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車市進寒冬期而非周期性冷淡:多因素致銷量下滑

  車市持續低迷:乘用車銷量連降三月

  見習記者 左茂軒 北京報導

  車市入冬?

  汽車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其對拉動消費、促進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作用。而乘聯會的數據顯示,最近狹義乘用車銷量已經連續3月負增長。在車市由弱走強轉折點的8月,狹義乘用車銷量反而在加速下跌。車市寒冬似乎已經來臨,市場已經對今年汽車銷量是否會出現負增長展開討論。那麽,近期汽車銷量為何下滑?將對消費形成怎樣的影響?(楊志錦)

  導讀

  8月是車市由弱走強的轉折點,然而今年8月汽車銷量仍然在加速下跌,可見市場之嚴峻。乘聯會預測,假設沒有刺激性政策的頒布,預計全年汽車零售增速為-1%,批發增速為0。

  中國汽車市場持續低迷。9月10日,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發布數據顯示,今年8月,全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73.4萬輛,同比下降7.4%,已連續3月負增長。此前兩月的增速為-3.1%、-5.9%。1-8月累計銷量增速拉低至1.3%,創有該數據記錄以來的新低。

  “歷年來,6、7月份因受季節因素影響,市場增長相對比較平淡。但是,8月是車市由弱走強的轉折點,然而今年8月汽車銷量仍然在加速下跌,可見市場之嚴峻。我們預計,今年乘用車整體增速將是零增長或微負增長,負增長的可能性很大。”9月11日,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

  受去年四季度銷量基數大、樓市持續走強、部分地區國六排放標準提前實施等因素的影響,年末的車市壓力正在逐漸顯現。乘聯會預測,今年乘用車市場的增長將低於年初4%判斷,假設沒有刺激性政策的頒布,預計全年汽車零售增速為-1%,批發增速為0。

  自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中國汽車行業持續增長的紀錄或將被打破。不過,目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仍然維持著增長率3%的市場預期。

  “我們目前還沒有全年銷量負增長的判斷,目前還是維持在3%。前8個月整體市場增速還在3.5%。也不能完全用這一兩個月來看,可能還是會存在一些變數,需要一定時間的觀察。”9月11日,中汽協秘書長助理許海東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多重因素致銷量下滑

  歷年來,受季節性因素影響,夏季是購車淡季,但8月是市場走勢的關鍵轉折點。因為8月臨近開學季,刺激了部分家庭的購車需求,氣象好轉也讓部分消費者看車熱情回升。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查看過去兩年中國汽車銷量各月度數據發現,市場的整體走勢表現為:在7月份汽車銷量跌至“谷底”之後,8月銷量開始反彈並逐月走高。

  然而,今年8月的市場不但沒有觸底反彈,反而跌得更深。這也意味著,中國車市進入“寒冬期”,不只是季節因素造成的周期性冷淡。

  崔東樹認為,今年車市持續走低,主要有三個因素:一是總體經濟走勢良好,但經濟走勢出現結構性分化,部分群體購買力受到影響;第二,中西部地區樓市走強,部分家庭花錢購房後,購車消費暫時走低;此外,股市低迷、P2P頻暴雷,導致部分居民的財富受損,消費者購車心態暫時受到影響。

  影響汽車銷量的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購置稅政策。2018年,購置稅優惠政策完全退出,三年的政策刺激提前透支了今年的部分銷量。

  過去三年,受購置稅政策變動影響,車市在四季度實現爆發式增長,造成同期市場基數大。若沒有明顯的外力拉動作用,今年將難以達到去年的銷量水準。

  不過,儘管今年中國車市面臨去年同期高基數的增長壓力,但從長期來看,未來依然有發展潛力。

  “這只是汽車市場發展過程中暫時性的低迷,汽車銷量並未觸及天花板。”崔東樹預計,中國汽車市場年銷量未來極有希望突破4000萬輛,目前只是增速放緩。

  市場消費結構變化

  消費更新與消費降級的影響,在車市下跌中同時體現。中國汽車市場正在發生結構性調整。消費更新,帶動了豪華車的增勢;而消費降級,體現在SUV銷量從今年6月開始出現持續下滑。

