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要再吃隔夜菜了,你知道它對身體的傷害嗎?

家裡有吃不完的剩菜剩菜,放好留著第二天再吃,這可能家家戶戶都是這麼做,除非是土豪。過去這些年都好好的,卻有人說「菜隔夜吃對身體不好, 隔夜菜易致癌!」,究竟是真是假呢?

為什麼會有人說隔夜菜會致癌呢?

播放GIF

原因就是隔夜菜會產生致癌物「亞硝酸鹽」,但是「隔夜菜」完全沒有傳說中的「致癌」能力。

事實上,幾乎所有的食物,比如我們喝的水,吃的肉、蔬菜、水果中都含有硝酸鹽和亞硝酸鹽。

人體攝入0.2克到0.5克亞硝酸鹽,就會引起中毒,攝入量超過3克即可致人死亡。薑女士的癥狀重,也與其體質有關。有人覺得將剩菜放進冰箱冷藏可放心食用,儘管低溫環境下可以減慢亞硝酸鹽的產生速度,但時間長了,亞硝酸鹽的含量仍然會增加。《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盡量食用新鮮衛生的食物,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食品安全五要點」第四點「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中也建議:熟食在室溫下不得存放兩小時以上,不要在冰箱裡放超過三天,剩飯菜加熱次數不應超過一次。據測定,剩菜剩飯放久了會產生有毒物質,有些隔夜菜,特別是隔夜的綠葉蔬菜,非但營養價值不高,還會產生致病的亞硝酸鹽,而且儲藏於蔬菜中亞硝酸鹽的生成量會隨著儲藏時間的延長和溫度的升高而增多。

為了省事,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會將每天中午的飯菜多做一些,晚上熱著吃,隔天早上再炒著吃。做一頓吃三頓的事兒,在很多人看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可剩飯剩菜吃得不對是會影響身體健康的!

(1)綠葉蔬菜——亞硝酸鹽

炒蔬菜本身就會讓維C流失,如果再加熱,有營養的維生素也會消失殆盡。而且,蔬菜中含有較多的硝酸鹽,在存放過程中會因細菌活動轉變成有毒的亞硝酸鹽。不過,一般來說越靠近根部,含有容易轉化成亞硝酸鹽的成分越低。常溫下,存放到第二天產生亞硝酸鹽較多的有菠菜、菜花、豆角、甘藍、青椒,菠菜中的亞硝酸鹽遠遠超過其他蔬菜。產生亞硝酸鹽較少的有蕃茄、萵筍、韭菜、西葫蘆、茄子、蒜薹、胡蘿蔔、芹菜,但也要儘早吃完。

(2)豆製品——致病菌

豆製品含有較多的水分和蛋白質,是一個很好的微生物培養基地,可能會繁殖危險的致病菌,比如肉毒梭菌,這種菌能產生世上第一毒「肉毒素」,綠色球場圍欄網毒性是氰化鉀的一萬倍。這種毒素在100度以上的溫度中被加熱幾分鐘能夠被破壞,但如果沒有熱透,是非常危險的。所以剩下的豆製品最好不要下頓吃

(3)冷盤——細菌、寄生蟲

大多涼拌菜沒有經過高溫加熱製作,會導致細菌和寄生蟲卵殘留。而有些病菌可在冰箱冷藏室的低溫下繁殖,病菌會引起腸道疾病。因此,做涼拌菜時最好適量,現做現吃,剩餘的涼拌菜一定要倒掉。

(4)海鮮——蛋白質降解物

吃海鮮本身就強調味道鮮美,過餐不但會導致鮮味盡失,會損傷肝、腎功能。螃蟹、魚類、蝦類隔餐會產生蛋白質降解物,這種物質也是一種毒素。

那麼,剩菜如何儲存能吃呢?

剩菜如何儲存

1、晾涼:熱食物突然進入低溫環境會引起水蒸氣凝結,促使黴菌生長,從而導致冰箱裡的食物霉變。

2、包上保鮮膜:不同剩菜要分開、密封儲存,避免細菌交叉汙染。

注意:剩菜存放時間不宜過長,最好能在5—6個小時內吃掉。

(來源:cctv生活圈 環球健康網)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