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劉備臨終前為何選擇兩位托孤大臣,是不信任諸葛亮嗎?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曹丕篡漢建魏後,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同年,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的名義,發兵討伐東吳,而張飛又被部下所害。在夷陵之戰後,劉備退至永安白帝城。公元223年,劉備臨終前托孤於諸葛亮和李嚴這兩位大臣。按照劉備的安排,諸葛亮擔任蜀漢丞相,而李嚴則以中都護的職位掌握蜀漢兵權。那麽,問題來了,劉備臨終前為何選擇兩位托孤大臣,是不信任諸葛亮嗎?

首先,在筆者看來,白帝城托孤時,劉備之所以指定兩位托孤大臣,不是不信任諸葛亮。對於三顧茅廬後跟隨自己的諸葛亮,劉備可謂非常信任。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對於劉備來說,甚至對諸葛亮說出了可以對後主劉禪取而代之的話,這無疑是對諸葛亮的信任體現。那麽,問題來了,既然劉備非常信任諸葛亮,為何選擇兩位托孤大臣呢?對此,在筆者看來,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一方面,在歷史上,皇帝在臨終前,往往會選擇不止一位托孤大臣。比如早在西漢時期,千古一帝漢武帝劉徹在臨終前,就指定了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這四位托孤大臣。至於劉備所在的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在托孤時,選擇司馬懿、陳群、曹真、曹休這四人作為托孤大臣。而就東吳來說,公元252年夏,農歷四月,71歲的孫權病重,太子孫亮年僅10歲,他急忙令左右召集他所信任的臣子前來,囑托後事。這其中包括:大將軍諸葛恪、中書令孫弘、會稽太守滕胤、蕩魏將軍呂據、宗親侍中孫峻,有文有武。對於孫權來說,則指定了五位托孤大臣。

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對於歷史上的托孤,往往都不會隻選擇一位托孤大臣。進一步來說,這不僅是因為希望托孤大臣之間可以互相製衡,以此確保年幼的皇帝可以順利掌控朝廷,也是因為托孤大臣中需要有文有武,以此更好地輔佐新皇帝。比如孫權的五位托孤大臣中,曹丕的四位托孤大臣中,都是有文有武。另一方面,回到劉備的白帝城托孤時,彼時,諸葛亮主要是作為一個文臣的存在,比如在益州之戰、漢中之戰、夷陵之戰時,劉備往往帶著龐統、法正、馬良等軍師,而不是諸葛亮。也即在征戰沙場上,諸葛亮當時是非常欠缺經驗的。

最後,與此相對應的是,另一位托孤大臣李嚴則擁有比較豐富的經驗。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公元218(建安二十三年),馬秦、高勝等在郪縣起兵,招集人馬數萬人,面對這一叛亂,劉備在漢中之戰中分身乏術,於是李嚴親自率領5000兵馬就平定了這場叛亂。在此基礎上,劉備於是加封李嚴為輔漢將軍。正是因為李嚴擁有率兵打仗的經驗,所以公元223年,劉備以李嚴為中都護,統管蜀漢軍事,留下鎮守永安,也即在東吳的威脅還沒有解除時,劉備需要一位托孤大臣坐鎮永安,掌握兵權。彼時,相對於諸葛亮,李嚴無疑是非常適合的人選,因此,劉備指定了兩位托孤大臣。

文/情懷歷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