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沈建光:川普貿易大棒的得與失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沈建光 原載FT中文網

  川普新政詮釋美國優先,雖然短期來看似乎屢試不爽,但長期來看是對美國信譽的巨大打擊,也將打破其長期積累的國際關係。

沈建光:川普貿易大棒的得與失沈建光:川普貿易大棒的得與失

  周末中美聯合發布的貿易聲明將兩國從貿易戰的邊緣拉回,中美達成縮小貿易收支差距,鼓勵雙向投資等協定,中國承諾加大美國農產品和能源進口。審視這樣的結果,川普似乎沒失一兵一卒,你來我往之間憑空獲得中國增加從美進口的承諾,對內贏得了選民支持,對外彰顯美國優先的效果,似乎是佔了便宜。

  不但對中國如此,川普與其傳統盟友也大打貿易戰牌,對歐洲擅自退出伊朗核協定,並威脅要對與伊朗往來的歐洲企業實施製裁,對日本沒有豁免其增加的鋼鐵關稅,對NAFTA重新談判,從韓美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中獲得更有利的傾斜條件。5月23日,美國總統川普要求美國商務部就進口車輛對國家安全的影響開啟調查,屆時將決定是否將美國汽車進口關稅上調至25%。

  川普的“貿易摩擦”手段真的如此屢試不爽,優勢佔盡?其政治手段果真如此高超,值得慶賀?川普“交易策略”的背後,對美國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麽?

  從中美貿易戰看川普“談判的藝術”

  回顧近三個月的中美貿易戰風波,美國似乎佔據主動,節奏把握也看上去遊刃有余,川普早年著書《談判的藝術》裡提到的種種手法可謂發揮淋漓。美國先以301調查製裁為由挑起貿易戰爭端,而後又以中興事件為工具將戰場進一步從貿易戰擴大至科技戰,配合中美貿易談判的進程,增加談判要價。同時,通過第一次談判抬高預期,試探中方底線,並最終在301製裁落地的截止日前,邀請與中國開啟二度談判,態度明顯緩和之後,放棄漫談要價,最終達成停戰協定,困擾全球市場達數月的中美貿易戰疑雲最終避免。

  再以中興事件為例,美國先施以遏其咽喉的重裁,後又示好豁免,不但避免了因製裁中興而波及美國企業,還獲取了重量級的談判砝碼,一來一去之間,並無任何損失,卻受益明顯。

  當然,情況並非完美,一來內部分歧加大,質疑不斷,如美國國會議員反對川普將中興作為談判的交易;二來美國這種做法長遠來看,不但失去了最為寶貴的生意夥伴信用,罰款製裁的頻繁使用和量刑過重,更惡化了美國的投資環境。近年來美國罰款製裁的招數用的越發順手,對企業處罰水漲船高,金額大得驚人,不僅對中國,對待盟友亦是如此。正如學者余永定反問的那樣“美巨額罰款公正還是勒索?”

  全球視野中川普戰略的得與失

  從更廣泛的領域來看,川普上任以來,不僅對中國貿易采取咄咄逼人的態度,其全面落實的“美國優先”競選宣言,在全球範圍內的外交、經濟、軍事等方面均有體現,深刻的影響了美國全球規則制定者和守護者的定位。

  具體來看,川普執政一年半幾乎否定了奧巴馬的全部政治遺產,並不顧盟友日本、澳大利亞前期在國內力排眾議,一上台便退出TPP,控訴貿易談判多邊對美國利益的損害,強調更加務實的雙邊談判;批評奧巴馬環保投入對美國經濟的不公,不顧歐洲盟友的反對,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逆全球化大潮,對鋼鋁普遍增加關稅,甚至對傳統盟友也沒有給與足夠的尊重,提出必須達到一定條件,才能申請豁免,遭到歐洲盟友抵製;退出伊朗核問題協定,損害前期歐洲政治成果,並可能傷害歐洲企業的商業利益等等,可謂把歐洲逼到了牆角。

  美國的做法致使越來越多的盟友對其依賴感和信任感下降,特別是美歐之間同盟關係近期間隙越來越深,關係陷入危機。歐盟委員會5月18日提議重啟一項塵封多年的反製裁條例並計劃采取其他多項措施,以保護歐洲企業免受美國對伊朗製裁的影響。同時,針對美國對歐盟徵收鋼鋁關稅一事,歐盟已向世界貿易組織提交了一份美國產品清單,準備對清單上的產品徵收額外進口關稅,以作為報復。