  “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量是看五六線城市和農村市場。一二線、二三線主要是新車換舊車的需求,體現的是一種品質的增長。從數據可以看出,高端車市場在增長,下滑的是SUV,尤其是自主品牌SUV,定位相對低端,滿足的正是五六線城市購買群體。”許海東表示。

  乘聯會數據顯示,8月,自主品牌狹義乘用車銷量同比下滑12%,自主品牌SUV的銷量下滑14%。但豪華車市場逆勢上揚,零售同比增速達4%,其中豪華轎車同比增長12%。

  崔東樹認為,汽車消費降級的明顯特徵是,SUV銷量持續下滑尤其是自主品牌SUV下滑嚴重,但轎車市場相對穩定,入門級轎車繼續保持著較高增長趨勢。

  一般來說,同樣級別下,SUV比轎車售價貴、油耗高、保養費用高,消費者對價格也更加敏感。如果經濟不景氣,部分消費者就會轉變自己的購買取向。

  這讓前幾年靠SUV帶來市場紅利的自主品牌壓力倍增,在競爭中顯出疲態。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8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僅38.2%,為近3年來最低點。自主品牌SUV的市場份額53.8%,下降5.8個百分點。銷量前十的廠商中,自主品牌僅上汽通用五菱和吉利佔兩席,長安和長城跌出前十。自主品牌前十五名企業中,僅6家實現銷量增長。

  除了市場瓶頸外,中國品牌SUV還面臨著合資品牌的衝擊。今年成品油價格已經連續10次調高,油耗較低的日系SUV逐步走強;此外,隨著大眾、豐田開始發力中國SUV市場,市場太空進一步遭到擠壓。

  “相對來講,自主品牌和外資企業的品牌競爭力、實力有一定的差距。市場不好情況下,原來靠SUV的低端的企業和產品會出現快速的回落,或者競爭不過外資的品牌,這種情況也會成為一種常態。除非我們自主品牌把產品品質、競爭力提升上去,才能夠和外資品牌競爭,提升市場份額。”中汽協秘書長助理陳士華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許海東表示:“消費更新下,自主品牌做得好也可以有高端車,比如長城的WEY、吉利的領克。自主品牌也有很多客戶,也在成長。但也會有一些弱勢企業在競爭中倒下,最後一定會有一些兼並重組。”

  中國品牌向何處去?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17家中國主要汽車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發現,上半年有7家上市公司的淨利潤下滑超過40%,福田汽車一汽夏利海馬汽車三家企業虧損。其中,依靠自主SUV“闖出一片天”的長安、江淮、海馬等企業,淨利下滑嚴重。

  SUV紅利消退,中國品牌亟需找到新的增長點。

  兩家增幅最快的中國品牌,似乎率先找到了答案。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8月,吉利和比亞迪乘用車銷量分別同比增長37.1%和23.6%。吉利靠的是“轎車、SUV兩條腿走路”;比亞迪則是依靠新能源。

  乘聯會數據顯示,1-8月吉利累計銷售狹義乘用車99.8萬輛。其中轎車銷量為41.7萬輛。轎車和SUV的銷量比例為42:48,在自主品牌中產品布局相對均衡。

  “轎車始終是吉利汽車的根基,無論市場競爭多殘酷,我們從未放棄對轎車的堅守。任何一個知名的國際化汽車大集團,一定有全球知名的轎車產品,比如大眾帕薩特、豐田卡羅拉和本田思域等。而吉利在銷量突破百萬輛之後,同樣要在轎車市場有強大的實力。” 吉利汽車總裁安聰慧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

  比亞迪的異軍突起則主要依靠新能源汽車。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10.5萬輛,同比增長89%,在狹義新能源乘用車的市佔率達到20.9%。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是今年車市的最大亮點。中汽協數據顯示,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0.1萬輛,同比49.5%。全年累計銷量達到60.1萬輛,增長88%。

  “今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有可能突破90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整體突破120萬。儘管目前體量仍舊很少,但市場增量將持續上漲,未來新能源車的增量或將取代此前燃油車的增量。”崔東樹說。

  不過,隨著合資企業加大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並相繼進入中國,以及一大批造車新勢力的湧現,新能源市場競爭也將變得異常激烈。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