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譯林出版社30年,國人打開世界的一種方式

5月24日晚,譯林出版社30周年社慶主題活動在上海拉開帷幕。本文圖片 主辦方供圖

說起譯林,很多讀者先想到的是創辦於1979年的《譯林》雜誌。當年的創刊號上,首次全文刊載英國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說《尼羅河上的慘案》,大受歡迎。那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這本雜誌通過文學,為人們打開了一扇了解和研究世界的窗口。

5月24日晚,譯林出版社30周年社慶主題活動在上海拉開帷幕。中國作協副主席、作家、評論家李敬澤,《世界文學》雜誌主編、詩人、翻譯家高興,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長、總編輯王為松,《中華讀書報》副總編輯王洪波,譯林出版社社長、總編輯顧愛彬與讀者們齊聚幸福集薈書店,為譯林社的30歲慶生。

消除與全世界的文化時差

《追憶似水年華》《尤利西斯》《查令十字街84號》《麥田裡的守望者》《殺死一隻知更鳥》《芒果街上的小屋》《少年Pi的奇幻漂流》……30年來,譯林翻譯出版的這些文學經典深受讀者喜愛。

顧愛彬講述了這一路走來的風風雨雨。“譯林出版社的前身就是《譯林》雜誌編輯部,出版社成立於1989年,今年整整三十年。三十年彈指一揮間,我們隻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從一間雜誌編輯部成長為一家擁有立體出版格局的品牌出版社。”

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中國加入世界版權公約組織。譯林率先規範版權引進,引進了一批外國流行小說佳作,比如《沉默的羔羊》《荊棘鳥》等。在美劇、日劇尚未流行的年代,人們通過看譯林小說消除與全世界的文化時差。譯林還約請到楊苡、許淵衝、郭宏安等一批譯壇名家,推出“世界文學名著·古典系列”,也就是今天的“經典譯林”。

李敬澤現場回憶起當年自己癡迷《尼羅河上的慘案》的狀態,說讀之不得還要從雜誌上拆下來帶回家去,感慨每一代人對於文學和世界的認識一直在不斷地變化。

“在這個過程中譯林起了很大的作用,對我們這代讀書人或者文學人來說,譯林出版社當然也包括它的前身《譯林》雜誌,都曾經有力地塑造了我們的文學觀念和視角。譯林引進的外國文學作品包括卡爾維諾作品系列等都為我們打開了更廣闊的視野,使我們對文學的理解也變得更為深刻。”

譯林雜誌

也向原創文學出版進發

近年來,譯林的文學板塊也正在走出舒適區,向原創文學出版進發,從格非的《望春風》起步,之後相繼推出余華、遲子建、劉亮程、阿乙等人的重要作品。

去年,劉亮程的長篇小說《捎話》入選當年的新浪讀書十大好書榜,躋身“2018年收獲文學排行榜”前五。高興談及此書出版,直言某種程度上譯林可能比中國任何其他出版社來說更加合適,“因為這本書本身已經具備了一種世界文學的精髓和格局,而這恰好符合譯林對自身的定位。”

李敬澤的《青鳥故事集》也交由譯林出版社出版。“譯林這幾年做起了原創文學,他們證明他們也是中國文學的一部分。我覺得他們的書出得很漂亮,做得也很好,他們真的使我個人覺得通過這本書獲得了寫作的熱情,獲得了寫作的信心。”

李敬澤說:“為此,我要感謝譯林,祝你們生日快樂。我也注意到我們的名字裡都有個林,而且早期雜誌的封面上全是樹林。30年這片林子儘管上已經根深葉茂,但是我堅信你們還有滿滿蒼蒼,鬱鬱蔥蔥、無窮無盡的未來。”

成為國人打開世界的一種方式

目前譯林的出版領域涵蓋外國文學、人文社科、原創文學、基礎英語教育、文化遺產與博物館,總體經濟規模已連續八年位居全國文藝類圖書出版社第一。

在文學之外,人文社科也是譯林的重要板塊,不論是思想學術著作,還是大眾社科圖書,皆為理解變化中的中國提供認知工具和比較平台。

在學術領域,譯林品牌叢書“人文與社會譯叢”從1999年至今已經出版了將近140種,都是西方近半個多世紀以來人文社科領域最新、最好的學術成果,如《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自由論》這樣的經典都是最初收錄在這套叢書裡的。

大眾社科出版物也極具亮點,比如以《倫敦傳》為開端,隨後推出的一系列世界歷史名城傳記贏得了良好的市場口碑。它們與學術板塊的“城市生態文明”系列互為補充,前者講城市的文化,後者講城市的規劃,城市的歷史與未來,在這兩個城市系列中相互映照。

“如果我們真的愛這個世界,其實你愛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敘述。”在王為松看來,文字是用來描述世界的一種方式,而出版社與出版人在某種程度上承擔了文化的責任和擔當,在推動出版業前行的同時,也推動了整個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前進,使更多的人能夠理性地看待今天的世界,認真地思考今天的世界應該往哪裡走。“從這個角度來講,文字也好,書本也好,閱讀也好,可以說就是這個世界最本質的力量。”

最近這十年,譯林還開辟了通識教育書系的出版。出版社從牛津大學出版社引進了“牛津通識讀本”系列,這套叢書延請學術大家,用生動精練的方式向普通讀者講述一門知識的核心內容,包括:文學、哲學、歷史、數學、化學、音樂、戲劇……這套書甚至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大學選專業的指南。

“牛津通識讀本”從2008年至今已出80余種,還有兩百種的出版計劃。《中華讀書報》副總編輯王洪波認為,譯林出版社在中國出版版圖、文化版圖上有它獨特的重要性,這也是它為廣大讀者特別看重的原因所在。作為媒體代表,王洪波希望譯林出版社繼續以精準、專業的眼光遴選優秀的世界作品,把好的思想介紹給讀者,成為國人打開世界的一種方式。

從5月25日至26日,譯林在上海接連舉辦為期兩天的主題活動,包括四場講座和一場展覽,都是圍繞譯林出版的書籍來做的。許多珍貴的名家手稿、信件、題詞以及1979年《譯林》的創刊號等資料都可在展覽中與讀者見面。

沙龍現場

【講座信息】

講座一:

主題:文學,如何讓我們與世界相連?

時間:5月25日(周六)14:30—16:00

嘉賓:李敬澤、高興、孫甘露

主持:張定浩

講座二:

主題:閱讀,如何讓通識成為可能?

時間:5月25日(周六)19:30—21:00

嘉賓:葛劍雄、陸建德、季衛東

主持:張明揚

講座三:

主題:城市,要怎樣安放記憶與想象?

時間:5月26日(周日)14:30—16:00

嘉賓:阮儀三、葉兆言 、金衡山

主持:愷蒂

講座四:

主題:書籍,還會有未來嗎?

時間:5月26日(周日)19:30—21:00

嘉賓:嚴鋒 、小寶、愷蒂

主持:張遠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