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垃圾分類,那麽難嗎?先要有力度 再追求精度

垃圾分類成為時下熱點。

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實施,逐步推行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個人混合投放垃圾,今後最高可罰200元;部門混裝混運,最高則可罰5萬元。

媒體報導,上海大部分市民支持垃圾分類,但有網友表示,對垃圾是“願分卻不太會分”,感到有點焦慮。

近日,上海市綠化和市容局編制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南》出爐,共列舉了104種物品,除了常見垃圾外,還包括螺絲刀、染發劑殼等並不太常見的物品。

垃圾分類為何引發焦慮?未來如何破題?

6月20日,央視財經頻道《央視財經評論》節目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宏山央廣財經評論員王冠進行評論。

垃圾分類 為何焦慮?

楊宏山:垃圾分類是大勢所趨 關鍵在於找對抓手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楊宏山:實行垃圾分類是大勢所趨。在一些國際大城市,垃圾分類早就進行推廣了。我們在逐步推進過程中,關鍵在於找對抓手,逐漸讓垃圾分類成為大家的一種習慣,加強科學管理,推動習慣的養成。

王冠:先要有力度 再追求精度

央廣財經評論員 王冠:我想先對2400萬上海的朋友表達敬意,這些朋友成為了內地第一批生活垃圾強製分類的先行者和踐行者,實踐的價值是非常寶貴的。

我們要看到垃圾分類的迫切性,在一些大城市每天產生的垃圾人均是在一公斤左右,這些垃圾如果不加以分類和利用,確實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即將實施,我覺得是先要有力度,再追求精度,居民垃圾投放分類是第一步,收集、運輸、處置等環節,上海也做了綜合配套,這樣就能建立長效機制。

新聞鏈接:

2017年,國家發改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同頒布了《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 2020年底前,在重點城市的城區範圍內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製分類。目標之一是在實施生活垃圾強製分類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垃圾分類 如何破題?

楊宏山:垃圾分類要制度先行 協同發力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楊宏山:多個城市頒布垃圾分類相關法規條例或者管理辦法,對垃圾分類鏈條上的相關方進行明確,目的在於促使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這是第一步。

接下來就是協同發力,比如市民習慣的養成、餐飲企業減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快遞行業減少包裝袋的使用等等,需要多方共同參與,也需要管理的跟上,才能深入推進。

王冠:垃圾分類是生活經 更是生意經

央廣財經評論員 王冠:近期在資本市場,環保板塊走強,垃圾分類將推動整個固廢產業鏈協同發展,這是生活經,更是生意經。市場預測,垃圾分類市場空間和前景非常廣闊。

垃圾分類如何破題?

楊宏山:垃圾分類既需要行政手段助推 也需要經濟手段相配套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楊宏山:垃圾分類是一場“持久戰”,需要長時間習慣的培養。垃圾分類既需要行政手段助推,也需要經濟手段相配套,我覺得應該鼓勵更多企業參與進來,另外,要建立垃圾產出者適當付費機制。

從國際上看,以減量化為生活垃圾管理的重要原則,計量收費是大勢所趨。

王冠:期待垃圾分類成為全民新時尚

央廣財經評論員 王冠:期待垃圾分類成為全民新時尚,實行生活垃圾分類關係到生活環境、節約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準的一個重要體現,要扎實推進,需要全體民眾的參與。

轉載請注明“央視財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