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飛機“選座費”:想說愛你不容易

隨著美聯航等美國航空公司紛紛推行“選座費”,有分析師預測,大型航空公司每年的該項費用能帶來約5億美元的收入。輔助收入的提升,將有效改善航司的毛利水準。不過,此前國內航司也在國內航線上嘗試過“選座費”,最終卻引發廣泛爭議。

座位類費用成為美國航司第二大收費項目

自12月14日起,美聯航開始向經濟艙的“優選座位”收取額外費用。據了解,雖然此類“優選座位”與普通經濟艙其他座位的服務並無不同,但因空間相對更大,故受到乘客青睞。過去,此類費用往往出現在廉價航空中,但美國其他航司也紛紛開始效仿。目前美聯航、美國航空和達美航空,均開始收取此類座位的額外費用。

據僑報網近日報導,有海外分析師估計,大型航空公司每年的座位選擇費能帶來5億美元左右的收入。航空谘詢公司IdeaWorks總裁Jay Sorensen表示,過去兩年中選座費的應用速度驚人,航空公司的座位類費用已經成為緊隨行李費之後的第二大收費項目。

有報告指出,2018年全球航司輔助收入將有望達到930億美元,同比增長13%。目前,美國的航空公司輔助收入來源主要是裡程合作與行李托運費。可以預見的是,在“選座費”進一步普及後,將有望為航司帶來更多收益。

“選座費”在國內“水土不服”

近年來,國內航司也在輔助收入上進行了多番嘗試。其中,“選座費”也曾被嘗試應用,國航、海航、南航等多家航空公司,均先後在國內航線中推出過“選座費”,但隨後也因此引發了極大爭議。

2016年,北京市發改委向東方航空子公司中國聯合航空公司開出了約44萬元的罰單,原因便在於中聯航“自立收費項目”。據了解,在2015年3月-12月間,中聯航以安全出口旁的座位為分界,將安全出口前的座位,每人每次收取20元選座費;安全出口之後的各排座位,每人每次收取10元的選座費,共向26853名乘客收取了逾44萬元選座費。北京市發改委認為,中聯航此舉違反了相關規定。

2017年,春秋航空的輔助業務收入達到7.9億元,佔總收入約7.2%,較2016年增長約11.8%。國航的輔助業務,即付費選座、預付費行李產品、登機口升艙等附加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2%,但並未透露具體佔比。

華創證券指出,國航、東航輔助收入佔比僅2%,較美國四大航10%的佔比差距巨大。從人均輔助收入金額看,海外公司是我國的5倍以上。長遠看,在消費更新不斷帶動下,若增長至美國航空公司的平均佔比水準,即10%,則三大航或可增收近百億。

由此可知,輔助收入對航司在改善毛利等方面,均有明顯的提升作用。也有分析指出,付費選座一方面可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為航司帶來更多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進一步滿足旅客的差異化需求。不過,目前國內航司在一定程度上仍具備公益屬性,如何在二者之間平衡,仍然需要一個長期的市場培育和接受的過程。

新京報記者 鄭藝佳 校對 李立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