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地煉原油需求展望:高速增長的進口還能維持多久?

  文丨海通期貨 楊安 董碩 

  自2016年原油進口權放開以來,山東地方煉廠的原油進口量便成為了國際市場關注的焦點。2017年,山東地煉的原油進口量更是快速增長,經過這兩年地方煉廠的不斷努力,中國的原油進口數據也是一次又一次刷新新高,這使得中國原油需求成為支撐油價上漲的重要動力。

  本文,我們將從多個角度分析目前地方煉廠的經營狀況以及未來地方煉廠是否會再次貢獻進口量大幅增長的動力。

  2018年1月份,地方煉廠的原油進口量大幅增長,從17年12月的545萬噸直接飆升到810萬噸,創造歷史最高紀錄。之後,地方煉廠的原油進口量呈現逐步下滑的趨勢但仍高於2017年。2018年5月,地方煉廠原油進口量下滑至603萬噸,較1月下滑了207萬噸。

  我們發現,此次地方煉廠原油進口量的下滑,除了國際油價不斷走高帶來的影響之外,地煉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一、開工率出現下滑

  從18年地方煉廠的開工率我們能夠看出,原油進口量的走勢和開工率的走勢基本吻合。地方煉廠開工率在18年1月份達到新高之後也是一路下跌,但較往年同期相比,仍維持著較高的開工率。

  二、成品油消費量出現下滑

  從中國汽油的消費數據上來看,當前的汽油消費較17年並未有實質性的增長。2017年1-4月份,汽油平均消費量大約在955萬噸/月,2018年1-4月份,汽油平均消費大約在962萬噸/月,僅僅比17年增加7萬噸/月。

  進入2018年以來,隨著原油價格的不斷攀升,汽油的零售價格也是節節走高,並且不斷刷新著單次最大上調幅度。2017年年初,92#汽油還維持在6.52元/升,截止到目前,92#汽油價格為7.29元/升,上漲0.77元/升。隨著價格的上漲,車主們的用車意願有所降低。而且2017年山東市場有一個明顯的價格戰的行為,即不管是地方煉廠的加油站,還是三桶油的加油站統統加入到這場價格戰中,最高時段的優惠價格能夠達到1.5元/升。進入到2018年,價格戰的硝煙逐漸退去,大部分加油站已經恢復到了發改委的最高零售限價,優惠活動力度以及頻率較之前降低了不少。

  從中國的柴油消費量來看,柴油的消費增長幅度也不是很明顯。2017年1-4月份,柴油平均消費大約在1303萬噸/月,2018年1-4月份,柴油平均消費大約在1327萬噸/月,僅僅比17年增加24萬噸/月。並且進入3-4月份之後,本該是柴油消費旺季的月份增長卻並不是很明顯,且比歷史同期值偏低不少。

  另外,據我們了解到,由於目前的消費稅改革,市場上缺少相應的票據,導致很多企業有貨出不去,這就使得煉廠的出貨量會受到相應的影響,我們發現山東市場的成品油庫存量也有累庫的跡象。而且,據隆眾、卓創等多個媒體報導,中石化目前已經停止了山東地煉的外采計劃,這對本來就競爭壓力大且出貨受影響的山東地煉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三、原油加工利潤下滑現下滑

  目前來說,原油價格維持在高位,煉廠加工利潤持續維持低位,16、17年明顯偏好的輕中質原油性價比大大降低,反而開始傾向於更為便宜的偏重質油。根據我們對煉廠常減壓利潤擬合測算及催化利潤擬合測算,目前常減壓利潤大約在600元/噸,催化利潤大約在300元/噸,如果考慮到稅改的因素,實際利潤將比理論利潤值更低,成品油帶票出廠,地方煉廠想實現盈利可謂艱難。總體從歷史數據對比來看,目前利潤區間處在中等水準,但加上稅改的因素,可能就沒有那麽理想了。

  四、地煉成品油性價比下降

  目前看似尚可的利潤,其實是需要煉廠付出成本的,這個成本就是之前一直存在的價格優勢。從山東地方煉廠的成品油價格與三桶油的價格對比來看,山東地煉汽油的優勢已經越來越不明顯了,從2015年比三桶油價格低2500元/噸到目前僅比三桶油價格低300-500元/噸,地方煉廠正在被迫壓縮自己的性價比。後期,隨著山東地煉稅負成本的不斷上升,未來山東成品油的價格優勢可能會被進一步壓縮,表面上看尚且過得去的利潤背後是要付出銷量下降的代價。

  當然,從另一方面講,當前地煉的油品品質完全符合國家標準,且與三桶油的差距已經不是那麽明顯,因此在油品品質提升的同時,價格的上漲也在情理之中,但同樣的油在人們固有的觀念裡想要完全接受仍需要時間。

  總結來看,目前市場環境對地方煉廠來說困難重重,地方煉廠在經歷了開工率大幅提升和進口量的大幅增加之後逐漸回歸到市場的理性。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我們似乎很難再看到地方煉廠大幅提升開工率進而推動進口量的大幅增長的現象。預計,除非中國成品油出口量繼續大幅增長以消化國內過剩產能,否則,在煉油利潤不能大幅增加的前提下,800-850萬噸的原油進口量大概率將成為地方煉廠進口的峰值。

責任編輯:張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