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人最愛的烹茶器皿——百福紋四方壺、邵蓋製紫砂壺

茶,貫穿著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它是一種文化的象徵,代表著一個民族的禮儀、習俗和精神文明。中國是茶的發源地,也是茶的故鄉。茶藝的高雅,茶藝的脫俗,反映著國人的審美和智慧,它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顯現。可以用作茶具的器皿很多,但紫砂壺卻始終是中國人最喜歡的烹茶工具。

紫砂壺長久以來,即被人們推崇為理想的注茶器。紫砂壺能發出茶之色、香、味,並且既不奪香,又煮熟湯氣。紫砂茶具還因其造型古樸別緻、氣質特佳,經茶水泡、手摩挲,會變為古玉色而備受人們青睞。

紫砂壺造型講究器皿的立麵線條和平面形態的變化,以及形體各部位之間的比例關係,或輔以一些簡潔的線條裝飾。其造型又可分為圓器和方器兩種。圓器造型要求達到「圓、穩、勻、正」,要「柔中寓剛」。紫砂傳統造型四方橋頂壺、傳爐壺、僧帽壺、雪華壺等,就是紫砂方器茶壺的典型造型。

徐鳳保,生於道光40年,祖籍廣東,精於做壺,更以方形壺見長,堪稱「做壺一把手」。凡是出自他手的壺,泡茶時用手指沾水在壺邊一抹5秒即乾,人稱「一乾壺」。

百福圖,中國民間傳統寓意字樣。由一百多種不同的福字樣印製成的,是以篆體為基礎的字字異形圖案,也是漢族民間流傳已久的福字圖案。「福」是諸事皆吉的總稱,如富貴壽考等統稱為「福」。「百福圖」字體造型穩重、均齊、端莊,極有意趣和韻味,為廣大漢族勞動人民所喜愛。

此藏品為百福紋四方壺,壺身通體刻滿福字。紫砂選材泥質較細,呈黑褐色,設計巧妙,做工精道,雕刻精細,底有「徐鳳保製」款,款識遒勁。壺身線條流暢,規整的壺流挺拔上昂,至口端又向下彎垂,以求整體線條和諧一致,環形把柄彎曲得當,謹嚴有力。器身雕百福紋,加上蓋鈕共計101個福字,構思新穎,做工講究。方壺以仿生形為基礎,加入了自己的創作思想,將字、印集於一壺,既增加了文化藝術內涵,亦提升了藝術欣賞品位,是一件值得收藏的精品之作。

邵蓋(1573-1619),明萬曆四年至崇禎九年間,江西婺源人,宜興製壺高手。與邵文金、邵文銀為一家。邵氏一家所製茗壺,世「邵家壺」之稱。邵蓋製壺工巧,自樹規模,為邵家一名好手。


此藏品為邵蓋製紫砂壺,紫砂泥質較細,質感清雅,溫和大氣,線條流暢,比例得當。其泥色配製講究,壺體呈扁腹狀,直口,短頸,管狀流,壺柄略微上抬之後優雅滑落而下,形成一條圓潤飽滿的弧線,樸雅大方。弧狀蓋,圓鈕形蓋中有小孔,口蓋溫和嚴密,骨肉亭勻,簡練大方,製作頗見功力。底內凹,底款書「邵蓋」二字。此壺泥料溫潤綿密,包漿濃厚,豐盈飽滿,盡顯大家風範,具有較高收藏價值。

寒暑更替,無數的紫砂人為傳統藝術的發展奉獻著畢生精力。他們辛勤與奮發,創意與激情,令藝苑百花盛放!紫玉無言,金砂有聲,薪火遞接,生生不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