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雪球精選|為什麽滴滴壟斷了網約車市場,還是不賺錢?

有消息稱,滴滴正在尋求新一輪融資,規模為20億美元,若加上此次融資,滴滴15輪融資總額將超過1500億元(約235億美元),融後估值達到620億美元左右。

滴滴擁有超過4.5億用戶,在中國400多個城市開展服務,每天的訂單量高達2500萬,與之相比,高德日單為70萬,美團日單為50萬。滴滴在我國線上計程車領域具有壟斷地位。

作為一家輕資產壟斷互聯網公司,滴滴2018年的財務報告卻顯示公司全年虧損高達109億元人民幣。有媒體測算,2012年成立以來,滴滴6年累計虧損達390億元。

7月11日,滴滴宣布旗下的網約車正式開始漲價。對於滴滴來說,漲價已是唯一出路了嗎?為什麽滴滴壟斷了市場卻一直賺不到錢?

來看看雪球用戶的觀點,也歡迎您留言評論。

共享經濟還沒產生具備超強盈利能力的公司

雪球用戶@Ricky:

滴滴至今還虧這麽多錢,運營成本主要應該有兩高,一是補貼仍然高,二是人員成本高。看Uber,也是超大體量了還在虧錢,大家以為的共享模式是輕資產,盈利強,但目前貌似並沒有哪家共享經濟呈現超強盈利能力。

說回滴滴,我還有個疑問是滴滴的成長空間在哪裡,連我們縣城老家都有滴滴了,很難通過城市擴張來獲得增長,而已有城市估計市佔率也很高了,那之後的增長動力來自哪?漲價?拓產品線?

自動駕駛大規模普及,滴滴才會迎來好日子

雪球用戶@阿企:

滴滴的訂單中有一大部分是不賺錢的,比如計程車,網約車比例沒那麽高,真正賺錢的順風車業務又被下線了,加上每年百億補貼,高企的運營成本,能賺錢才怪……滴滴幸虧账上有大量現金,可以不斷探索新的業務,比如汽車金融、汽車服務這些。

將來如果自動駕駛大規模普及,不再給司機那麽多分成和補貼,滴滴才到了真正屬於它的好日子。

滴滴並沒有壟斷,競爭對手仍然很強

雪球用戶@大蘋果的飛飛:

滴滴並沒有壟斷,我每次外出吃飯如果喝酒都會用專車,現在逛上海就有美團,享道,首汽這幾個很有實力的競爭對手,享道的背後是上汽,補貼乘客很給力,我已經用了好幾次了。這是乘客端。

司機端,滴滴為了留住司機,給了司機不少補貼,我有兩個朋友全職跑滴滴,滴滴給他們的獎勵是蠻厲害的。

作為一家互聯網科技公司的人力成本和基礎設施的投入,還有對安全方面的投入,這些都是剛性成本,很難降下來。

網約車的用戶留存主要是靠價格,除非做到真正的壟斷,否則滴滴是不太可能有好的議價能力的。現在監管嚴厲,合格的司機要留存也是要靠公司補貼去留存。

所以我覺得網約車這個生意模式,要想真正賺錢,還很遙遠,特別是在中國市場。

滴滴護城河穩固,虧損只是假象

雪球用戶@姓馬名雲字化騰:

1. 滴滴是不虧損的,早就開始賺錢了。

2. 要不是因為順風車的事情,會賺得更多。

3. 要沒有造血能力,資本早著急要求上市了。

4. 為什麽有上邊的結論,去看看滴滴近幾年滴滴對外投資的情況,光公開數字對外投資就花了30億美金,加上未透露的估計有50億美金。

5. 滴滴還沒有形成非常穩固的護城河,在這之前快速的拿錢砸出出行帝國,那時的盈利更加豐厚也更穩健。

“雪球精選”系騰訊新聞和雪球聯合出品的精品欄目,針對科技股和科技公司熱點新聞,第一時間為用戶帶來可信賴的解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