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看看腸胃裡的樣子,太可怕了,腸胃不好百病纏,怎麼辦呢?


影片:走進腸胃裡,看看腸道有多臟?

秋季最常見的三大胃腸疾病

便秘

專家指出,在秋季熱氣的人容易產生秋燥,脾虛的人缺乏陽氣,秋季最常見胃腸疾病主要有三種,即便秘、秋季腹瀉和秋季消化性潰瘍病,與秋天的特點「燥、涼」關係密切。

腹瀉

秋季,若生吃水果卻不注意衛生很容易引發腹瀉,導致感染性疾病的發生。同時,氣象轉涼脾虛者容易拉肚子,秋季腹瀉多見於小兒,常不能自控,成人也不少見。

消化性潰瘍

一場秋雨一場涼,虛寒型胃痛的患者,如潰瘍、出血等,在氣象轉涼時原有疾病容易複發。

原因

1、空氣乾燥:此時空氣乾燥,加之水分補充不及時,容易造成大腸濕潤度不夠,糞便乾結後變硬,遂難以排出。

2、氣象變冷:中醫認為,寒氣是導致便秘的直接原因。身體寒氣過重,血液循環欠佳,大腸功能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3、飲食過於精細: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我們餐桌上的食物日益豐富,但高蛋白、高脂肪類食物偏多,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偏少。膳食纖維的攝入量減少,就會使腸道蠕動緩慢,造成排便不暢。

便秘分虛實

中醫對於便秘的認識,有實證和虛證之分。

實證便秘臨床表現為大便乾結,排便不暢,口乾口臭,腹脹或痛,怕冷易汗等;

虛證便秘則表現為大便困難,雖有便意而臨廁努掙乏力,四肢怕冷,頭暈目眩,小腹喜熱怕冷等。

秋季腸胃要調養

專家提示:秋季便秘高發,在平日的生活中也要做好預防保健工作。

【調節飲食】

秋天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少攝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要注意忌嘴,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黏的食物;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沙拉等涼性食物。

要做到少吃多餐、定時定量,使胃中經常有食物中和胃酸,防止侵蝕胃黏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

【經常揉腹】

現代醫學認為,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腸平滑肌的血流量,使胃腸等臟器的分泌功能活躍,防止和消除便秘。

方法是選擇夜間入睡前和起床前進行,排空小便,洗凈雙手,取仰臥位,雙膝微曲,全身放鬆,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對著肚臍,右手疊放在左手上。先按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50次,再逆時針方向按揉50次。按揉時,用力要適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

【防寒保暖】

秋涼之後,晝夜溫差變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適當運動】

腸胃病人要結合自己的體征,加強適度的運動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複發,促進身心健康。

養胃小妙招

【妙招一】早上醒來時,保持仰臥姿勢,兩腿伸直,然後深深地吸一口氣將兩膝屈起,使大腿緊靠腹部,可用雙手抱大腿使它更緊貼腹部。呼吸數秒後,慢慢將兩腿放鬆,呼氣,恢復原狀。此動作每天早上重複4—5次。

【妙招二】俯臥,臉朝左右都可,不要受壓迫就好。二三分鐘為限,此動作對胃下垂有異常的效果,也能增進食慾,使血液循環順暢,並能治好懼冷症,這是女性最好的體操之一。

【妙招三】兩腿盤坐,雙手握拳放在肚臍的高度,深深吸氣,使胃部提高,再呼氣,回復原狀。此動作雖簡單,卻能使腹部肌肉結實,每日做5次以上,對胃部附近的血液循環有益,能使胃健壯。

【妙招四】倒立動作。仰臥床上,兩腳一起往上舉,兩手扶住腰部以取得身體平衡,做倒立動作。剛開始或許很難平衡,多做幾次,自然會熟練,此動作對胃下垂、血壓低、怕冷的人有異常效果。

人體腸道內密密麻麻的存活著數量大約有100兆個,有500~1000個不同的種類。這些數目龐大的細菌大致可以分為個大類: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

人體的健康與腸道內的益生菌群結構息息相關。菌群、宿主與環境之間,始終處於動態平衡狀態中,形成一個互相依存,相互製約的系統。腸胃不好的也可以補充一些益生菌。

加祖傳中醫做朋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