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民營銀行智能存款後續:成熬夜拚搶的香餑餑

備受市場關注的民營銀行智能存款產品,在經歷了一段市場追捧以及市場質疑之後,監管開始出手,各地銀保監會對轄區內的民營銀行進行了視窗指導,有的直接暫停該業務(如微眾銀行),有的限制發行量。雖然被視窗指導,但該類智能存款產品由於較好的安全性、流動性、高收益,仍受到投資者的追捧,在各家民營銀行紛紛限制發行量和發行時間之後,該產品甚至需要熬夜至凌晨1點或者早起拚手速才能搶到。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經過持續的觀察發現,近期在視窗指導後,民營銀行智能存款產品發生了很多變化。

一是發行銀行增多。由原來的9家(8家民營銀行+1家直銷銀行)銀行增加到14家銀行(13家民營+1家直銷)。雖然近期監管對民營銀行進行視窗指導限制規模以防範風險,各家民營銀行也均采取了限制銷售規模的手段。但民營銀行因為其受到網點開設的限制,線下攬儲業務相比於傳統銀行更難,因此其不惜高息的方式在攬儲的同時也能獲客。作為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新秀,民營銀行這樣的創新或能進一步增強自身實力,為支持地方實體經濟發展更好的發揮作用。

二是形式變化。將“活期”變“定期”。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統計,目前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主要以三種形式存在。一種是可以隨存隨取(且提前支取利率在3%以上)的“活期”產品,這種即原來的存款收益權轉讓產品。目前有11款,而全部產品數量共有41款(由於同類產品在不同平台發售的收益率有差異,所以每個平台均算一款),佔比不足30%;第二種是以短期定期存款的方式存在。這種產品有7天、30天或幾個月的鎖定期,鎖定期支取為活期利率(0.45%左右),過了短期的鎖定期之後,利率即可達到五年定期的利率,一般在4%以上。但實際這種類型仍是“換湯不換藥”,仍然是存款收益權轉讓產品,底層資產仍然是5年或3年定期存款,是目前最主要的產品類型;第三種是真正的靠檔計息產品,這種產品一般期限為三年期限或5年期限,提前支取的利息為實際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一般較基準上浮50%左右,是真正的存款產品。

三是發售管道增多。由於監管對每個管道的銷售規模進行了限制,所以不少民營銀行大力拓展更多的銷售管道來銷售此產品。除了大家比較熟知的京東金融和陸金所,還有一些比較小的理財平台也在發售這種產品。

表1 部分民營銀行智能存款資訊

來源:融360大數據研究院

注:如需獲取全量數據,請關注“簡普科技大數據研究院”公眾號(rong-data),後台回復“民營銀行”

收益率比較:各家表現相差不大

隨存隨取的活期類產品:眾邦寶、富民寶、藍寶寶、用億存等,表現較為一致,提前支取的利率均為4.3%,而滿期利率(5年到期支取利率)用億存最高,為5.45%,其他幾個產品利率均在4.8%左右。

短期定期類產品:利率最高的是一個月期限的眾邦寶和億聯智取,收益率均達到了4.5%;其次是富民銀行的富鑫寶產品,88天利率為4.7%。

1年期限產品:藍寶寶和振興存的一年期限產品均為5.1%,較基準上浮240%。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提示投資者:民營銀行智能存款種類增加,要學會分清是否為真正的存款還是存款收益權轉讓產品。一般短期利率在4%以上的,無論是定期還是活期產品,基本都是定期存款收益權轉讓產品。但兩者產品都受到最高50萬的存款保險保障,所以50萬以下的小額理財還是值得投資的,在互聯網寶寶收益下行的情況下,這也是高收益、高流動性理財產品不錯的選擇。但要關注該類產品售賣時間,一般在凌晨0:00點或1點開售,或者在9點開始發售。搶標不易,且買且珍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