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日韓三國端午節習俗有何不同?

端午節的發源地在中國,根據圖騰說,最早是一種與龍圖騰相關的祭祀活動,當端午節流傳到朝鮮、日本之後,這一節慶習俗與當地的文化習俗相結合,演變成為具有其本土特色的節日。

中韓

端午節的異同

中韓兩國的端午日期相同(陰歷五月初五);紀念目的相同(祈福攘災);總體紀念對象相同(紀念某一要人),且都有一些地方性祭拜對象;都講求端午的驅災除病祈福性質,如貼符、懸艾、菖蒲浴等。不同之處在於:中國端午有全國普遍祭拜的唯一歷史人物(屈原),而韓國卻沒有全國統一祭拜的歷史人物;中國端午食粽子,韓國端午食艾糕;中國端午賽龍舟,韓國端午賽摔跤、射箭等;中國端午祭神僅為形式,韓國端午祭神為核心。當然,這裡所說的端午習俗,是指當下仍被民眾有效傳承的習俗,所列之異同也只是挑兩國端午最具代表性的方面加以比較。

韓國端午祭時的端午妝,是對中國北方風俗的繼承:“按苑署雜記,燕都自五月一日至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已出嫁之女,亦各歸寧。號是日女兒節。我東與燕中不甚遠,故風俗往往相襲。”這裡所說的《苑署雜記》,是明代沈榜(1540~1597)的一部記載明代風俗民情的作品。而用菖蒲水洗頭、簪艾及蒲根,《冽陽歲時記》指出:“男女總角者采菖蒲煎湯洗沐,取根白四五寸,洗消令淨,朱塗其端,或插或佩。按大戴禮,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宋王沂公端午貼:旋刻菖蒲耍辟邪。其所從來蓋遠矣……放翁重五詩雲:衰甚尤簪艾一枝。”《大戴禮記》為西漢初期儒學家戴德所編,是儒家主要經典,其《夏小正》篇的這一記載成了中國端午辟邪說的重要佐證。這裡所說的“蘭”並非今日之蘭花,從藥效角度來說應指劍蘭,即唐菖蒲,韓國端午妝可謂很好地繼承了中國古俗。此外,《東國歲時記》所記孩童佩葫蘆之俗源自《歲時雜記》,《歲時雜記》為北宋呂元明所著,端午佩葫蘆當是宋代中國習俗,今日在韓國鄉村依然沿襲,有些地區甚至春節、元宵也佩戴。

至於艾糕,《京都雜誌》指出:“按武珪燕北雜誌,遼俗五月五日,渤海廚子進艾糕。此東俗之所沿也。”武珪是北宋鎮州人,曾被契丹擄入遼國,歸宋後作《燕北雜誌》呈於朝廷,詳細記述了遼國人文習俗。渤海國由中國北方的靺鞠族建於698年,705年成為唐朝藩屬,926年為契丹所滅。韓國端午食艾糕之俗與唐朝時正式形成的食粽習俗出現時間相當,可以推斷艾糕可能是受中原文化影響後出現的粽子的變種。

端午祭神可謂朝鮮民族對端午節祭屈原之俗的發展。中國古代,端午節以祭人(屈原)為主,有水的地區或兼祭河伯、龍王,少有官方主持的祭神行為,祭神僅為形式。而朝鮮民族的端午節,祭神為核心內容。其中儒教式的祭祀自然有中國淵源,巫術式的祭祀雖可與中國江南的端午祭龍王儺戲(《清嘉錄》載有蘇州端午出龍巫)作比,但從民族發展史上看,則更多地體現為朝鮮民族的尚巫傳統。李能和的《朝鮮巫俗考》載:“朝鮮民族,古初時代,即有神市,為其教門。天王桓雄,檀君王儉,或為天降之神,或為神格之人矣。古者以巫祭天事神,為人尊敬。故新羅為王者之號(次次雄或雲慈充,方言巫也),句麗有師巫之稱。如是乃至馬韓之天君,粵之舞天,駕洛之褉洛,百濟之蘇塗,夫余之迎鼓,句麗之東盟,無一非壇君神教之遺風余俗。”據此我們可以得知,朝鮮民族的巫俗崇拜可謂源遠流長,三國時代即有司政巫,高麗時代則設有國巫堂,朝鮮時代巫風興盛,已到了政府不得不出面打壓的程度。因此,可以說“巫術是韓國文化的核心,巫者也是韓國文明價值體系與世界觀的建構者”。韓國端午巫祭正是其民族文化特色的反映。

另外,韓國古時端午要貼天中符辟邪,可追溯至晉代葛洪《抱樸子》中的端午朱砂符。至於韓國端午祭期間的各種娛樂活動,亦和中國古代端午節活動大同小異,比如射箭可追溯至宋代的“射柳”,贈扇可追溯至宋代端午宮中題扇相贈。然而現代中國端午,唯有賽龍舟尚留在民眾記憶中,在北方少水地區,尤其在城市,除了吃粽子就找不到其他可以表現端午這個節日的物象了,因此,可以說,韓國端午較中國端午更好地繼承了中國古代端午傳統,在使外來文化本土化的同時,又融合了民族文化精髓(巫俗、風流道),從而使韓國端午更具生命力。

