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結構優化有利長遠價值釋放 眾安股價觸底逢低吸良機

  正式進入上市公司年報的密集發布周期。僅3月20日一天,港股市場就迎來了中國平安眾安在線新華保險三家的2017成績單。其中,作為上市後“首秀”登場的眾安在線頗受關注。

  3月21日,三市分別出現下挫。其中上證綜指收3280.95,下跌0.29%;深證成指收10980.55,下跌0.88%;而港股亦呈現較大跌幅,恆生指數跌0.43%至31414.52點,恆生國企指數收盤價報12521.55點,跌 0.6%。而最近幾日是年報發布的密集周期,多家上市公司相繼發布2017年財報。今日(3月21日)作為眾安年報發布後的首個交易日,受大盤影響,眾安股價短期受挫,未能延續此前漲幅,出現波動,截止到21日收盤,跌5.98%。但隨著業務結構的持續優化,眾安長遠投資價值並未受影響。此輪股價下調也為投資者創造了逢低吸納的良好時機。

  股價短期承壓  長遠價值可期

  作為在港股市場的新經濟公司,眾安自上市以來在港股市場的股價表現穩定,交易量穩步上升,交易活躍度日益升高。並且,眾安在3月5日正式納入恆生國企指數後,港股通持股佔港股總股數比例從3月5日的0.346%劇增至3月20日的0.84%,增長超過一倍,可見南下資金依然對眾安信心滿滿。

  3月19日,招銀國際發布業績預測指眾安短期逆風,但看好眾安對其上市時期明確的長期目標的進展。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近日南下資金重新回流港股市場,但從流入量上來看,較牛市高峰時期有很大的下降。由於外圍仍存在不確定因素,且美聯儲大概率3月份加息給資金面帶來一定壓力,港股市場觀望氣氛仍然濃厚,整體波動較大。這也令作為港股重要標杆股的眾安更易受到波及,股價呈現震蕩趨勢,然而這種短期的股價漲跌難以掩蓋眾安長期的發展趨勢以及投資價值。

  根據公告數據顯示,2017年眾安總保費收入增長74.7%。眾安保費收入在2017年位列全國財險市場第18位,較2016年提升7個名次。與此同時,憑借保費結構的多元化發展,2017年眾安在互聯網非車險的市場份額達到31.6%,位居全國第一。

  業務結構優化  增長仍將延續

  2017年眾安在實現高增長的同時,業務結構也日趨優化,迎合了市場預期。

  從保費收入結構來看,2017年眾安五大生態系統中的健康、消費金融以及汽車三大生態迅猛發力,增速驚人,這成為2017年眾安整體營收錄得大幅增長的主因。

  2017年眾安健康生態錄得同期410%的高增長,佔總保費收入的比例增長為2017年20.2%。與健康險相同,消費金融的業績表現也相當亮眼。2017年眾安消費金融錄得同期225%的高增長。於去年登錄港交所之時,眾安就因香港“金融科技第一股”的身份受到資本市場的熱捧。今後,眾安將繼續以金融科技作為新金融、新動能的著力點,以場景為切入點,向消費金融生態圈持續發力。

  此外,汽車生態的發力也已經初見端倪。汽車生態保費收入從2016年的400萬增長至2017年的7900萬。

  在業務高速增長的同時,必然會帶來手續費、服務費、傭金以及谘詢等費用規模不斷攀升。但細看財報,不難發現,2016年和2017年眾安支付的管道費用分別為人民幣13.130億元和20.825億元,佔淨保費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9.0%和36.5%,管道費率下降。這表明眾安在控制各項成本費用上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也部分得益於眾安在連接生態夥伴的同時,其自有平台的發展。眾安在線CFO鄧銳民在業績會現場更進一步表示,公司有明確的盈利規劃圖和路線圖,“最終綜合成本率肯定是優於其他財險公司。”

  近日市場頻頻傳出關於眾安有望成為H股全流通第一批試點企業,公司也在計劃修改章程。作為受南下資金青睞的新經濟公司,眾安未來依托科技的優勢,股性會更加活躍,即使其在港股市場短期出現波動時候也能彰顯出未來的價值,長遠來看,投資價值必將得到釋放。

責任編輯:張海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