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問教丨毛坦廠中學不安排送考了,高考早應該回歸平常心

作者 | 熊丙奇 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圖源 | 東方IC

據安徽六安市毛坦廠中學網站消息,今年高考該校將不安排送考系列活動。此外,通報稱,為傳播正能量,”敬請廣大家長不參與燒香拜佛、卜卦算命等封建迷信活動。”

每年高考,被稱為“亞洲最大高考加工廠”的毛坦廠中學都會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不少自媒體的高考配圖,就是毛坦廠中學壯觀的高考送考場景。因此,今年毛坦廠中學不安排送考系列活動,是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的,但也折射出一個趨勢:高考真應該平淡下來了。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社會不應該過於關注高考。

近年來,呼籲用平常心對待高考的聲音很多,可是,每到高考來臨,高考的特殊地位,就不斷被學校、社會、家長強化。在高考前,很多學校要組織倒計時100天誓師、倒計時50天誓師,口號很“血腥”,對此,已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批評;在高考期間,學校要搞大規模的出征、送考儀式,商家則推出各種商業活動,做足高考文章,還有一眾明星也紛紛祝福高考生,媒體用很大版面報導家長送考,社會護考;還有不少家長為讓孩子考出好成績,燒香拜佛,輿論對燒香拜佛的質疑,反而啟發更多家長燒香拜佛……

這些都在渲染高考的“不一般”,這怎麽讓考生有平常心?從考試角度看,這其實是對考生的干擾,製造考生的焦慮緊張情緒。從考生的選擇角度看,這不斷渲染高考是“命運攸關”的考試,也影響考生的高考後選擇。可以說,圍繞高考的各類活動,已經將高考“妖魔化”。

隨著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高考的意義和10年前、20年、30年前、40年前都已經不同,但我國社會還固執地堅守“高考改變命運”觀念,發生在高考中的各種現象,就是“高考改變命運”觀的具體表現,這也就是大家所說的“一考定終身”。

由行政部門發文要求“淡化高考”——不搞誓師、不搞送考儀式、減少媒體炒作,或者學校自覺取消送考活動,倡導家長不要燒香拜佛,這可以讓高考的熱度略微降溫,不要搞得那麽“雞血”。但是,要讓高考真正回歸平常,還需要切實“打破一考定終身”,這也是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對高考改革的要求。

有人認為,我國高考並不是一考定終身,因為這次考不好,還有複讀,沒有考進名校,還有專升本、考研,像毛坦廠中學(金安複讀中心),主要招收的就是複讀生。我國新高考改革,也致力於給學生多次考試機會,以破除一考定終身。但是,這和考生和家長理解的“一考定終身”不同,學生和家長不是關注考試次數,而是關注通過考試獲得的“大學身份”,家長和學生認為,這一“身份”決定未來。

也就是說,我國高考在學生和家長心中,是爭奪未來“身份”的重要戰場。這是一系列教育問題、社會問題的根源所在,比如,為什麽學生學到高考結束就結束?是因為學生已經完成獲得“身份”的任務,進北大、清華者被貼上成功者標簽。為什麽我國社會有嚴重的學歷歧視?是因為只有學歷歧視,才能凸顯學歷身份,“迫使”大家追求名校學歷。

要破除一考定終身,就必須針對高考“決定身份”這一問題。這需要建立大學與學生的雙向選擇機制,即在高考升學時,應該學生和學校雙向選擇,學生可拿到多張錄取通知書選擇大學;進入大學後,學生和學校還可持續雙向選擇,包括學校淘汰不合格的學生,以及學生選擇退學、轉學。這種雙向選擇機制,首先會淡化高考對大學身份的決定作用,其次,會讓學生把大學作為一個求學機會,而不是只是獲得一個身份。

談到這裡,筆者認為,我國教育部門有必要從調整高考時間做起,做出淡化高考的特殊身份的努力。在我國的國考中,高考是唯一固定統一考試時間的考試,早在10多年前,筆者就呼籲,把高考的時間調整到6月的第一個雙休日(今後有學考,可分別安排在第一個雙休日和第二個雙休日),這會減少組考成本和高考遭遇工作日的交通壓力,教育部門也曾回應稱正在論證,可是,教育部門論證了10多年,一直未有下文,據說,一個理由是固定在6月7、8日,可以讓高考成為大家對共同記憶,甚至還有人提議建立高考節。這是在強化高考地位,而非讓高考回歸平常,甚至變為一個服務高校招生和中學教學的社會化考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