誠然,中韓兩國端午自進入近代以來均受到歐洲文化及商品經濟的衝擊而一度消沉,然後又得以復甦,但在表現方式上卻截然不同。中國的“新文化運動”及20世紀40年代以來的無神論教育已將大多數民俗傳統“刨根”,古端午習俗之大部因涉嫌“迷信”而被廢棄,某些地方端午縱有賽龍舟及廟會等活動,也多是“文化搭台,經濟唱戲”。

韓國端午進入近代以來受到日韓合並等因素的摧殘,一直到樸正熙時代才因經濟振興而重受重視,然而風流道這一朝鮮民俗美學觀念卻一直流傳不息,風流道講求自然、人生和藝術三味合一,其中首推美感,而要追求這種具有生動感和律動性的美感,則離不開歌舞降神這一具有巫術性質的活動,這就使巫文化獲得了長足的生命力,韓國端午也因此底蘊十足。1967年,江陵端午祭被作為韓國國家無形文化遺產加以保護;1971年,慈仁端午祭被列入國家無形文化遺產加以保護;2005年,江陵端午祭成為聯合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成了韓國面向國際的文化、旅遊品牌。

由此可見,一種節俗唯有與其文化傳統緊密相連,才能體現出活力,掐斷文化臍帶,則必為民眾所遺棄。

中日

端午節的異同

端午節祭祀儀式的特徵在中日兩個國家中均有所體現:在中國是祭祀龍圖騰,在日本則是插秧祭。可見在古代社會中,祭祀儀式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通過祭祀儀式來滿足百姓們祈求豐收的願望。而百姓們將這一願望通過節慶的形式表達出來,這與現代也是一脈相承的。當今在中國,人們過端午節,也是祈求風調雨順,去病消災;在日本,則是希望男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可見,在高速發展的今天,仍然保留著幾千年來端午節的文化傳統,端午文化的傳承,更是記載著人類發展的進程。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代中國對周邊國家文化的影響也是非常久遠的。

雖然端午節在中日兩國的意義已經不相同了,但是在許多地方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中國這一天有插艾蒿辟邪的風俗,日本也有插菖蒲辟邪之說。另外,中國有鯉魚跳龍門的故事,日本也有掛鯉魚旗的風俗。由於歷史的淵源,日本文化受中國的影響很大,但是從中國傳來的文化,經過時間的積累,逐漸成為日本獨特文化的一部分。

中日兩國端午節也有很多不同之處。端午節由中國傳入日本,但是由於中日兩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大的差異,這就決定了日本人在仿行過程中必然要按照本國的文化特徵對外來習俗進行改造和創新。端午節也一樣,在現在的中國和日本,也存在著很大的差別。

首先,時間不一樣。在中國端午節是農歷五月初五,而日本是陽歷5月5號。

其次,習俗不一樣。在中國,端午節主要是紀念屈原,吃粽,系香包,劃龍舟,插菖蒲及艾草當門飾並拿來洗泡,飲雄黃酒,立雞蛋,並有白蛇傳(許仙和白素貞)等民話傳說,使得端午避邪色彩很重。但是在日本,端午節主要成了兒童節,吃粽子及柏餅,插鯉魚旗,有些富裕人家還會插武家之刀和旗,擺兜或五月人形(桃太郎或金太郎造型的娃娃),洗泡菖蒲避邪強身,所以在日本“端午の節句”又名“菖蒲の節句”。

最後,粽子形狀和口感很不一樣。在中國粽子也有南北之別,北方的粽子皮習慣用葦葉。葦葉葉片細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形狀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餡多是簡單白米,或者雜以赤豆、棗子,蘸白糖食用,味道以甜味為主。江南的粽子名聲最盛,做法也複雜,尤其是餡變化多端。和北方粽子的一個重大差異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預先用醬油浸漬,與肉餡相蒸,香味撲鼻,粽子皮是竹葉。

日本的粽子和中國的有很大差別。在日本,人們包粽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其粽子的形狀也與中國的不同,他們習慣於包錐形粽子,稱粽子為茅卷。粽子皮多用箬葉或菰葉,呈長圓柱形。

端午節在傳入日本後,其文化內涵與日本的社會、文化相結合,在秉承了驅毒避邪、保生護命的文化內涵的同時,進而演變成為祈禱男孩健康成長的“兒童節”。

因此可以看出,中日兩國文化本質上形同而神異,似同而實非。那麽以探求兩者差異為目的的中日文化研究,便顯得格外重要,這也是我們了解日本文化特色的一個關鍵所在。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即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