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機器人拯救“用工荒”?

作者:章蔚瑋,新零售商業評論編輯

先有機器人,還是先有產量,這像是一場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博弈。

好文3193字 | 5分鐘閱讀

2月10日,200台工業機器人在江蘇太倉一家汽配件工廠的生產車間開工,它們成為疫情籠罩下第一批準時復工的“工人”。

假期過後,這批“工人”乾勁十足,上料、下料,檢測……受疫情影響預計六七月才能完工的訂單,在它們的協助下,有望提前3個月交付。

6天后,從貴陽、四川、雲南等地出發的復工“包機”才陸續抵達浙江、江蘇省內的機場,機上幾百名姍姍來遲的工人,是各地政府為企業復工出手“搶人”的戰果……

一邊是機器人生產的異軍突起,一邊是工人返工難,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復工潮中,機器人是否有望脫穎而出?

籌碼押給機器人

Dusan是溫州一家汽車配件工廠的負責人,受到疫情影響,他的工廠至今未能復工。眼看著一批海外訂單的交貨期不斷臨近,而生產線上的工人還未到齊。

“外省市的工人目前還無法進入溫州,即便回來了,也要經歷14天的隔離期。”Dusan的工廠規模不大,但20%的用工缺口必然會拖慢生產進度。

對他而言,不少工人都要從溫州以外的地區趕回來,人員的遷移,加上為復工準備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這些因素都在不斷拉長復工的等待時間。

另一方面,美國市場的激烈競爭,讓他倍感壓力。“目前的情況看,比預期的復工時間晚2個月,到5月才能陸續恢復正常生產節奏。”

疫情後的復工難,讓Dusan意識到了人力因素的不可控。2020年,他希望能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同時從美國市場轉向國內甚至歐洲市場,於是,一道選擇題擺在他的面前:擴大用工規模,或者引入“機器人”。

儘管,工廠目前的自動化程度已達到了30%~40%,但Dusan對工業機器人始終持觀望態度,他的顧慮在於,智能機械臂一次性投資較大,一個機械手的投入幾乎佔2~3年的人工成本,同時,小批量生產環節,機械臂的靈活性依然比不上人工,“中低端製造企業不得不考慮成本,去適應市場競爭”。

疫情的爆發,讓Dusan選擇了後者——復工後,他計劃用200萬元引入智能機械手(工業機器人一種)項目,取代人力完成一部分危險性大,或者勞動強度大的生產環節,從而加速生產節奏和規模。

“自動化生產是未來的趨勢。”Dusan說,這個趨勢或早或晚會來,而他要在新一輪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就必須盡快適應這樣的變化。

根據民航和鐵路的客運量,截至2月17日,已經連續十幾天徘徊在往年運量的10%左右。即便在經濟發達的浙江省,目前的復工率也僅為30%~40%。

用工荒迫在眉睫,逼得各地政府不得不上演“搶人”大戰,但除此之外,這或許也是企業加速轉型的一次契機。

一場關於機器人還是人的競爭,會隨著疫情的爆發,率先在汽車、數位生產、加工行業內上演。

機器人“用工”成本在降低

Dusan看到的“未來”,在臨近的江蘇省內已經發生。當大部分中小企業在為用工荒焦慮時,有一家企業不僅準時開工,還有望在一個月內完成因疫情堆積的所有訂單。

海瑞恩是一家擁有600名工人的汽配生產企業,工業機器人在這裡應用十分成熟——抓取原材料,放上磨床,組裝,加工,再取下成品,整個過程完全由工業機器人獨立完成,且效率明顯高於人工——同樣的生產線,機器人的生產數量比人工高出40%,產品的合格率增長30%。

目前,海瑞恩整個工廠的自動化程度已經達到50%。

“原本,每條生產線需要1~2名工人,現在一名工人管理3個機器人,而1~2個機器人可以負責一條生產線。”

在海瑞恩,目前有200名工業機器人,分別在切床、磨床,以及視覺檢測系統工作。這些工作的共同點是:高重複性,且對精準度要求高。

機器人的成本沒有預期那麽高。“每台機器人的純成本在2萬元到七八萬元不等,按照一台機器人替代一名工人計算,半年到一年就能賺回成本。”海瑞恩精密技術(太倉)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張歡告訴零售君。

