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海馬汽車陷資本與銷量雙重困境

這裡有新鮮的汽車資訊、獨到的汽車評論、好玩的汽車活動。

創意圖片/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今年1月銷量同比暴跌87.45%;2018年淨利潤虧損12億-18億元遭深交所問詢;為尋突破轉型發力新能源

車市寒冬的陰霾之下,海馬汽車面臨的困境顯然比其他企業更為嚴峻。

據最新銷售數據顯示,海馬汽車今年1月銷售新車1327輛,同比暴跌87.45%。其中,轎車銷售201輛,同比下滑93.16%;MPV銷售61輛,同比下滑87.18%;SUV銷售1065輛,同比下滑85.13%。

資本市場的海馬汽車面臨的形勢更為嚴峻。2019年1月31日,海馬汽車發布業績預虧公告,預計2018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12億-18億元,虧損預計同比增加20.68%-81.02%。此公告一出,即收到深交所問詢。業績連續虧損的海馬汽車,可能面臨退市風險。

事實上,海馬汽車的困境並非偶然。數據顯示,2017年海馬汽車全年累計銷售新車14.04萬輛,同比下跌35.13%;2018年全年累計銷量僅為6.76萬輛,同比下跌51.88%,全年銷售目標完成率僅為37.5%。

面臨退市風險

1月31日,海馬汽車發布業績公告稱,公司預計2018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12億-18億元。在其發布業績預告後,立即受到了深交所的問詢。根據海馬汽車三季報數據顯示,海馬汽車2018年前三季度虧損4.77億,同比降660.27%。深交所管理部要求海馬汽車解釋為何第四季度虧損額度遠超前三季度虧損總額。

據新京報記者了解,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修訂)》的退市風險警示規定,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連續為負值或者因追溯重述導致最近兩個會計年度淨利潤連續為負值的公司,將在2018年度報告披露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海馬汽車因此遭受深交所的例行問詢。

對此,海馬汽車2月13日回復深交所關注函稱,業績變動原因包括:公司汽車產銷量同比大幅下滑;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包括對部分受國六排放法規和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影響較大的產品所涉及相關資產;對部分在研項目原預計達到可使用狀態後轉為無形資產的金額轉入費用化歸集。海馬汽車認為,公司虧損情況與行業內的其他車企的經營情況走勢一致,同時銷量受新能源等國家政策變化的影響。

對於部分在研產品終止研發的原因,海馬汽車稱,這是根據公司品類戰略實施對內部資源和產品的進一步聚焦。海馬汽車決定將福美來F5和F7產品逐步退市,對其相關的福美來F7商品性改進項目VB00-B項目、福美來系列產品技術平台項目、福美來F7的電動化項目VB00-EA項目等終止研發。

海馬汽車還在回復函中表示,公司2018年第四季度較前三個季度虧損之所以大幅增加,主要原因包括:部分產品逐步退市等涉及的相關資產以及存貨等計提資產減值影響當期損益,對出口應收账款等計提資產減值影響當期損益;因終止研發項目造成研發支出費用化等影響當期損益;因經營性及其他等影響當期損益。

此外,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有關規定,若公司最近兩個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連續為負值,公司股票在公司2018年度報告披露後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但海馬汽車內部高層2月17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海馬汽車2019年一定能扭虧為盈。

月銷量跌至千輛

資本市場的無力,歸根結底是銷量的不振。

自1988年成立以來,海馬汽車在中國市場歷經多次坎坷。1998年,海馬汽車與馬自達達成合作,旗下福美來等車型曾在國內紅極一時。2006年海馬汽車與馬自達終止合作,開啟自主品牌的征程。2012年開始,海馬汽車銷量逐步上升,2016年年銷量達到21.6萬輛。

但在巔峰之後,海馬汽車開始走下坡路。2017年全年累計銷售新車14.04萬輛;2018年全年累計銷量6.76萬輛,僅完成年度18萬輛銷量目標的37.5%;今年1月,海馬汽車銷量僅千余輛,同比下滑超過80%。

汽車行業分析師賈新光認為,海馬汽車銷量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暢銷車型的推出,產品邊緣化。其推出的新品特點不突出,傳統燃油車方面沒有明顯競爭力,新能源汽車方面也沒有突破。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海馬汽車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中低端化明顯。而在中國市場,中低端市場歷來是自主品牌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海馬汽車的產品沒有優勢,難以在該市場脫穎而出。此外,海馬汽車在技術方面仍有待提高,質量也有待改善。

業內還指出,海馬汽車在資本市場的失利,主要還是受銷量影響,一方面吉利、上汽乘用車等自主車企持續發力,導致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另一方面海馬汽車自身產品布局過於狹窄,不僅技術老舊而且新增產品或換代產品投放過於緩慢,很難獲得市場佔比。

發力新能源自救

未來,海馬汽車將重心轉至新能源領域,希望借助新能源汽車實現自救。2018年海馬汽車宣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會佔到公司總體銷量的30%。與此同時,面對產能的閑置,海馬汽車也已為新勢力造車企業小鵬汽車代工G3車型。

在產品層面,海馬汽車投入30億元用於產品研發。預計2019年底,海馬汽車全新共享7座轎車和續航裡程超過400km的電動車將投放市場;2020年,海馬汽車還將推出全新的電動可變車身平台,未來將在新平台上開發包含緊湊型SUV、跨界車在內的全新車型。

與此同時,在共享出行領域,海馬汽車與小明出行合資成立了海南海馬小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計劃未來三年,在海南公務車、計程車、長途出行等市場,投放1萬輛定製化純電動汽車。目前,海馬小明已獲得分時租賃企業備案,海口本地生產的首批300台海馬E3純電動車將於今年年底在海南完成投放。

儘管海馬汽車對於新能源汽車希望頗大,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無論是新能源汽車市場還是共享出行領域的競爭都已進入白熱化階段,轉型的結果如何,仍需時間考量。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魏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