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走路過早是發育障礙?幼兒動作發育有啥標準?

有孩子之後,每位寶媽都變成曬娃狂魔,寶寶笑一笑拍個影片,寶寶吃飯、睡覺、走路.....但凡一舉一動我們都恨不得公諸全世界,我的寶寶是獨一無二的「達人」,這樣的照片和影片在每個人的朋友圈都是尋常見,可是有人卻因為發圈意外挽救了寶寶的健康。

小崔的孩子白白胖胖。才8個多月就能走路了,見到寶寶如此激動人心的舉動,小崔少不得在圈裡發表宣言,一瞬間擠滿了大片的贊和大拇哥,小崔心裡美滋滋的,只有一個朋友私下發聲:寶寶走得早並不是好事,也許另有後患。

小崔雖然不高興,但還是去醫生那裡需求專業指導。醫生說:孩子走路有自己特定的規律,太早走路確實不利於腿型的發育,那些羅圈腿就是這樣煉成的,我們不建議過早讓寶寶學走路。聽到這裡寶媽表示憂心忡忡,寶寶是自然發育學會走路的,並非人為可以過早訓練,為啥會有發育障礙呢?

寶寶的大動作發育是有規律可循的,從抬頭開始慢慢延伸到頸部再到肩膀、腰、腿、腳由此可見寶寶的動作發育是由上而下慢慢完善的。

那麼寶寶的動作發育有哪些標準?

1、寶寶在1個月的時候脖子的肌肉就變得強韌了一些,足以支撐起頭部的重量,然後開始抬頭以及進行其他頭部運動。

2、6個月的時候,寶寶的脊椎開始發育強韌,上半身變得硬朗起來,可以隨意翻身,穩當地坐在你安排的地方。

當然寶寶的行為是可以通過合理訓練,慢慢鍛煉寶寶的肌肉活動能力的(這個鍛煉最好是3個月以後進行,再早就會過之不及)。比如在柔軟的地方讓寶寶趴著玩耍,累了休息一會再做,經常趴著不僅可以迫使寶寶抬頭,無形中也鍛煉了頸部肌肉,簡單的動作需要多塊肌肉配合才能完成正確指令。

切不可貿然豎抱,因為豎抱是突然給寶寶脊椎施壓,而前面的訓練則主要是訓練肌肉的韌性,兩者有根本區別。

3、當寶寶不滿足於趴著的時候,一定會有坐起來的願望,父母千萬不要為了滿足孩子心願,給孩子設定柔軟靠墊作為輔助物,這是一種變相加速脊柱變形的方式,正確的做法是可以讓孩子試試,當他左右搖晃的時候不要給予幫助,而是任由他緩緩倒下來,寶寶擁有這項本領的時候,無需你設定保護,輕而易舉就穩如磐石。

4、爬只是走路的一個過渡期,並不是每個寶寶都會爬,只能說會爬的孩子各方面的發育更加完善,當寶寶的腳掌能夠安全落地的時候,他就會掙扎著站起來,靠著物體穩穩噹噹。不少的家長看到孩子能夠站起來急著讓他走,這個時候的寶寶一般都會踮著腳,跌跌撞撞快速移動,我們誤以為這是腳步不穩的表現,其實這個時候腿部肌肉發育不夠完善,尚且不能支撐身體的重量,所以寶寶才會慣性向下倒去,這個狀況下學走路,腿型肯定會出現問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