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腫瘤快報 | 「夜貓子」更易得乳腺癌?宮頸癌治療模式或將改寫?

腫瘤時間,一周快報。將帶給你最新的資訊。

「百靈鳥」女性患乳腺癌幾率低

英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大會(2018 NCRI conference)上,一項最新研究調查了女性的睡眠方式與乳腺癌發病數據。結果顯示,「百靈鳥」型女性(早起型)相比於「夜貓子」型女性(晚睡型),患乳腺癌的風險更低。

研究團隊通過「孟德爾隨機化」的方法,分析了兩部分數據。(英國生物銀行項目以及國際乳腺癌協會(BCAC)開展的全基因組乳腺癌關聯研究)

對來自 BCAC 的 122,977 例乳腺癌和 105,974 例未患乳腺癌(對照組)的女性數據進行分析,發現與偏好夜晚活動,晚睡的「貓頭鷹」型女性相比,那些更偏好白天的,早起的「百靈鳥」型女性的乳腺癌患病風險降低了 40%。

研究還發現,如果睡眠時間超過常規推薦的 7 - 8 小時,每多睡 1 小時,乳腺癌風險就會增加 20%。

對英國生物銀行的數據分析得到了相似的結果:「百靈鳥」型女性乳腺癌風險降低了 48%。同時還發現睡眠持續時間的增加和睡眠的碎片化會增加乳腺癌風險,但相關性證據較少。

(滑動查看研究詳情)

研究團隊希望通過大規模人群的遺傳數據來進一步了解,身體自然生物鐘的破壞將如何影響乳腺癌風險。

ICI 的安全性分析

一項免疫檢查點抑製劑在癌症中安全性相關的系統性回顧和 meta 分析在本月 8 號發表在 BMJ 上。

分析涵蓋了頭對頭的二期和三期隨機對照研究,對比了 2 種或者 3 種治療方法或者同一 ICI 藥物而使用不同的劑量,包括:Nivolumab、Pembrolizumab、Ipilimumab、Tremelimumab、Atezolizumab, 常規治療(化療、靶向治療及其組合),2 種 ICI 藥物,或者 1 種 ICI 藥物聯合常規治療。

分析結果:所有不良事件的 ICI 藥物的一般安全性從高到低排列如下:Atezolizumab、Nivolumab、Pembrolizumab、Ipilimumab 和 Tremelimumab。

與常規治療相比,ICI 藥物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主要發生在皮膚,內分泌系統,肝臟和肺。服用一種 ICI 藥物通常比服用兩種 ICI 藥物或一種 ICI 藥物聯合常規治療更安全。

(滑動查看研究詳情)

在五種 ICI 藥物中:

Atezolizumab 患甲狀腺功能減退,噁心和嘔吐的風險最高。

Pembrolizumab 的主要副作用是關節痛,肺炎和肝毒性。

Ipilimumab 的主要影響皮膚,胃腸道和腎臟毒性。

Nivolumab 毒性範圍窄,主要引起內分泌毒性。

綜合分析表面,Nivolumab 在安全性方面是最佳選擇,特別是對於肺癌的治療。

幾歲可以停止宮頸癌篩查?

目前,全球推薦的宮頸癌停止篩查的年齡在 50 - 70 歲之間。但是,宮頸癌在老年女性中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

Talia Malagon 等人採用宮頸癌篩查的 Markov 模型來評估不同年齡停止宮頸癌篩查後的宮頸癌風險,以此確定適合停止宮頸癌篩查的年齡。相關結果近日發表在《Lancet Oncology》上。

對於 80 - 84 歲的女性(不包括子宮切除術後的女性),宮頸癌發病率鋼彈 71%。

未接種 HPV 疫苗、從不進行篩查的女性,宮頸癌風險約 1/45。

而在 25 - 69 歲間,每 3 年進行一次宮頸細胞檢查的無 HPV 感染女性的宮頸癌風險降低至 1/532。

將女性停止細胞學檢查的年齡從 55 歲提高到 75 歲,可降低晚年的癌症風險。

一位篩查史不明確的 70 歲女性,若停止篩查,其平均餘生風險為 1/588;若其細胞塗片陰性,則風險降至 1/1206;若 HPV 檢測陰性,則風險降至 1/6525;若細胞和 PHV 檢查均陰性,則風險降至 1/9550。

