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外玫瑰痤瘡治療指南與共識解讀

玫瑰痤瘡是常見的慢性複發性炎症性面部皮膚病,表現為面中央隆凸部為主的陣發性潮紅、持久性紅斑及面頰、口周或鼻部毛細血管擴張、丘疹或丘膿皰疹,伴或不伴眼部癥狀以及主觀癥狀如灼熱、刺痛、乾燥或瘙癢。本病具體發病機制仍不清楚。

近3年國內外公開發表的玫瑰痤瘡治療指南或專家共識共4篇,包括:《2016版中國玫瑰痤瘡診療專家共識》、《2016版加拿大玫瑰痤瘡治療指南》、《2017版瑞士玫瑰痤瘡治療指南》和《2017版全球玫瑰痤瘡專家共識》。與更早的指南或專家共識類似,前3篇治療方案選擇依據仍是玫瑰痤瘡4種主要臨床類型即紅斑毛細血管擴張型、丘疹/膿皰型、肥厚增生型及眼型;而第4篇為全球13個國家共17名皮膚科及眼科專家共識,提出了基於表型的治療建議,其中治療方案選擇的依據不再局限於臨床類型,而是依據患者表型(即臨床癥狀如持久性紅斑、毛細血管擴張或丘疹膿皰等)和針對不同表型的方案進行組合確定,這是較為新穎並且更貼合臨床實際需求的治療推薦。

一、陣發性潮紅/暫時性紅斑、持續性紅斑和毛細血管擴張的治療

對於陣發性潮紅/暫時性紅斑的處理,溴莫尼定為4個指南均推薦的外用藥。溴莫尼定僅對有平滑肌層的血管有作用,而對於缺乏平滑肌層的細小血管及毛細血管無收縮作用。除外用治療外,全球共識與瑞士指南建議可系統口服β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如卡維地洛

對於持續性紅斑的處理,溴莫尼定是首選外用藥物,此外FDA批準1%甲硝唑乳膏用於玫瑰痤瘡紅斑及炎症性皮損治療,15%壬二酸凝膠可用於中重度玫瑰痤瘡炎症性丘疹膿皰的治療。這兩種藥物在除全球指南外的3篇指南/共識中均提及可以使用。中國共識中提出對於持久性紅斑系統治療首選口服羥氯喹聯合亞抗菌劑量多西環素。加拿大指南則推薦單純口服多西環素。2017年美國FDA新批準1%鹽酸羥甲唑啉乳膏用於成人玫瑰痤瘡持續性面部紅斑的治療。

3篇指南/共識推薦物理治療毛細血管擴張,包括強脈衝光(IPL)、脈衝染料雷射(pulsed dye laser,PDL)以及Nd:YAG雷射。

二、丘疹膿皰型玫瑰痤瘡的治療

4篇指南/共識共同推薦的外用藥為甲硝唑、壬二酸和伊維菌素5%過氧化苯甲醯凝膠治療丘疹膿皰型玫瑰痤瘡臨床療效優於1%過氧化苯甲醯。但由於可能存在局部刺激性,臨床使用需謹慎,僅中國共識以及瑞士指南提到可以使用。4篇指南/共識共同推薦的口服藥物為多西環素和異維A酸米諾環素雖亦屬四環素類藥物,但西方人群中發現其可能導致自身免疫性肝炎,加拿大指南將多西環素、四環素優於米諾環素推薦;而瑞士指南中則特別提出不再推薦米諾環素用於治療玫瑰痤瘡。瑞士指南中提出口服伊維菌素可用於丘疹膿皰型玫瑰痤瘡的治療,但其常規適應證仍為絲蟲病。

三、肥大增生型玫瑰痤瘡的治療

4篇指南/共識均推薦以手術、雷射為主要局部治療方案,異維A酸為系統方案。

四、眼型玫瑰痤瘡的治療

4篇指南/共識對於眼型玫瑰痤瘡較為統一的意見包括使用人工淚液、系統口服多西環素

綜上所述,不同時期、地區對於玫瑰痤瘡的治療建議雖存在一定差別,但總體基於抗蠕形蟎、抗炎、抗血管生成及增生等方面進行治療。依據指南及共識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是科學規範診治玫瑰痤瘡的基礎,而關於新治療方法、新藥物或新劑型的大樣本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則為未來玫瑰痤瘡治療提供了新方向。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