛神的內容,即包含原始的歌、樂、舞合一的祭祀儀式。後來儺作為一種原始的祭儀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包含儺祭、儺舞和儺戲的文化體系,並最終存活於西南民族地區。西南民族的儺舞、儺戲雖然具備了相對獨立、完整的藝術形式,但因脫胎於巫術活動,所以至今與巫術的血脈不斷。其演出活動仍是巫術的組成部分。以土家族的儺戲為例,儺戲的演出一般是為了酬謝神靈,其演出場所也必是祭祀神靈之地。可見,儺舞、儺戲的演出,始終是與巫術活動分不開的。

民間藝術,特別是民間歌舞戲劇,大多植根於民間信仰的文化土壤,其自然的傳承方式也多與民間信仰有關。民間歌舞戲劇的演出多是依託於祭祖、祭神祈福、廟會等民間信仰活動,如果這些民間信仰活動一旦完全消失,而新的民間傳承機制又沒有發育成熟,民間歌舞戲劇的失傳就可想而知了。

三、民間信仰與人生禮俗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另一組成部分是人生禮俗,包括結婚、誕生、成年、生日、喪葬等禮俗。傳統的人生禮俗由於總是寄寓著人們對於幸福、長壽、平安等的祈求,所以必然融入民間信仰的成分。實際上,隨著人們觀念的變化,民間信仰的演變和逐漸淡化,這一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結婚是人的「終身大事」,極為人們所看重,各民族的婚姻禮俗隆重而豐富。這些婚禮習俗大都表現了兩大主題:祝福與辟邪。祝福又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祝福婚姻美滿,夫妻和諧,健康長壽,白頭偕老。二是祝福多子,特別是多男,以便「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

為了表達這些祝福,人們往往採取祈求的方式,這就形成了各種各樣的以民間信仰為內核的婚禮習俗。如撒帳習俗,當新婚夫婦交拜畢,就床對坐之時,眾婦女便向他們身上拋擲同心金錢、五色彩果,以祝新人早生貴子。如今婚禮中向新人拋撒花粉或彩色紙屑的習俗,應該是由撒帳演化而來。結婚吃紅喜蛋,在廣大鄉村曾經是十分流行的習俗。由於蛋生人神話的影響,蛋(雞蛋或鴨蛋)在人們的心目中是蘊涵神秘力量的生殖物。結婚用蛋,顯然也含有祝多子之意。侗族有「搶紅蛋」的習俗,嫁妝隨新娘送到男方家後就布置新房,當抖開花被時,男女老少都要爭搶放在花被裡的紅蛋。據說:搶到紅喜蛋者,不孕婦女可以生育,老人可以健康長壽,小孩可以健康成長。可見,侗族搶紅蛋習俗,既包含了生殖的信仰,也包含了生長、長壽的信仰。

傳統婚俗的另一主題是辟邪。締結婚姻標誌著一對新人開始了新的人生裡程,為了祈望婚後生活平安幸福,人們往往在婚禮中要舉行辟邪活動。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國各民族產生五花八門的辟邪婚俗。傳統婚俗多用水、火、鏡、箭等來辟邪。用水的婚俗主要是向新娘或花轎、迎親隊伍潑水或噴水。貴州遵義、仁懷、平壩一帶的仡佬族,稱潑水婚儀為「打濕親」。俗信此舉可以驅除邪魔,使新人獲得平安吉祥。火與水一樣,也是婚俗中常用的辟邪物。婚俗中的火有火堆、火把、燭、燈等形式。火堆一般是設在男方家的大門口的。新娘來到男方家門口,要進屋,必須舉行跨火儀式,即從火堆上跨過,或從火盆上跨過。其意義在於通過新娘與火的象徵性接觸,燒掉附在新娘身上的邪魔。火把則是用於迎娶途中的辟邪工具。

湖南曾流行火把迎親的習俗,夜晚,迎娶新娘的花轎回到男方家時,新娘的兄弟要舉著燃燒的火把在轎前作先導,護送新娘到男方家。俗信火把照路,能辟百邪。新婚之夜,洞房內是少不了燈或燭的,不少地方要點到天明。俗信燃至天明的 燈、燭,可以辟除危害婚姻的邪魔,保佑夫婦白頭偕老。

陝西、甘肅等地民眾稱婚禮之夜的燈為「長命燈」,意即此燈能辟除邪惡,使新人無災無病,幸福長壽。長命燈從舉行婚禮當天點燃,到次日日出時熄滅。有的地方甚至要點三天不熄。鏡子也是婚禮中使用得最多的辟邪工具之一。嫁妝物品必有鏡。鏡的婚俗有多種。四川川東、川西一帶,婚典拜堂時,新郎新娘都要在胸前束上銅鏡,以避災禍,稱為「懷鏡」。照鏡是婚禮中常用的巫術儀式。花轎離開娘家或進入婆家時,都要用銅鏡在轎內上下左右照一遍。有的地方還要用銅鏡照新房。更為普遍的習俗是在新房放置鏡子,取驅除邪魔永保夫婦平安之意。弓箭是先民最早發明的武器,由於其能幫助人們征服凶禽猛獸而受到崇拜。傳統婚俗也有用弓箭辟邪。