(滑動查看研究詳情)

研究者提議,或許可通過將停止宮頸癌篩查的年齡推遲到 75 歲來降低宮頸癌風險(儘管收益在減少)。但 55 歲以後高危型 HPV 檢測呈陰性的婦女在餘生中患宮頸癌的風險較低,她們可能需要比目前建議的時間更早停止宮頸癌篩查。

宮頸癌微創手術治療複發風險更高?

近日,NEJM 連發兩篇研究,包括 MD 安德森腫瘤中心和麻省總醫院在內的多研究團隊表明,相比傳統的開放性根治性子宮切除術相比,微創切除術對早起宮頸癌的治療預後並無優勢,甚至複發率鋼彈 4 倍。

兩項研究中,一項是由 MD 安德森腫瘤中心長官的多中心隨機對照 3 期臨床試驗。另一項則是回顧性隊列研究。

3 期試驗納入了 631 名患者,其中 319 名接受了微創手術,312 名接受了開放手術。患者平均年齡為 46 歲,91.9% 為 IB1 期宮頸癌。兩組患者的危險因素相似,包括組織學亞型、淋巴血管侵犯、淋巴結受累、腫瘤大小、腫瘤分級和輔助治療使用率等。

該研究結果顯示微創手術後疾病進展快、生存率低:

與開放式根治性子宮切除術相比,微創切除術後患者疾病進展風險增加 3 倍;

微創組在 4.5 年時的無病生存率更低,為 86%,開放手術組為 96.5%,調整患者的危險因素後,差異仍然存在;

兩組的 3 年無病生存率分別為 91.2% 和 97.1%;微創組 3 年總生存率更低,為 93.8%,開放手術組為 99%。

回顧性研究研究數據來自美國國家癌症資料庫,收集了 2010 - 2013 期間在接受根治性子宮切除術的 IA2 或 IB1 期宮頸癌患者資訊。

2461 名患者中,約一半患者進行了微創手術。在 45 個月的中位隨訪期中,接受微創手術的女性的 4 年死亡率為 9.1%,開放手術組則為 5.3%,微創組的死亡風險增加 65%。

除手術方式外,兩組在腫瘤病理學、放療或化療方面沒有差異。

(滑動查看研究詳情)

這兩項研究給婦科腫瘤領域帶來很大震撼。研究人員鑒於這兩項研究,認為不能再向早期宮頸癌患者推薦微創切除術。

事實上,MD 安德森腫瘤中心對早期宮頸癌女性的治療管理已經做出調整。這些患者不再接受微創手術,而隻進行開放性手術。這項研究可能還會影響疾病治療指南。

維生素D的能否預防癌症?

既往有文獻表明,維生素 D 的補充可能可以預防包括肝癌在內的多種癌症。而最近發表在《JAMA Oncology》上的一篇文章表示,高劑量維生素 D 補充劑每月處方長達 4 年,不含鈣可能無法預防癌症。

該研究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

研究自 2012 年起到 2015 年完成。招募紐西蘭參與者,參與者為 50 至 84 歲的成年社區居民,5110 名參與者被隨機分配接受維生素 D3(n = 2558)或安慰劑(n = 2552)。

結果顯示,在 438 名參與者的隨機樣本中,維生素 D 組的平均隨訪 25 - 羥基維生素 D 濃度始終比安慰劑組高 20 ng / mL。

癌症主要結果包括 328 例癌症病例(259 例侵襲性和 69 例原位惡性腫瘤),其中維生素 D 組 165 例(6.5%),安慰劑組 163 例(6.4%),例調整後的風險比為 1.01(95%CI,0.81-1.25; P?= .95)。

該研究表示,高劑量維生素 D 補充劑每月處方長達 4 年,不含鈣可能無法預防癌症。

(滑動查看研究詳情)

但研究者也表示,長時間的每日或者每周給葯可能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題圖:shutterstock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