海瑞恩使用的工業機器人主要以智能機械臂為主。從2014年以來,其合作的機器人供應商正從國外轉移到國內,去年,海瑞恩在德國、波蘭的生產線都同步啟用了國內供應商提供的智能機械臂,這成為海瑞恩擴大規模、降低成本的關鍵。

據張歡介紹,要讓機器人更好地進入企業生產環節,需要完成三個方面的準備工作:

第一,對車床進行改造。配合機器人型號種類,對車床進行調整;

第二,對工人進行培訓。工人需要完成從單純生產到控制機器人的技術升級,磨合時間可能需要兩周到一個月;

第三,在企業內部設置一個技術支撐部門對機器人進行優化。

2019年,汽車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並引入機械化,取代人工,降低成本。

從2017年至今,海瑞恩的生產規模擴大了30%,但用人規模沒有增加,這確保了他們能夠有效控制成本,在向車企報價時,海瑞恩有明顯的價格優勢。

在汽車生產領域,一些企業走得更快,機器人還有望加入更多“工種”。

比如,人工質檢——以往這道工序需要人對立體形狀的零組件進行多角度翻轉、查看,確認零組件是否含有雜質,或者劃痕。接下來,企業將著手讓機器人承擔這部分“高難度”工作。

率先讓機器人取代人工勞動力的企業,在這輪疫情危機面前,已經嘗到了甜頭。但疫情過後,機器人又將扮演怎樣的角色?

先有機器人?先有訂單?

疫情爆發後,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自動化生產正在引起更多行業的關注。

比如,口罩自動生產機就一度出現“一機難求”的情況。原本,一台5~10萬元的口罩自動化生產機一夜之間翻了三五倍,漲至一台35萬~40萬元,仍供不應求,交貨期長達在30~45天。

浩科機器人(蘇州)有限公司是專門研發、生產工業機器人(機械臂)的企業。

“隨著疫情爆發,投入自動化生產的意識,正在不同行業內不斷提高。”浩科機器人的負責人張家奇告訴零售君,在疫情發生後,出現了很多意向訂單,除了汽車行業,還有一些醫療機構,谘詢在危險系數相對較高的實驗室檢驗環節中是否可以引入機器人取代人工。

和去年同期相比,他預計訂單會增加2~3倍。而他們今年也想抓住這輪機遇,擴大工業機器人的產量,從每月生產30台到年產1000台。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工業機器人銷售額達到51.2億美金,同比增長30%;2018年至2019年機器人行業上下遊供應鏈進一步成熟,國內機器人產品硬體成本下滑,目前業內產品能力較強的機器人企業已將產品的投資回收期壓至2年~1.5年內。

在未來5年,機器人將迎來一輪高速發展期。

據了解,工業機器人目前在大批量、品種集中的生產線上應用更為成熟;在分散程度高,批量小、品種多的產品線上,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正在不斷增多。

這背後,離不開工業機器人的國產化。

“以汽車行業為例,工業機器人的價格按照不同國家劃分,差異明顯:大眾庫卡工業機器人成本在20~30萬元/台,日產的工業機器人約在10萬元/台,國產工業機器人則在2~5萬元/台。”

一位來自汽車行業的資深人士告訴零售君,在汽車行業,整車裝配的自動化程度可達到90%以上,但零組件生產環節,則明顯偏低,這與行業自身的利潤率偏低,需要較長回收周期有關。

好消息是,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正在加入工業機器人的設計、生產環節。

原來的機器人集成化由國外企業壟斷,成本高,願意接受自動化的都是國內一批有穩定訂單的大廠,但是現在集成轉由國內企業進行,成本壓低,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小企業,願意考慮推進自動化程度。

從大型生產,進入小型、精準的自動化生產,工業機器人正在加速取代人的腳步。但將會在多久之後?

張家奇說,目前在機器人普及過程中,最大的障礙依然是改造,“除了機械臂,前端的抓手,周邊的配套,都需要根據實際環境進行改造,在成本中,機械臂佔一半,周邊的東西佔一半。”

Dusan已經找到了一家國內生產機械臂的企業,雙方約定在復工後,去現場考察再決定落地方案。他之前對工業機器人的種種質疑,能否得到解答,依然是未知數。

或許,對於更多中小企業而言,先有機器人,還是先有產量的增加,更像是一場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博弈。

快來說說,你覺得用工荒時期,機器人能否脫穎而出?

歡迎在下方留言處告訴我們,留言點讚數過10的同學,零售君將奉上優酷月卡一張~~

你“在看”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