誕生禮、生日禮、壽禮是相互關聯的幾種人生禮儀。誕生禮是人生的開端禮,一般在新生兒出生後第三天舉行,俗稱「三朝」。此外,在新生兒滿一周歲之前,還要舉行滿月、百日、周歲等禮儀,這些儀式也屬誕生禮範疇。

從形式上劃分,傳統誕生禮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辟邪類,儀式的意義在於辟除附在新生兒身上的邪魔;一種是祈求類,儀式的意義在於祈求新生兒獲得生長的力量,能夠茁壯成長。兩類儀式都有巫術的性質。前者如戴長命鎖習俗。當新生兒滿百日或周歲之時,便舉行誕生儀式,在小孩脖子上掛一種裝飾性很強的鎖,俗信此舉能保護小孩的生命,避免病魔疫鬼侵犯。這種鎖一般要戴到12歲才取掉。後者如「洗三」,是在新生兒出生後第三天所舉行的沐浴儀式。

清代崇彝《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載:「三日洗兒,謂之洗三。」為新生兒洗浴,不僅僅是出於清潔方面的需要,更主要的是為了促使新生兒健康成長。水在原始信仰中是生命之源,具有生殖的力量。水的生殖力量也可視為生長的力量,用水為嬰兒浴身,意義在於為他灌注生長之力,俗信獲得了生命力的嬰兒就能健康成長。與誕生禮相關的是生日禮和壽禮。在一個人的誕生禮之後,每年的誕生日,都要舉行慶祝儀式,稱為過生日。過生日都蘊涵了祝福平安健康的意義,往往舉行一些祈禱儀式,如點生日蠟燭、吃蛋糕等。一般將五十歲以後舉行的生日禮稱作壽禮。儀式的主題是祝老人健康長壽。圍繞這一主題也形成了種種帶有巫術信仰色彩的習俗。壽禮經常用到祝壽圖符,有圖畫的形式,也有雕刻、雕塑的形式。其圖形多為松柏、桃、龜鶴、山崖、海水及各種壽神的組合,也有用古今多體「壽」字構圖的。為老人舉行壽禮時,由兒孫們送壽圖,掛於中堂,配以壽聯,多書「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之類。掛壽圖含有祈禱老人長壽的意思,也是一種包含信仰因素的民俗。此外,祝壽還有點壽燭,喝壽酒、壽湯,吃壽麵、壽糕、壽桃等習俗,這些習俗都是用具有長壽功能的吉祥物來感應被祝壽者,使其獲得長壽的力量,屬於接觸巫術之類。

傳統的葬禮多包含「靈魂不滅」、「靈魂轉世」的信仰觀念,大都有祈願死者再生或轉生的儀式。如洞葬,民俗學稱岩墓葬,即將死者棺木置放於岩洞中的葬法。作為葬穴的天然岩洞、溶洞或人工開鑿的岩洞,多處懸崖峭壁之上。將棺木放於千仞峭壁上的洞穴之中,其耗費人力、物力之大是難以想像的。支配著人們付出如此巨大代價的動機必然是與某種信仰觀念相聯繫著的,因為這種葬式本身並沒有什麼實際價值,只有信仰才能驅使人們去完成如此艱難的工作。又如水葬、天葬、洗骨葬等也都是不同的信仰觀念的產物。

人生不同階段的禮儀,由於體現了不同階段的人生追求,必然借用人們信仰觀念中的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以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必然採用巫術的方法來虛幻地實現人們的追求,這就形成了以民間信仰為底蘊的各種人生禮俗。隨著民間信仰中的相當大一部分迷信向俗信的轉化,人生禮俗的信仰色彩也在漸趨弱化,各種迷信觀念正在逐漸轉化為人們對人生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但是儘管人生禮俗發生了很大變化,卻仍然與民間信仰有著根脈的聯繫。

此外,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包括民間知識,主要是指有關大自然的觀念,農業活動和知識,生態知識與實踐,宇宙觀,預言與神諭,環境保護和實踐,天文和天氣的信仰和實踐等等。這些所謂民間知識有相當大一部分都充滿了神秘的色彩,瀰漫著民間信仰的氣息。這一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說是迷信與經驗並存,巫術與科學交融,真理與謬誤混雜,需要仔細甄別。

總之,我國相當大一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總是與民間信仰的信仰觀念、禁忌、巫術儀式、神話傳說等水乳般交融在一起的,具有濃鬱的信仰色彩。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首先就存在一個正確對待民間信仰的問題:

一方面,對那些有益或無益但無害的民間信仰要加以保護;另一方面,對那些有害的民間信仰則要剔出有害的成分,變有害為無害,促進迷信向俗信的轉變。只有這樣,才能固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之根,保持其生命的鮮活狀態,促進其生命的新陳代謝。

對此,賀學君以妙峰山廟會為例作了很好的說明,妙峰山廟會「保持了獨特的民間信仰,守住了生命之根。妙峰山廟會是因為山頂的碧霞雲君(俗稱娘娘廟)而生成的,娘娘信仰是它的精神之魂,獨特的朝頂進香活動是它的生命(結構)之本。這種信仰和拜神儀式至今依然是整個活動的基礎內容……北京妙峰山廟會活動中,也在花會表演環節打破舊規,大膽吸收一些後起的花會甚至近年新湧起的民眾表演團體(包括秧歌隊、管弦樂隊等)加入,使內容更貼近現實……在新的價值觀的認同中促成民眾新的和諧一致,從而實現傳統的自然蛻變與創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