  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近日在多個場合談及對歐洲傳統盟友美國時甩出驚人之語: “歐盟明白了一個道理,如果你需要幫手,最終會發現它只能長在自己的手臂上”,“川普最近作的決定,讓人不免會想:有這樣的朋友,誰還需要敵人?但坦白講,歐盟應該心懷感激,因為他讓我們不再心存幻想。”一葉知秋,上述言論預示美歐關係或生變局。

  除此以外,美國與主要貿易夥伴加拿大墨西哥重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目前談判已經接近尾聲,但仍未達成一致,特別是在北美汽車行業規則上面臨重大阻力,談判進入僵局。

  美國關稅大棒之下,除了歐盟,日本和印度也有打算向世界貿易組織控告,對向美國實施報復性貿易關稅的意圖。日本政府亦於5月19日告知世界貿易組織, 反對美國對其鋼鐵和鋁製品徵收關稅,已準備好采取報復措施,稱有權對價值500億日元(大約4.51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徵收關稅,這相當於美國對日本金屬產品徵收關稅的額度。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在當天記者會上強調,“在WTO的框架下,正在專心討論必要的應對措施”,一改其早先時候對其親密盟友的溫和立場。

  川普由全球規則制定者轉向破壞者背後的動因是什麽?有猜測認為,川普的小算盤是通過攪亂全球外部局勢,促進美國在諸多事務上的利益最大化,並促進美國企業回歸美國,增加美國就業。但實際的情況是,對於美國跨國企業而言,其利潤最大的一塊來自於海外,海外業務受到衝擊又要獨善其身,全身而退,將業務戰線回歸國內,且填補海外業務的受損,本來就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中美貿易協定對中國意味著什麽?

  縱觀整個美國發動貿易戰的全過程,在川普來勢洶洶勾起貿易戰扳機的時候,沒有人知道川普真正的意圖和底線。多種猜測均有,一種相對樂觀的看法認為,川普發動貿易戰意在中期選舉,短期強勢,漫天要價,一旦得到些好處,獲得國內選民支持,並不會長期戀戰;一種更加悲觀的觀點認為,川普是對華全面遏製的開始,不見“兔子不撒鷹”,即便自損八百,傷敵一千也在所不惜,欲重演上世紀80年代對待日本的強硬製裁。

  事後來看,川普作勢挑起貿易戰更主要為實現其短期意圖,這對中國而言是值得慶幸的,畢竟避免了和美國直接衝突的最壞情況。

  縱觀中美協定,也並非妥協。雖然就貿易逆差部分有所表述,但主要以增加進口為主,而非限制出口,同時並未提及到縮減貿易逆差的具體數字,已有很大靈活性。同時,這一協定其實也符合中國自身改革的需求,是中國本來就要推動的,且起到了緩釋外部壓力的作用,以最小的成本換來經濟平穩發展的時間,是十分不易的。

  從協定內容來看,其實,今年4月的博鼇亞洲論壇上,習近平主席便已就未來增加進口做出過明確表態,今年中國舉辦首屆國際進口博覽會也是這方面的體現。而加大能源和農產品進口亦符合戰略需要,是去年11月川普訪華中美大禮包的內容,也並非新增條款。

  此外,習近平博鼇論壇上提到,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放寬市場準入、開放金融業、汽車行業、降低汽車關稅、改善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快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政府採購協定》進程等是中國的改革既定方向,對美國承諾並未超出這一範圍。

  總之,川普新政詮釋美國優先,雖然短期來看似乎屢試不爽,但長期來看是對美國信譽的巨大打擊,也將打破其長期積累的國際關係。與傳統盟友產生間隙,或將促進國際次序的重構,利弊得失之間沒有其想象中的那樣隻賺不賠。

  而中國通過此次避免貿易危機,如果能夠利用難得的緩衝期與機遇期,加快落實十九大提出的全方位改革開放目標,提高整體經濟實力與加快中國崛起速度,同時聯合全球反對單邊主義,既有助於促進自身發展,緩釋美國壓力,也有助於增強國際影響力。

  (本文作者介紹:瑞穗證券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複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客座教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