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外匯局:加大外匯違法違規打擊力度 從嚴監管常態化

  外匯局:加大外匯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

  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 彭揚  

  國家外匯局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未來將加大打擊虛假交易等外匯違法違規行為力度。

  違法行為多樣 轉口貿易是重災區

  上述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外匯違規案件數量處於上升通道,主要是加大了打擊和處罰力度。在當前經濟環境下,一些非法資金通過虛假交易來實現轉移,對跨境收支產生衝擊。

  外匯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共查處外匯違規案件1354件,罰沒款3.45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19.7%和59.5%。其中,查處金融機構違規案件455件,企業違規案件340件,個人違規案件559件。2017年全年查處外匯違規案件3160件,罰沒款7.6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58%和76%。

  從違規行為類型分析,轉口貿易是主要方式,也成為外匯局重點打擊對象。從公布的典型案例看,華夏銀行上海分行違規辦理轉口貿易案,被處以罰款200萬元人民幣,暫停對公售匯業務兩年;交通銀行廈門前埔支行違規辦理轉口貿易案,被處以罰款600萬元人民幣,暫停對公售匯業務三個月,並責令追究負有直接責任的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責任。

  上述負責人解釋,轉口貿易是虛構交易轉移資金的重要通道。一般貿易既有資金流,又有貨物流,虛構交易成本高,難度大,而轉口貿易在境內只有資金流,貨物流在境外,核實難度大。但假交易總會有破綻,一旦查實將受到嚴厲處罰。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違規逃匯案,非法結匯案也開始出現。比如,2013年8月至2016年6月,南京薩穆爾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構造虛假合約辦理資本金匯入並結匯3460萬美元。

  對此,該負責人說:“不管國際收支是否是均衡狀態,處罰一直是從均衡的角度處罰。外匯局非現場監測系統有定向、定期的指標分析,既有違規流入的指標,也有違規流出的指標。一旦符合條件,該指標就會提示,對違規行為的查處是一個連續過程。”

  向第三方支付機構敲響警鍾

  在外匯局新近公布的27個違規典型案件通報中,有五個案例是關於第三方支付,其中包括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巨頭。事實上,這也是外匯局首次集中通報一批違規的第三方支付機構。

  “無論哪種主體,只要發生外匯收支,外匯局都能監測到是否存在異常收付,第三方支付機構也不例外。”該負責人警告稱,2017年至今,外匯局組織了數輪針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檢查,發現了不少問題。此前批準第三方支付機構從事跨境支付業務主要是為了鼓勵多管道支付,便利小額交易,滿足等值五萬美元以下小額交易、電子商務的需求。但作為新興行業,其也有自身發展的衝動,會出現一些不規範的操作。“此次也是希望通過案例通報給行業一個警示,維護合法合規的市場秩序。”

  該負責人強調,《外匯管理條例》所針對的主體範圍很寬,涉及銀行、企業、個人、境外企業、支付機構等。這些主體如果違反了相關規定,肯定是被條例所覆蓋的,所以不要存在“僥幸”心理。

  “和銀行一樣,第三方支付機構對外匯交易負有審核責任,不能以過失或能力缺失為由放行一些虛假交易。特別是個別第三方支付機構成為非法轉移資金的通道甚至淪為詐騙幫凶。”該負責人強調,因此,這種現象是外匯局嚴厲打擊的對象。

  從嚴監管常態化

  對於下一步計劃,該負責人強調,實質性違規、欺騙性和虛假構造性交易,是外匯局打擊的重點對象。

  該負責人表示,隨著近些年檢查處罰以及通報披露力度的加大,銀行和企業的外匯合規經營意識顯著提高。尤其是經過近些年對轉口貿易和內保外貸的專項檢查,銀行和企業在開展這些業務過程中都比較規範和謹慎,虛假交易生存太空明顯被壓縮。

  他說,在當前開放大環境下,便利化仍然排在第一位。作為檢查部門,主要是維護市場秩序。虛假交易不僅會對外匯收支形勢造成影響,也會對整個公平競爭的外匯市場環境產生影響。因此,一旦發現實質性違規,必然要高限處罰,同時也將通過通報案例的形式來引導形成比較良性的市場秩序。

責任編輯:郭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