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孫權向曹丕稱臣以後,江東是如何應對曹魏的無理要求的

三國時期其實是始於漢獻帝劉協禪讓、曹丕稱帝的時候。曹丕滅亡東漢,開創曹魏。劉備一直以來的目標就是興複漢室,自然不會承認曹丕的皇帝身份。在第二年的時候,他也迫不及待地稱帝了。劉備認為自己是東漢的繼承者和延續者,但是歷代的史學家都不這麽看待,把劉備的政權稱為“蜀漢”。

曹丕和劉備都急三火四地稱帝了,只有孫權還能忍得住氣,向曹魏稱臣。不得不說孫權是一個能伸能縮的統治者。這一點從後來和劉備緩和關係也能看出來,即使在“夷陵之戰”大勝,打退了劉備,江東仍然派出使者向劉備請和,主動給他台階下。

其實孫權也想稱帝,但是客觀條件不允許。一方面他沒有合適的理由,不能服眾。不論用什麽手段,曹丕都是從漢獻帝手裡接過來的皇位;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妥妥的皇室宗親;孫堅曾經拿到過玉璽,結果又被袁術搶走。所以說孫權和皇位是一點也不沾邊。另一個方面他也不敢稱帝,畢竟這個時候江東和蜀漢間還有一個大梁子沒了結,為了避免曹魏也來插上一手,只好用軟弱的態度對待曹魏。

孫權還有自己的想法。“先卑而後踞之。”先卑順可以周旋得利,後踞傲就會被攻擊,被攻擊就會讓臣民感到憤怒,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順利地坐上龍椅。但是先卑順的感覺確實不好受,尤其是跟著孫權一起吃飯的臣子。曹丕派人來冊封孫權的時候,張昭非常氣憤,徐盛甚至氣哭了。使者知道江東有這樣的人,猜測孫權不可能久居人下。

孫權向曹魏稱臣,不僅僅是面子上矮一頭,還要順從曹魏的意思。曹魏封孫權為吳王,江東群臣覺得羞辱,建議孫權上表為九州伯。孫權認為只不過是個名號而已,劉邦還被項羽封為漢王呢,於是拒絕群臣的建議;曹丕要求江東為自己上貢各種奇珍異寶,群臣又說,荊州和揚州的進貢有規定,曹丕的要求已經超過這個規定,不應該給他。孫權覺得這些對自己來說不過是一堆石頭,又全都給了曹丕。

不過在一些實際的問題上孫權卻不願意讓步。畢竟東吳也是一個獨立的政權,可以“有所為有所不為”。曹丕想以冊封孫權的兒子孫登為借口,把孫登誆到曹魏,孫權一面拒絕,一面派使者獻上禮品。後來曹丕再一次要求質子,孫權乾脆拒絕,不惜為之與曹魏交戰。可以看出孫權對曹丕的態度,在表面問題上可以讓步,實際問題絕不屈服。

參考文獻:《三國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