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壺中日月長, 山窗無依樣——紫砂壺理想的注茶器

紫砂壺長久以來,被人們推崇為理想的注茶器。

紫砂壺泡茶,既不奪茶香又無熟湯氣,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蘊。而且作為傳統的手工技藝,看似簡單的一把全手工紫砂壺,卻是由十幾個部分拚接組合而成,工序繁複,每一步都蘊含著優秀製壺人的很多想法與心思。更有「文人製壺,妙不可言」之說,在小小的紫砂壺上,融合了陶瓷製作、繪畫、書法、雕塑、金石篆刻、歷史、文學等多項藝術門類。

當代·施福生製綠泥松鼠葡萄壺

款識:施福生印(底款)

說明:此壺精鍊紫砂綠泥,壺身圓碩飽滿,圓珠形筒身飾以葡萄藤蔓和松鼠,壺流、壺鈕及壺把皆以枝乾作配襯。細觀此壺,葉脈舒捲,刻畫清晰,枝葉伸張舒展有致,點綴葡萄數顆鮮活欲滴,藤蔓間塑五隻松鼠跳躍穿梭,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松鼠姿態各不相同,細節處理得形象逼真,靈巧生動。一捺壺底落「施福生印」章款,靜者珠圓玉潤,動者呼之欲出,如此相映成趣之器,真乃獨具匠心也。

當代·王亞軍製段泥祈豐壺

款識:王、亞軍(蓋款);枕冰醒身(底款)

說明:祈,請求,豐為茂盛,壺取天壇型。作者以最純粹的發願造壺詠志,從精神層面來抒發自己對器物的理解。闡明願景,寄情紫砂,這是人與物的心靈交匯,將心中的東方情愫通過抽象元素的組合重建表達出來。作品從外相看增減異化,但從內質看萬變不離其宗,實已放下既定法則,從心出發。王亞軍所製壺式,既得傳統韻味,又具現代藝術特徵。此器大小適中,最宜日常泡飲之用,深受茶人喜愛。

當代·許曉丹製朱泥錦瑟壺

款識:許、曉丹(蓋款);許曉丹製(底款)

說明:錦,鮮艷華美,瑟,端莊也,錦瑟如壺。紫砂器發展演變到當代,由簡趨繁、復而返璞歸真,恰恰迎合了今人的藝術審視與精神需求。此壺精選朱泥為胎,呈赤紅色,砂質細膩、溫潤,宛若嬰兒肌膚,壺身圓潤飽滿,造型具古風又不失新意,整器纖巧可愛,氣韻優雅。

當代·盛方圓製紫泥凝瑞壺

款識:方、圓(蓋款);盛方圓製(底款)

說明:作者素來以敢於挑戰各種造型見長,近年來不斷嘗試摸索傳統與現代「合美」之概念,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和風格。作者將隱於思緒裡的執著融為器皿之心,予線條之中一變再變,單純通過線條的轉換來展現作品的氣質,通過精緻的工藝抓住最動人的細節,讓意象盡致,讓瑞氣凝結。

當代·毛斌製段泥松鳴壺

款識:毛斌、毛(蓋款);毛斌(底款)

說明:松為歲寒三友之一,其傲骨迎風,堅韌高潔的品格一直被世人所推崇,在紫砂造型中,亦常常見到以松為題材的作品。此件松鳴壺便以松為形,造型獨特,雖為傳統題材,但基於現代架構的造型表現,使此器更具風雅之韻味。

當代·史泉泓製段泥雲縱壺

款識:史、泉泓(蓋款);史泉泓印(底款);史(把款)

說明:雲為如意,吉兆也,縱乃發放,寓意祥瑞。壺作四方書扁式,壺身扁平,上下合融,塊面轉折利落,處理圓潤。壺腹外凸,線條挺括有力,四面均飾以如意雲紋,寓意吉祥。此壺氣韻沉穩,敦厚樸實,古韻洋溢,可謂師古而不泥古的佳作。

當代·馬璟輝製朱泥漢君壺

款識:馬、璟輝(蓋款);璟輝手製(底款);馬(把款)

說明:漢君壺源於曼生扁石壺之式,器型與曼生扁壺相仿,至清末民初時基本定型。此壺暗藏「形方智圓」的儒家風範,符合古今審美交融之理念。整器敦龐周正,力蘊內中,文質彬彬。朱泥的高難度演繹更增溫和質感,尤為出眾。當代造壺,首推傳統再造美之理念,此作當屬佼佼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