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金融開放11條,QFII額度管理有望取消,對A股意味著什麽?

這些年來,我們充分感受到中國經濟的迅速騰飛。其中,中國經濟體量多年來保持著快速攀升的姿態,並一舉步入全球第二的位置。至於有著經濟晴雨表稱號的中國股票市場,也在這些年的快速發展過程中躋身至全球前三大股票市場的位置之內。此外,給我們感受最深刻的,莫過於居民收入水準的持續攀升,國內居民消費意識以及投資意識有著顯著地改變。

作為全球頗具影響力的市場,不斷開放創新,不斷走出國際大舞台,這也是不可回避的發展趨勢。近年來,我們在對外開放方面確實下了不少的功夫,無論是金融業等領域,還是與資本密切關聯的資本市場,都呈現出持續加快開放的局面。

近日,國內的對外開放又有著新的信號,最具影響力的,莫過於金融開放11條以及QFII額度管理的重要改革預期。

其中,前者主要牽涉到債券、保險、理財子公司、貨幣以及證券基金期貨等領域,從更細分的內容分析,金融開放的措施多達11條,而從投資者的角度思考,比較關心的,莫過於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以及期貨公司等機構的外資股比例限制時間點的進一步鬆綁,並從原來2021年提前到2020年。

實際上,對於金融業的對外開放,近年來已經在不斷下功夫。以國內投資者比較關心的證券市場領域為例,此前證監會已就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發布了公開征求意見,並擬允許外資控股合資證券公司,並逐漸放寬合資證券公司業務範圍以及放寬單個境外投資者持有上市證券公司股份的比例限制等。

如今,隨著金融開放11條的落地,實際上對證券公司等三類機構而言,未來將會產生實質性的影響,而時間上的鬆綁,無疑給相關機構帶來了更迫切的轉型與創新壓力。從整個行業的角度思考,未來有望不斷強化國內機構的創新與服務能力,且未來的風險防範能力以及風險防禦水準將會顯得非常關鍵。但是,與此同時,也會加快整個行業的洗牌,不斷強化整個行業優勝劣汰的效率,既是機遇,又是考驗。

至於後者,雖然QFII額度管理的適度放寬乃至取消仍處於研究的過程,但是在國內市場不斷開放的大趨勢下,QFII額度管理的放寬及取消將會是一種發展趨勢。

事實上,對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來說,這些年來國內資本市場的開放步伐以及準入門檻正在不斷放寬,而這類機構投資者也感受到中國經濟與中國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與騰飛,並希望長期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

但是,在實際情況下,對於這類機構投資者來說,比較關心的,一個是資金匯出限制的問題,另一個則是本金鎖定期的問題。此外,則是國內資本市場依舊比較欠缺完善的風險對衝策略,影響到它們的風險對衝需求等。

不過,從近年來的系列動作分析,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擔心的問題正得到逐步解決。其中,從此前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改革措施來看,擬取消QFII的匯出比例限制以及鎖定期的要求等。假如未來QFII額度管理有望取消,將會對QFII進入中國市場構成實質性的刺激,對引導長期資金進入中國資本市場還是具有積極的影響。

從金融開放11條,到QFII額度管理的抓緊研究,實際上意味著國內金融市場的開放步伐在不斷提速,未來或有更多的措施得到落實。

不過,對於金融開放本身,還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機遇,也是考驗。首要之處,還是在於風險防禦能力的實質性提升。

從有利的方面思考,不斷放寬金融市場的準入門檻,並不斷提升國內金融市場的市場化改革步伐,有利於增強國內市場的充分競爭能力,這或許也是海外機構投資者加快進入國內市場的重要條件之一。

與此同時,在金融開放不斷提速的當下,將會從一定程度上促進全球資本的快速流動,對本身估值低廉、優質資產便宜的市場來說,會構成積極影響,甚至會帶動新增資金的流入。

此外,則是通過市場的不斷開放,可以促進我們加快步入國際大舞台,不斷強化自身的競爭能力,把海外成熟市場有益的治市經驗引進來,甚至通過海外成熟的長期資金來調節我們的投資者結構,並加快與海外成熟市場的交易制度接軌、估值體系接軌乃至投資者結構接軌。

不過,談及風險的地方,則是需要注意部分海外資本,可能會借助一些直接或間接的途徑實現資本套利的目的,未必在本土市場上實現長期價值投資。究其原因,主要在於海外成熟市場在治市方面比較嚴厲,整體違規成本高昂,抑製資本惡性投機的行為。但是,與之相比,對於國內市場,本身違規成本低廉,市場的不成熟容易形成較強的資本逐利效應,原本習慣於長期價值投資的海外資本,當它們來到國內市場之後,反而容易改變了風險的偏好,改變了投資的風格,對國內機構資金起到了反向引導的作用。

此外,在市場持續開放的背後,一方面是對核心領域的優質資產的控股權與話語權給予重視,尤其是對股權結構比較分散的優質企業,未來市場不斷開放的過程中,難免會引起海外資本的虎視眈眈;另一方面則是需要注重國內金融市場的風險防禦能力的實質性提升,做好充分的風險應對準備,並謹慎放開資本套利渠道乃至做空工具,保持金融市場的持續穩定性還是核心所在。

不過,換一種角度思考,對於估值相對便宜的A股市場,金融市場的不斷開放,並加快外部機構投資者的進入,或許有利於提振市場的交易活力,乃至逐漸增強股票市場的投資回報預期。但是,即使如此,金融開放的雙刃劍影響仍需要引起重視,風險防禦能力仍需要盡快得到實質性的提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