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信銀行去年淨利426億元 比上年增長2.25%

  ■本報記者 張 歆

  三十而立,中信銀行用穩健前行的業績詮釋了2017年。

  中信銀行2017年年報顯示,該行實現歸屬股東的淨利潤425.66億元,比上年增長2.25%;實現營業收入1,567.08億元,比上年增長1.86%;其中非利息淨收入570.63億元,比上年增長19.61%。截至報告期末,該行不良貸款餘額536.48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0.43%;不良貸款率1.68%,比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69.44%,比上年末上升13.94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2.84%,比上年末上升0.22個百分點。

  2017年是中信銀行2015-2017年戰略規劃收官之年,報告期內,中信銀行對公存款日均餘額28108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64%,繼續保持股份製銀行領先地位;持續優化對公負債結構,人民幣對公存款成本率1.67%,下降0.11個百分點。

  同時,中信銀行積極推動零售戰略二次轉型,中信銀行零售銀行業務實現營業淨收入543.47億元,比上年增長27.03%,佔營業淨收入的34.68%;零售銀行非利息淨收入341.72億元,比上年增長39.69%,佔非利息淨收入的59.88%。

  在業績發布會上,中信銀行高管團隊對於此前該行“暫停住房抵押貸款”的市場誤讀進行了澄清。中信銀行董事長李慶萍表示,“對於個貸業務,要根據貸款用途做判斷,與客戶生活聯繫最緊密的房地產業務是抵押貸款,之前受到關注的房抵貸業務是以房產為抵押進行的消費貸款或經營貸款,貸款的資金用途其實跟房地產行業沒有關係,所以說以此來判斷中信銀行對於房地產行業的看法是不準確的”,中信銀行行長孫德順也表示,北京地區只是調整了房抵貸業務的額度,“實際上我們還在開展,只是在原來的方式上,內容上會有些調整。”

  此外,年報顯示,2017年,中信銀行主動調控規模增速,優化資產結構,報告期末資產總額56,776.91億元,比上年末下降4.27%。

  “去年中信銀行的主動縮表是在三個背景下實施的:其一,市場利率走高,利差被壓縮,需要壓降同業資產業務;其二,配合監管新規迭出,銀行對業務重檢;其三,中信銀行長期快速發展過程當中,不少低效益資產甚至是零效益資產需要壓縮,而這種壓縮需要借助總體縮表來實現”,中信銀行副行長方合英表示,“不過,今年的情況跟去年相比有很大不同,因此今年的資產規模預計會有8-10%的增長,主要還是投向一般貸款以及增加一些債券投資。”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